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龍點頭說:“臣等謝過皇上的信任,隻是這樣一來京裏的人就抽空了,都察院就成了空殼隻剩下原來吏部的人了,如此一來要想及時監督各地就不容易做到,畢竟現在的路難行讓馬兒跑得非快的路還在傳說中。”
天啟一聽連一向老成的高攀龍都冒出怪話了,知道他是真的遇到難題了,於是說道:“固定監督有固定監督的好處,巡回監督有巡回監督的好處,先把人派出去應一下急再說,今後各地自己的人上來了再撤回來就是。朕要推行四級輔政製度也是為了放一部分用人權給各地,都察院派人下去之前就給各地說好,等各地的人有多了後就會把都察院的人收回來。現在你再說說各省讓誰代表聖學院和博學院,那可不是有忠心就成,得有真本事替人解決問題。”
高攀龍說:“原來是讓各地招舉子讓人培訓,不過這才沒多久恐怕還用不上,聽說皇上馬上就要在各地整頓軍隊,那麼大鐵公司馬上就要接受退役軍人。皇上開始說大鐵公司隻起個監管的作用主要還是靠地方,這就表示不能再等了至少各縣等不起,不然的話退役軍人回來了沒人知道該怎麼用那就麻煩了。”
天啟看向劉宗周和徐光啟問道:“你們兩位知道有哪些人能用?先調點人來救救急吧。”
劉宗周想了想說:“臣有個主意,前一陣前前後後有一百多翰林院中的編修、修撰等人在博學院經過短期培訓,後來讓他們去各州府培訓舉子,後來還引起了各縣小吏的不滿,不知道皇上可還記得?”
天啟想了想說:“你說他們啊,他們有興趣經過博學院培訓而且還能培訓別人,說明他們能夠勝任,就算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向京裏求援。不過一百來人抵不了事,全國的縣有好幾百呢。”
劉宗周說:“皇上怎麼忘了,他們是老師還教了很多各縣的舉子為學生啊,老師在各州府學生在各縣剛好,假如學生有什麼不懂還方便及時請教,也是暫時讓他們去應急。至於說代表聖學院去各地進行指導,臣認為把京中候補官員和六科給事中派去正合適,也是暫時性的也是在各州府駐守隻管培訓學生,他們的經驗和見識應該沒問題,就算有問題也可以向聖學院請教。”
天啟說:“劉大人這主意不錯,你們看這不是很好解決嗎?最後一個難處也就是銀子問題你們有辦法沒?”
人的事好說,因為大明現在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人,但是銀子問題就是大問題,而且這個問題是要尋找長期的出處,這就麻煩了所以大家都搖頭說沒辦法。
信王說:“一個州府也好一個縣也好,讓一個或者兩個官員去做事肯定不行,必須要配備一些輔助辦事人員。皇兄原來說把商稅農稅按比例截留,中央、省、府、縣按十、二、三、五的份額分配,問題是去年的節餘都拿去造軍械了,今年的莊稼還在地裏,商稅也不可能提前收,也就是說現在沒銀子支付。沒銀子招不到人,沒人辦不了事,事沒辦成就收不到銀子,這就形成了一個怪圈。”
天啟問:“這各縣原來也有辦事人員,他們就不能用了?”
信王說:“臣弟原來也是如此想的,但是下麵說那些人多是些油滑之人,千萬不能把銀錢之事交給他們過手,否則的話錢少了都查不出來是怎麼少的。再說那些人素質不高不說本來數量也不多,收個糧巡個街貼貼告示辦個案子已經很忙了,再要他們去到處跑恐怕很難。”
天啟想了想說:“這事朕知道了,開始信王不是說不發銀子白幹活沒人願意嗎?我們可以讓頭腦靈活的退役軍人來幹,現在是沒錢但現在也沒要你們給錢,等夏糧收起來了估計這第一批整頓過後的人才下來。到時候人也有了錢也有了事來了剛好趁著辦事。”
大家一聽都點了點頭,信王問:“皇兄開始說翰林院和都察院中人都是暫時下去應急,等下麵的人上來了就回京,臣弟不明白下麵的人上來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