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在向她們灌輸一種消極避世的態度,這種態度會極大地削弱熱情,它在變相地引導女性,除了自身以外,不要在其他的事物上投注太多目光,要做一個體麵的、一本正經的女人。所以,這樣的女人不再關心國家大事,不再關心年輕人喜歡的體育活動,不再關心異性,也不再關愛同性……她們關心的隻有自己。
她們堅信,自己超凡脫俗、與世無爭,她們把冷冰冰的體麵看成一種美德;她們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比其他的女人優越。但是,人們不能指責她們,因為這是不公平的,她們也是傳統道德的犧牲品。她們自幼生長在壓抑的製度下,已經把它當成一種習慣,所以,她們沒有機會去思考那種製度的罪惡。在社交舞台,她們追逐壓抑性的活動;在政治舞台,她們偏愛壓迫性的法規。
不過幸運的是,這種冷漠的女人正在逐漸減少,雖然還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值。無論男女,都應該保持對生活的熱情,熱情是沒有性別差異的,幸福和健康也是因了熱情才存在。
對自己的才能說yes
工作是幸福之源還是不幸之本,目前我們還不能給出明確的定論。現在很多人的工作的確單調、枯燥、壓力過重,讓人感到痛苦。但是我認為,雖然很多工作並不讓人滿意,但是有工作總比沒工作好,隻要這種工作的“重量”在人的承受範圍之內。工作若以勞動性質和勞動者的能力為劃分標準,確實有層次之分,有的工作無聊至極,有的工作趣味無窮。但是,即便是最無聊的工作也有很多好處。
有工作的人不必每天苦惱該做什麼,工作就可以消耗掉他一天的時間。有很多人,並不善於做決定,他們看起來有大量的時間,卻不知道到底該做什麼,也不知道怎樣讓自己快樂起來。當他們好不容易終於決定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卻總覺得還會有比這件事情更有趣的事,這種想法反而讓他們更加苦惱。
如果每個人每天都能夠明智地決定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用做,那麼他的生活一定會很充實。可惜的是,現代很少有人能夠達到這樣的文明程度。其次,之所以有人不喜歡做選擇,那是因為選擇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心煩的事情。一些極具創造性的人或許樂於自行決定一些事情,但是大部分人還是喜歡別人為他安排、決定日常事務。
很多富有人士經常感到難以名狀的煩悶,或許這就是免卻體力勞動的代價。他們為了消除心中的苦悶,去非洲打獵,去環遊世界,以此獲得片刻歡愉。可是,由於年齡越來越大,體力有限,他們能夠“東奔西跑”的機會越來越少,歡樂也逐漸遞減,為了充實自己的時間,他們隻好把自己整日整夜地埋在工作裏,像窮人一樣拚命地工作。至於那些名媛、貴婦則置身於各種瑣碎小事中,好像這就是生活中唯一能做的大事了。
所以,工作於人而言,一個很重要的意義就是占據人的時間,讓人解除煩惱,不至於無所事事,虛度時光。每天做無聊、枯燥的工作和整天茫然不知所為比起來,前者要“有趣”得多。
除此之外,工作的第二個好處就是使放假的日子格外美妙、珍貴。我們可以試想一下,一個人每天都要做大量的工作,不是耗費腦力就是耗費體力,每天都累得快要死掉一樣。有一天,當節假日終於來臨,那種感覺簡直和獲得救贖無異。如此一來,他的假期就變得格外美好、格外充實。和那些每天都在“度假”的人比起來,假期對他的意義更大,更能讓他在忙裏偷閑之時感受到快樂。
工作是獲得報酬的重要手段,對很多人來說,報酬是工作的目的。所以,工作的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好處就是:為人獲取成功和展露雄心提供平台。
收入是衡量很多工作成功與否的重要尺度。這在資本主義社會表現得尤為明顯。在一定程度上,收入和成功的意義是等同的。人們想要追求成功的願望會通過想要增加收入的形式表現出來。如果工作可以為自己帶來收入和聲譽(無論這個聲譽的範圍大小),那麼就算它多麼索然無味,人們都會忍受它。
不斷地實現自己的目的是維持恒久幸福的重要因素。而工作是實現目的的重要手段。所以大多工作人士要比無業遊民幸福,職業女性要比家庭婦女幸福。家庭婦女沒有收入來源,也沒有提高自己生活品質的條件,和那些在外工作的女人相比,要不幸得多。很多家庭婦女料理家務井井有條,修整花園錯落有致,會得到丈夫的寵愛,甚至會招來鄰居的忌妒,但是這樣的婦女是極少數的。而且他們在家務勞動中獲得的樂趣遠不如在工作中收獲的快樂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