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新帝即位百廢興 第三百零七章:眼光獨到(3 / 3)

陸平卻搖頭道:“在下倒不這麼認為。”

“哦?天師有何指教,但說無妨。”

“亂世亂世,就是一個亂字為先。隻有亂起,機會才會變得更多更大。現在看來大商是岌岌可危,誰都明白夾在中原的商國會受到西北南三麵的威脅,但是誰都會忽視商國占據著最富庶的中原,也是一統天下的最佳位置。”

“但是也有人會認為這個位置太過危險,還沒等我們的優勢崛起,就會被先手滅掉,南夏就是最好的證明,若沒有了古勁鬆,我們斷然擋不住他們的四十萬精兵。”楊曠肅穆的提起了這個關鍵。

“可是古勁鬆在,那就是在,這是不爭的事實。南夏十一年來無法往北一步,也是事實。陛下完全可以將古勁鬆看作是上天賜給大商的禮物。”天師轉換了概念道:“古勁鬆的確是至關重要,可以說他的價值甚至超過了整個商國,可無論如何,他終歸是大商的一部分,因為有他,我們不僅可以有把握抵禦南夏,更可以有憑仗去滅了南夏。”

反其道而思考,陸平的概念的確很龐大,楊曠聽著很好,卻不免擔心起來道:“問題就是古勁鬆無論再變態,他也是要靠軍隊去與四十萬南夏軍拚殺,若是糧草在西蜀那邊談的不順暢,古勁鬆就是天神下凡也不能創造奇跡啊。”

“照在下來看,西蜀絕對會賣給陛下的,而且陛下甚至還可以拖欠購糧的款額,也就是白白拿走一大批糧草。”陸平居然說出了如此驚人的猜測。

即便鎮定如楊曠,也坐不住了,這是斷定的口氣,而陸平不會妄言談論此事,必定是有原因,於是他便問道:“天師何以覺得西蜀必定會給我們購糧,他們並沒有理由啊?”

“有理由,隻是很小的理由,”陸平別有意味道:“西蜀這麼多年,安於一隅之地,近百年來未曾踏出過關內一步。他們空有肥沃的土地,卻沒有足夠的礦產,甚至連人口都很稀少,軍隊也不過十萬眾,當朝國君更是毫無作為,一心與吐蕃開戰。光是跟吐蕃的戰爭就讓西蜀無暇顧及其他了,現在我們要求 購糧,那位蜀帝還不得後怕大商的威壓嗎?”

“光是威壓似乎不夠吧。”

“當然不止於此,西蜀就算能破解這個威壓,他也不能夠否認他們需要鐵礦和技術的處境。陛下隻需用這些物資來誘惑對方,到時候不給也沒關係。”天師麵不改色的說著有些無恥的話,頗有些反差感,“陛下也可以遵守承諾付錢買糧,總之蜀帝還有一個理由,那就是他們也需要錢,即便就是深仇大恨,也比不上利益,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更何況西蜀從無敵意。”

楊曠悉聽了數項理由,頓時感覺自己的眼光還是差了點,果然一個人是不足以撐起一個國家的眼光,前有張奕之,後有陸平,這兩人的眼光都比自己高,前者的謀略和軍事也不容小覷。

所以這份凝聚力,才是大商此刻絕無僅有的優勢吧。楊曠歎氣道:“聽天師一番言論,甚是感慨,沒想到現在的大商仍然還有這麼多的優勢,朕也是沒有及時的看清,倒是庸人自擾了。”

“不,陛下絕非庸人,在下覺得陛下才是最有擔當的人。”陸平言辭慷慨道:“陛下在這個時候還能謹慎小心,仍然不鬆懈,加緊努力整頓國事,手段獨特方式犀利,瞬間就能擺平整個朝堂,除了兵權的壓迫下,陛下也懂得如何駕馭群臣,懂得如何施力而不明顯。”

楊曠所用之帝王術,還沒有完全的體現出來,倒是先被天師給評價了幾句,頓時有些詫異,便謙虛道:“朕資曆尚淺,對於治國,僅僅也就是略懂,除了駕馭臣子的手段,並沒有足夠的經驗和氣魄,還需要很多的鍛煉。”

“陛下如此,實乃整個大商的幸事。”陸平從一開始就對楊曠讚不絕口,而且並不恭維,從任何角度上來看,特別是對人心很有研究的楊曠,也找不出虛偽的細節,那麼就是說,對方是真正覺得楊曠是這樣的。

“天師啊,你此番前來,雖然朕還沒有看到你的能力,但你光是見朕一麵初次討論,都能如此的不凡,朕很感謝你能留下來,或者說選擇了朕。”楊曠說的很中肯,畢竟現在的大商情況不好,很多有能力的人都會轉投別國。

陸平一笑置之,道:“陛下不必介懷,在下也是看重陛下的能力才來的。在下擇主而事,而陛下這樣的主,是在下畢生所願望的主,還請陛下日後多多包涵。”

“哪裏哪裏,有天師這樣文武皆在世間頂端之人相助,何來的包涵,唯有敬意。”楊曠客氣道。

“不,陛下,在下並不是世間頂尖。”陸平突然滿臉嚴肅道:“真正頂端的人,大有人在,無論文武,皆超越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