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 論醫論國(下)(2 / 2)

楊漣說:“當然是傾向於從上而下的監管,現在的百姓連識字的都沒幾個,他們隻能用但不能用在關鍵之處。”

天啟點頭緩緩地說:“不識字也不代表沒思想,但是就算都識字也不能輕易發動百姓來爭論或者一起來做什麼事,要讓他們做事就必須能夠有效控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不能輕易涉深犯險。你回去後想一想怎麼宣傳,這辦法耐用無公害生冷不忌,比起什麼民主自由更好控製和解釋。至於說官員的監督問題,最好讓各地主官和選擇他們的人簽署連帶責任,當方土地當方靈這話可不是說來玩的。”

見楊漣點頭稱是,旁邊沉默了半天的鄧玉函問道:“楊大人說當年被一個叫魏閹的人排擠陷害,請問這個魏閹是不是東廠的魏忠賢魏公公大人?”

魏忠賢是東林黨人心中永遠的痛,也是楊漣最不願意提起和想起的人,見鄧玉函問得直接,楊漣無奈點頭道:“正是此人。”

鄧玉函點了點頭繼續問道:“請問楊大人,你現在還恨他嗎?”

楊漣這時突然想起天啟在場,自己跟鄧玉函自顧自問答有些不妥,於是說道:“今天皇上接見我們應該說國事,個人恩怨不該在此時提起,鄧先生如果有興趣我們可以私下談。”

鄧玉函也明白過來了,轉身對天啟說:“尊敬的皇帝陛下,我這樣直接問楊大人的話有些失禮,請皇帝陛下恕罪!主要是我現在對這個魏公公大人很有看法,他這麼久來一直在跟我們作對和設置障礙,請皇帝陛下讓他跟我們保持一定的距離,這也是我今天來求見的原因。”

天啟說:“急切之下可以理解,沒有什麼失禮的恕罪的說法,其實朕也很想知道楊漣是怎麼看魏忠賢的。魏忠賢讓人跟著你們的人也是朕的命令,主要是為了保護你們的安全。”

鄧玉函搖頭說:“我們是上帝的使者不需要他的保護,請皇帝陛下讓他把人撤離吧。”

天啟搖頭說:“朕開始已經說了,主要是保護你們的安全,還有次要的原因就是監視你們,這話說出來多沒意思,但你非得逼迫朕說出來。”

“監視我們?”鄧玉函不解地問道:“我們隻是去各地修教堂傳教,這是皇帝陛下允許的,難道皇帝陛下認為我們的人會對大明帝國造成傷害嗎?”

天啟說:“憑你們陸陸續續來的幾十個人還傷害不了大明,但朕怕你們傷害大明的百姓,已經有情報說你們辦了兩件事是不妥當的,假如你們不改正的話,朕會考慮取消你們繼續建教堂傳教的權利。”

鄧玉函大急道:“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事先說好的,不可能辦不妥當的事還是兩件,請皇帝陛下指明我們好注意。”

天啟點頭說:“看你的態度不錯朕也就不繞彎子了,朕原來說過你們不得招收未成年的小教民,但是東廠來報說你們廣為招收幾歲的小孩,一招還是幾十個,大明的規定不到十六歲不算成年,難道你們不知道?第二件事是不得收取教民的錢財,聽說你們私下接受了教民的捐贈,捐贈也是錢財是不能允許的。”

鄧玉函叫苦道:“皇帝陛下誤會了,我們飄洋過海來到大明,要修建教堂肯定需要錢財,皇帝陛下說過我們可以通過教人識字和醫病來收取錢財,招收未成年小孩是教他們識字,教民私下捐贈是為了感謝我們救命之恩,請皇帝陛下明查。”

天啟說:“朕知道你說的沒錯,正因為如此才說你們辦事不妥,否則的話你們就是有罪。讓你們教人識字隻是教識字,但你們還教他們一些什麼外國歌曲歌頌讚美上帝,這就是變相在傳教是不允許的,今後你們上課時東廠的人要旁聽。治病救人獲取報酬是天經地義的事,但你們不該得過報酬後又接受捐贈,東廠認為你們有誘騙財物的嫌疑,所以今後你們的醫館中也必須有東廠的人坐鎮,保護你們的同時讓人當場結帳,過後不得再有財物往來!”

鄧玉函見天啟語氣慢慢變得嚴厲隻得應允,想了想眼珠一轉對楊漣問道:“皇帝陛下說了,他也很想知道楊大人對魏公公大人是什麼態度,楊大人能不能說說?”

楊漣見天啟也看向他,於是說道:“沒什麼態度,以前非常痛恨,不過現在已經不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