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 中外異同(上)(1 / 2)

一個普通百姓隻有一條命,而一位官員卻有兩條命,就是自然生命加上政治生命,傳說中貓有九條命,因此比普通人多一條命的官員其特性也無限接近於貓。貓見到主人時會非常溫順,無論是聲音、長相、還是體態都讓人無法不產生好感,但對上老鼠、麻雀等比它弱小的小動物時,溫順的貓就會變臉成為威風凜凜殺氣騰騰的老虎。很多官員也一樣,遇到對自己的前途有處置大權的上級時,一般都會笑靨如花百般討好,見到普通百姓自然就會換上另一副嘴臉。

貓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吃飽了會顯得很慵懶,有條件就去接受陽光的普照,沒條件的也會去鍋台灶門邊轉一轉,反正就是哪裏有熱氣就往哪裏鑽。官員們也一樣,吃飽喝足撈夠了就要想著今後該傍誰,以便投機鑽營謀取名利。貓們休息夠了一般都要抖一抖毛,表示自己要抓老鼠了,官員們也一樣,整人前一般都會在合適的場所抖一抖威風。貓還有個特點就是能在房頭樹枝倏上倏下不會跌得很難看,官員們也一樣,上下沉浮再狼狽普通人看來也是風光無限。

主人如果不喜歡貓,最多就是不理它讓它從膝上下來呆一邊去,這就羨慕死了常年勞累的牛和注定要以命相報的豬。官員如果受到冷遇最多也就是坐坐冷板凳,逐漸將其邊緣化對注重政治生命的官員來說算是很重的懲罰,但就算坐冷板凳被邊緣化其待遇什麼的也差不了,比起早出晚歸掙辛苦錢的普通人那也是強了好幾條街。

楊漣是一個官員,當年被魏忠賢排擠走後算是終結了他的政治生命,一般人到此就罷手了,畢竟是勝利了大度點也沒什麼。但魏公公不是一般人,他出身草根很有些決斷能力敢下狠手,他不識字估計他沒有讀過白居易的詩,但他肯定明白“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道理,本著斬草除根的念頭他要把比較活躍的東林黨人都抓回來,將其自然生命和政治生命全部終結。

魏忠賢這樣做從他本人立場來說是無可厚非的,階級鬥爭就是你死我活,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中間沒有調和的餘地。但是,魏忠賢這樣做也是東林黨最痛恨他的原因之一,東林黨現在把持著都察院,對官員的升降任免有著絕對的權力,一個個都可稱為整人專家,但是魏忠賢斬草除根的做法他們做不來,這種痛恨中既包含了對其手段的鄙視也有自歎不如的味道。

楊漣作位受害最深者之一,差一點兒就被魏忠賢從肉體上徹底摧毀,按道理是最應該痛恨魏忠賢的,但現在居然說出已經不恨了的話,這讓問話的鄧玉函非常吃驚,不但是他連天啟和武之望都有些不理解,一個個都睜大眼睛看著他,以為他是不是腦袋有些不清醒。

楊漣看出了大家的不理解,搖了搖頭解釋說:“魏忠賢就是一閹人,既沒文化又沒道德還沒能力,在宮中侍奉尚嫌不夠格,怎麼能夠掌握大權呢?他掌握大權幹預朝政是大明的不幸,都察院今後絕對不能讓魏忠賢這樣的人出現在大明的官場上。”

大家一聽頓時明白了,楊漣說的不恨是因為恨到了極致,不但恨魏忠賢連這樣的人都恨上了,要想辦法通過完善製度從根子上杜絕這樣的人再出來做壞事。從恨一個人到恨上一類人,最後因為胸有成竹能夠藐視原來所恨之人不再恨他,這應該算是不恨之恨的大恨了。

天啟見楊漣今天和鄧玉函一同前來,心中疑惑他被鄧玉函這些泰西人花言巧語迷惑,於是問道:“楊大人認為現在魏忠賢做的事怎麼樣?”

楊漣想了想說:“東廠是皇上親自管理的機構,皇上認可就可以,臣是外臣不方便評價內臣。”

楊漣這樣說既表示自己不想跟魏忠賢扯上關係,又表示了自己不想有因私廢公的意思。言下之意就是他隻是皇帝你的一條狗,把他放哪裏咬人那是你的事,你覺得他可以就繼續用吧,我是從心裏討厭狗的,尤其是你所說的這條閹過的狗。

天啟明白楊漣不想多提魏忠賢,也明白了他的意思,點了點頭沒有說話,誰知道旁邊另有不識趣要刨根究底的人,這就是同樣對魏忠賢不滿的鄧玉函。鄧玉函問道:“我不明白楊大人所說的內臣和外臣的意思,假如沒有內外之分,楊大人能不能說說魏公公大人的所作所為對不對?”

楊漣不是傻子,更不想被別人看成傻子,今天鄧玉函最先提起魏忠賢,中途幾次三番要勾起楊漣同仇敵愾的怨氣,楊漣知道再不給這些外國人點厲害,他們還真以為自己會成為他們可以隨便挑唆的對象。楊漣想了想說:“開始皇上已經說了,魏忠賢派東廠的人跟著你們是皇上的意思,假如你們遵紀守法東廠的人就是對你們的保護。但是假如你們中間有人心懷叵測,我們大明也有以惡製惡以毒攻毒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