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套製作海鹽的工藝流程,再搭進去一頓飯,總算是把這對天底下最尊貴,也是最無良的父子倆給送走了,薛琰在送客的時候,感覺自己的臉都要笑木了,一直到太宗皇帝騎著馬走遠了,才長長的出了一口氣,壓力瞬間消失。
回到書房,將自己關在裏麵,還在暗暗地想,要不幹脆移民算了!
太宗皇帝去了武陽郡公府,這個消息在第一時間就傳到了長孫無忌的耳朵裏,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這位當朝的國舅爺不禁眉頭緊索,同樣將自己關在書房之中,細細的思索著,這件事會帶來的影響。
必須要說的是,長孫無忌作為一名政治家,絕對是需要薛琰仰望的,他能從一件小事當中分析出很多事情,比如太宗皇帝父子兩個突然駕臨武陽郡公府,這件事看似和他沒有任何關係,可是卻也讓他感覺到了些許不安。
要說,朝中有幸能得太宗皇帝親臨府上的大臣,也有不少,此前,聽到類似的消息,長孫無忌都不會放在心上,唯獨這一次,因為薛琰和太子李承乾的關係,太親近了,甚至都要超過了他這個親娘舅。
一個聰明絕頂的人,如果想要通過影響一國儲君,進而影響到朝局的話,那實在是太容易了。
長孫無忌從來都不認為薛琰是個沒有野心的,盡管他從未見過薛琰,但是聽說到的那些,已經讓他感覺到了薛琰這個人,不簡單。
該怎麼做,才能將這個有可能在將來威脅到自己地位的人打壓下去,已經成為了長孫無忌的一樁心事。
在原本的曆史上,長孫無忌就是個精於算計的人,貞觀之治在華夏的曆史上可謂是經典的治世範本,為後世帝王所敬仰。
貞觀局麵的開創是以太宗皇帝為核心,但是那一批大臣所起到的推動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貞觀一朝可謂人才濟濟,出現了一大批以房玄齡、杜如晦、褚遂良、魏征等為代表的治世名臣。
僅太宗皇帝後來在淩煙閣圖像旌表的功勳卓著者就有二十四位,長孫無忌能夠被列在首功之位,並非因他是當朝國舅。
就才能而論,長孫無忌在謀臣猛將、良宰賢相中不算特別突出,卻在太宗朝集權、寵於一身,炙手可熱,在高宗朝也有著很強的影響力。
史書記載,長孫無忌自幼喜好學習,博通文史,性情通達機敏,富於謀略,長孫無忌與太宗皇帝為布衣之交,更兼有郎舅之親這層特殊關係。
李淵晉陽起兵後,長孫無忌就跟隨太宗皇帝征討有功,唐廷建立後,長孫無忌累擢兵部郎中,封上黨縣公。
在此期間,長孫無忌政治上並不顯赫,他為太宗皇帝所倚重,主要就是得益於他善於謀劃,算計,在太宗皇帝爭奪皇權的鬥爭中所起的作用。
大唐帝國建立後,最高權利集團發生分裂,最突出的矛盾是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間爭奪皇位繼承權。
隨著太宗皇帝與兄弟矛盾的激化,長孫無忌非常精明的率秦王府舊屬“夜勸世民誅建成、元吉”。
在得知李建成決定向太宗皇帝動手的消息後,又是長孫無忌“勸世民先事圖之”。
長孫無忌以心腹的特殊地位充分施展了他的才幹,他在太宗皇帝授意之下,把外貶的房玄齡、杜如晦秘密接回秦王府為太宗皇帝出謀劃策。
武德九年,太宗皇帝率長孫無忌等人“伏兵於玄武門”,殺死建成、元吉,是為“玄武門之變”。由此,長孫無忌備受太宗恩寵,也奠定了他在唐初權臣貴戚的地位。
在當時的情況下,一而再,再而三的勸說太宗皇帝要先發製人,顯然是需要勇氣的,那個時候的長孫無忌就像是一個賭徒,他將所有的籌碼,都押在了太宗皇帝一個人的身上,希望借此,賺取長孫一門的顯赫,雖然最終他贏了,可是這期間的驚險,隻有親曆過那段曆史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得到。
太宗皇帝即位,長孫無忌升為左武侯大將軍,後任吏部尚書,晉封齊國公,實封一千三百戶。太宗皇帝曾多次預授予他宰相,長孫皇後借外戚幹政,霍亂朝野的事例加以勸誡,太宗皇帝依然固持己見授予他左仆射。
長孫無忌性情謹慎,善於避嫌,多次推辭,最終被拜為司空,能夠放棄即將到手的權利,地位,同樣是需要勇氣的,長孫無忌精於算計,他非常清楚當時自己的處境,能夠果斷放棄,以退為進,這絕對需要大智慧,大勇氣。
後來,有人曾密奏太宗皇帝說,長孫無忌權寵過盛,不利於國,太宗皇帝親自拿這封密疏給長孫無忌觀瞧,表示自己對他實無疑慮。
太宗皇帝進行祭祀禮,還下命功臣裴寂與長孫無忌兩人和他一起同立於皇帝專用的巨大禦車上,寵遇莫比。
貞觀十七年,太宗皇帝又命在淩煙閣圖長孫無忌等二十四功臣的畫像,並下詔褒崇,可見,長孫無忌在貞觀一朝的諸大臣中,受恩寵之重,的確無出其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