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8章 感恩慈母心(2 / 2)

原來那件棉背心的麵兒,是我姥姥的一件棉襖。姥姥去世得早,那是留給母親的唯一財產,而棉背心的裏兒,也不是月白色的,而是潔白的。當年我的母親先後失去親人,是本家的三姥姥收留了母親,並送母親讀書。十八九歲的時候,和母親同齡的姐妹們都找了婆家,母親卻立誌求學。母親性格倔強,早年受新思想的影響,堅決不纏小腳,曾備受長輩及鄉人的白眼和奚落,前幾年我回老家,大妗子還說起母親的陳年往事。大妗子年長母親三四歲,卻赫然小腳伶仃著。

母親的故事聽來令人幾多感傷,也令人破涕而笑。那件棉背心的裏子,就是在母親考上師範學校的時候,三姥姥送給母親的一件大襟褂子。母親把它穿了又穿,洗了又洗,直到破得不能再穿了。

破得不能再穿了,母親便把它們打個卷,放在衣櫃的一角,偶爾,拿它們出來派個用場。我們姐妹小時候的衣裳,多數就是母親用它們連綴而成,溫暖著我們細小的身體。母親說,不舍得扔掉是有兩個原因:一是日子過得的確苦,二是因為每每看到它們,心中便有一種感恩。我參加工作那年冬天,天出奇地冷,母親知道我棉衣單薄,我前腳走,母親後腳就著手為我縫製了那件棉背心。可是我不知道,那時我的奶奶正在病中住院,那時我們家裏經濟還非常拮據,那時,母親的手裏捏著布票,衣袋裏卻再也拿不出多餘的錢。

一行熱淚從母親的臉上滑落,母親說,我就知道你從來沒有穿過。其實,我也穿的,隻是在天氣冷得讓人撐不住了的時候悄悄地穿在棉衣的裏麵。讓母親感到欣慰的是,她的如小鳥一般快樂著的外孫女兒,竟然穿著那件棉背心愉快地度過了一個寒冷的冬季。

從此,一份內疚便深深地壓進了我的心底,令我愧疚的是,當歲月的年輪從我身邊碾過,並在我的眼角慢慢留下了淺淺皺紋的時候,那份深藏在心底的感動才如一灣溫軟的湖水在我心靈深處蕩漾開來。

去年秋天,母親去集市買回幾塊上好的布料,給她所有的孫輩兒女做了一件又一件三表新的棉背心,還建議我把那件舊棉背心表裏以舊換新。母親說,別看外麵陳舊,裏麵的棉花可好著呢。我沒有按母親說的去做,隻是小心拆洗了一下,把它重新連掇起來,初冬時節,欣然將它穿在顏色大紅的毛衣外麵,或配一條長裙,和女兒在街上比肩而行。那一刻,我仿佛找回了過去的青春歲月,渾身充滿了活力與激情。最適益的是穿著它做家務,輕裝上陣,幹淨利落,女兒戲稱我是維吾爾族媽媽,溫暖的小屋到處晃動著我忙碌的身影。

如今,母親已經退休,冬天來臨的時候,仍然喜歡為我們做一件又一件的棉背心,在母親的心裏,那一件件棉背心,不僅是為我們遮風擋雨用來禦寒的服飾,更是母親丈量兒女生長的標尺,她能在那些密密麻麻的針腳裏,觸摸到兒女們成長的軌跡。而那些經了母親一針一針縫製的棉背心穿在我們的身上,任你行走在怎樣的寒冬裏也不會冷,因為,母親所給予我們的,是一顆讓我們永遠感恩的慈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