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 歸納演繹(下)(2 / 2)

信王想了想說:“確實是如此,看來真如皇兄所說歸納法確實有缺陷。”

天啟說:“演繹法也是這樣,你把大家放在這裏一比較,至少比較出了個結果就是在座的都是娶了媳婦的,得出了一個看起來很對的結果。反過來根據站著的所有人都沒有娶媳婦這一判斷,運用演繹法可以指出任何一個人沒有娶媳婦這一事實,這並沒有得出什麼新知識新東西,不能告訴大家新東西難道不是演繹法的缺點嗎?”

大家開始聽說探尋未知領域有兩個好方法,不禁都有些高興而且期望很高,誰知道分析來分析去兩個好東西都變得光芒盡失,頓時就變得有些失望。天啟看出了大家的情緒,笑了笑說:“萬事有長處也有短處,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隻要運用得好再加一些輔助辦法,這兩種方法也未必不能放心運用。就好比我大明的軍隊,幾年來丟城失地讓人非常失望,但跟其他衛所軍一比他們還是好的,怎麼辦?還不得好好運用起來。”

劉宗周問道:“皇上這麼說肯定有好的輔助辦法,不知道皇上的好辦法是什麼?”

天啟說:“開始劉大人把歸納法跟多數人讚同不一定正確相提並論,現在看來劉大人是抱著目的說這話的,朕開始讓你們聖學院研討怎麼在產生官員時保證其上任後能夠做到上下一致,並且要在產生製度上體現這一點。劉大人當時提出過運用泰西人的辦法直接選舉但被朕否決了,原因就是朕認為多數人讚同的不一定正確。假如現在能夠想出輔助辦法保證歸納法的使用,是不是對劉大人的研究有很大幫助?”

劉宗周一愣,想了想點頭說:“臣沒有偷懶取巧的想法,隻不過接到任務腦袋裏就始終想著這事,皇上如果認為臣不願意多動腦筋就當臣沒問過,隻是臣確實很好奇不知道皇上是否有辦法。”

天啟緩緩搖頭說:“朕也沒有好辦法,不過朕認為隻要保持個好的態度去運用,就能夠揚長避短發揮其應有作用。當然,歸納法和演繹法都有缺陷,我們需要對結論進行驗證,就像錦衣衛根據判斷懷疑不止是看到的人走私糧食,沒看到的地方說不準也有人在走私,他們馬上就去其他地方巡差驗證並被證實。假如去其它地方巡查發現不是那麼回事,那就得另外找原因不能抱著老思維。”

劉宗周問:“驗證是肯定的,不過能夠在開始就預見到不是更好嗎?在運用歸納法和演繹法這兩種方法時皇上認為該保持什麼態度呢?”

天啟想了想說:“歸納法和演繹法不完美不能放心絕對使用,需要一個輔助方法來彌補其缺陷,怎麼樣總結個輔助方法出來應該也是你們聖學院的事。朕現在可以說說自己的看法但不一定正確,朕認為在歸納法的運用上我們應該有的態度是不求完美能用就行,當年太祖根據廣泛求證和綜合案例歸納總結出了大明律,他老人家認為這製度是最完美的萬世都不容改變,現在僅僅過了兩百年誰還能說大明律是完美的呢?”

劉宗周問道:“不求完美是不是就是有限運用?”

天啟點頭說:“劉大人說得對極了,歸納法歸納出來的結果是正確的,但其正確有局限性和時效性,過了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地點結論就不能再用了。雖說歸納法有局限性和時效性,但在時間和範圍之內歸納出的結論其正確性是不容置疑的。同樣的道理,演繹法不能給人帶來新知識,無論根據的結論是什麼以及正確與否,演繹出來的結果既不會放大也不會縮小,它能節約時間和精力把隱藏或者半露的知識變得完全公開透明,這就是演繹法的優點。”

信王笑著說:“這點臣弟明白,就像小時候跟師傅們學下棋,經常在同一種局麵上為難不知該贏還是該和。後來師傅說了些結論比如說什麼單車必勝雙象或單車必勝馬雙士等,再遇到這些局麵心中就有底了。”

天啟點頭說:“演繹又可以稱為推演,就是根據一個結論推出另外一個結論,隻要前提是正確的那麼推出的結論肯定也是正確的。我們這裏就有個人對此方法有很深的研究,他就是徐光啟徐大人,他翻譯的書《幾何原理》裏麵演繹推理用得很多,徐大人是不是這樣?”

徐光啟見大家都看著他,笑了一下說:“臣隻是翻譯的《幾何原理》前幾卷,後麵的確實涉及推演的地方很多但臣沒有翻譯完,皇上既然喜歡臣就再去動手翻譯就是。”

天啟急忙製止住說:“徐大人別去幹那勞神費力的事,身體要緊還是讓那些泰西人去幹要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