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大家已經對在貴州和四川邊界處平叛的事有過商議,事後軍務院中的眾人又多次私下探討過,因為平叛和整頓軍隊跟軍參處和軍政處有直接關係,所以這兩個部門中的人都在深思熟慮,知道天啟遲早要過問所以大家都做足了準備。
軍務院的人喜歡思考的主要原因源於天啟的獎勵製度,在對個人的獎勵方麵,天啟不以人的年齡、資格、品級來定,因為他知道那樣做會束縛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人的年齡、資格、品級已經在俸祿上作了體現,獎勵隻能以貢獻來區分,這樣才算是公平,也才能激發年輕人和有進取精神之人的激情。軍務院中人都不是玩刀舞劍使力氣的人,他們的長處是個人的智慧,所以天啟規定獎勵要根據誰出的主意多和效果好來定。
在這一製度的驅使下,每次要輪到大家出主意時大家就知道機會來了,每個人都憋足了勁要露一手。上次倪元璐出了個製造手雷的主意,經過幾個月的研究終於做出來了,並在寧遠之戰的關鍵時刻立了功,倪元璐回來就得到三千兩銀子的獎勵。三千兩相當於倪元璐十五年的俸祿,這讓好多人都眼紅得不得了,據說這次新型大炮的獎勵更多,隻要造出不炸膛、不變形、內口均勻射程遠的大炮,一萬兩的獎勵不會少一分,這讓幾個軍機大臣都很羨慕。
由於大家都準備得比較充分,孫承宗叫大家說話時反而冷了場,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都在微笑著觀望。見大家都笑嘻嘻的不說話,黃道周說:“既然大家都不說話,那我就來拋磚引玉吧。我認為既然要通過平叛整頓軍隊,就應該慢慢來做紮實點,不一定要固定在某個地方,隻看哪個地方合適就在哪裏辦,其中還得遵循某些原則。比如說這次之所以要以貴州為中心整頓軍隊,是因為那裏有叛匪,我們這樣做是平叛整頓一舉兩得。”
天啟點頭說:“黃大人所言極是,一步一個腳印才是長久之計。既然說到貴州平判,朕先宣布一下,這次由高第高大人坐鎮貴州協調指揮,請高大人不要推辭。”
高第一聽大喜說:“臣遵旨!多謝皇上看重,臣一定不負皇上重托!”
天啟點頭說:“高大人謹慎穩重,寧遠之戰之所以取勝離不開高大人的親自主持,相信這次貴州平叛高大人也一定能馬到成功,隻要記住知人善任用人不疑就行了。”說完又轉頭對黃道周說:“黃大人開始說要遵循某些原則,不知道黃大人認為有哪些原則需要遵循?”
黃道周說:“皇上,臣認為既然要整頓軍隊就得準備打仗,打仗應該遵循的原則應該是讓戰爭遠離百姓,現在大明雖說地大人多,但是沒有一個戰爭的緩衝地帶。萬曆年間的播州之役、寧夏之役雖說各自發生在某一地,但也波及到四川、貴州、湖廣、陝西等好幾省,朝鮮之役更是動用了舉國之力,嘉靖年間的倭寇禍亂也讓東南各省的百姓受盡了苦,戰爭影響到百姓的正常生活會削弱國力民力,臣認為今後應該想辦法讓戰爭遠離百姓。”
天啟想了想說:“黃大人所言有道理,以前的不說就說現在,奢崇明和安邦彥叛亂影響了四川、貴州、雲南、湖廣等好幾省,盛產糧食的四川和湖廣的糧食產量都因此下降。遼東女真叛亂,幾十萬遼民或被迫入關或受其欺淩至今還沒徹底解決,想起來讓人心中有愧。黃大人說讓戰爭遠離百姓朕讚同,但不知道黃大人有具體做法嗎?”
黃道周說:“有!臣這麼久以來一直在想這個問題,後來發現如果在守邊軍隊和百姓居住區設置個緩衝地帶,打仗歸打仗種莊稼歸種莊稼,這樣一來就能夠生產打仗兩不誤。”
天啟說:“朕明白了,黃大人的意思是要分個內外,大明的四周邊境地區都應該有個軍事隔離區,或者說是軍事警戒區,現在沒有軍事隔離區的就要向前擴展出一個軍事隔離區,是不是這樣?”
黃道周點頭說:“是的,像當年的倭寇禍亂,就是我們沒有在海島上成立軍事警戒區,致使倭寇直接就登岸劫掠百姓了。北邊也一樣長城邊就是百姓居住區,蒙古人一過長城百姓就會遭殃,但自從皇上在兩河口到喜峰口和古北口連修兩道邊牆後,臣聽聞長城邊的百姓心中大定。兩道邊牆的防守力量並不大,但它能起到警戒作用不至於蒙古人打過來時百姓還在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