第二天,天啟來到軍務院才發現不但孫承宗在,修養了近半年的高第也來了,還有渤海軍區的王在晉、薊州軍區的熊廷弼、遼東軍區的袁可立等都來了。他們經過好多天的商議定了一個新的兵力部署,不過要天啟同意才頒布生效。軍務院首先擔心北邊會生異亂,然後是南方的平叛事宜也得拿出個後續方案,還有占據台灣的紅毛鬼也很是囂張,西北邊也出現了一些零散的盜匪團夥,大家商議結果是準備將全國的兵力重新作個調整,以應對各地有可能發生的事端。
大家坐下後孫承宗讓熊廷弼首先介紹了一下北邊的情況,原來女真人一直以來都在利用蒙古林丹汗跟屬下的宗教信仰不同而在挑撥離間,趁其各自信奉的紅教白教不同利用最有影響力的烏木薩特綽爾濟喇嘛,策動插漢八大部裏的奈曼部投靠女真人。經過多年努力終於有了結果,天啟七年六月,插漢八大部裏的奈曼和敖漢兩部正式跟林丹汗劃清界限投向皇太極的懷抱,這讓一直想把蒙古各部整合在一起的林丹汗很是憤怒,決定要奮力反擊。
可是皇太極得勢不饒人,據軍情處傳回來的情報,說女真人不知道使了什麼妖法,現在又有數個插漢部的台吉要歸順皇太極,林丹汗已經快要到眾叛親離的境地。皇太極還把手伸到薊州軍區北麵,要想策反蒙古喀喇沁部,林丹汗已經派遣所屬的多羅特部人沿途截殺,這又讓皇太極憤怒不已,雙方暗地裏的爭鬥現在已經放在明麵上,大家都在厲兵秣馬積攢力量,發生幾萬乃至幾十萬人的大規模戰爭已經不是不可能,大明這方必須要做好應對措施。
軍務院幾人的意思是假如蒙古人和女真人真進行戰略決戰,其後果不外乎有三個,一是兩敗俱傷各自收兵回家添傷口,短時間內雙方都沒有可能對大明有實質性威脅,如此的話大明還可以抓緊時間好好發展幾年,這種情況是最好的但也是最不可能的,女真人對蒙古各部不斷蠶食很是得意,大家一致的看法是一盤散沙的蒙古人在剛愎自用的林丹汗帶領下會完全潰敗,他能保住一定實力不被全部殲滅就很難得了。
第二個可能是女真人完全吃掉蒙古人,但是因為吃得太快內部無法消化,皇太極必須回去慢慢整合清除異己,將兼並過來的蒙古人和原來的女真人整合在一起,這不是幾天幾個月能夠做到的。就像一個壯漢吃得太飽反而沒有戰鬥力,必須要等肚子裏過多的食物消化後才有勁做事,三國時曹操就是平了袁紹劉表後馬上迫不及待想掃平江南,將士還沒有完全歸心人再多也是累贅。
如果是這樣大明雖然能夠獲得暫時平安但承受的壓力會更大,一旦時機成熟皇太極可以帶領女真蒙古聯軍從東北、北麵、西北三個方向威逼過來,明軍雖說不會在短時間內大敗虧輸,但是也會感到左支右絀很是為難。蒙古各部現在還有朵顏部在大明的邊牆內看風頭,而且他們跟蒙古喀喇沁部還有說不清道不明的聯係,一旦大明處於劣勢深知大明虛實的朵顏部難保不會給女真人帶路。
第三個可能是忠於林丹汗的蒙古人跟女真人短時間打一仗,無論輸贏林丹汗都帶領族人飄然西去,因為現在蒙古人控製的地盤實在很大。林丹汗的插漢部加上喀爾喀部、喀喇沁部、科爾沁部等算是東蒙古,也就是明朝一貫稱呼的韃靼人,而在其西邊還有西蒙古人也就是瓦喇人盤據在嘉峪關以北的廣大土地上,他們的勢力從寧夏以北一直到哈密、吐魯番最後蔓延到大明原來的烏斯藏都司,林丹汗在西蒙古人中還有一定的影響力,說不準會修養一陣後卷土重來。
在這種情況下大明可能會承受兩方麵的攻擊,一是女真人因為殺人殺得不夠盡興,蒙古人跑了難保他們不會把氣撒到明軍頭上,就像一個人攢起力氣要打人,打的目標不在後為了釋放能量可能會去打樹打牆打空氣,所以大明方麵必須要作準備。逃跑的蒙古人因為受的損失不大,在敗逃途中因為補給或者抄近路等原因肯定也有進長城撈一把的打算,其中寧夏、甘州、肅州等突出地帶是重點防備之地。
熊廷弼的介紹加上眾人的補充使天啟明白了現在北方的態勢,他想了想問遼東督軍袁可立:“袁大人可發現遼東有什麼異動?”
袁可立說:“遼東的女真人這一年都沒有來騷擾過,不過據義州附近的觀察哨說義州守軍有增加的跡象,見他們除了添置人馬外還添置了不少器具,可能會有些動作但經過我們評估後認為女真人的這些布置對寧遠關威脅不大。女真人添置的器具中多為防守用,其中還發現他們仿照我寧遠城守城時用過的移動火籠,看來他們怕我明軍攻打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