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新帝即位百廢興 第三百零七章:眼光獨到(1 / 3)

崔雲逸新官上任,第一次來到尚書台,來看看這個以後工作的地方。尚書台是擬定各地官員政策的行政機構,這裏的權力可以說也是十分的密集,與各地的官員來往十分的複雜,所以尚書台,也被稱為一個小朝堂。

這裏不是多麼混亂,但也不是很太平,由於最近新帝奉行的節儉政策,讓各地都十分的緊張,特別是那幾個富庶的郡縣,對於這個政策是有很大的抵觸情緒。

畢竟節儉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剝削,越有錢的付出的就越多,同樣也觸犯了他們的利益,之所以一直沒有動靜隻敢在暗處閑碎幾句,還不是因為兵權政權都牢牢的把控在新帝的手中,隻要他們敢有一點的輕舉妄動,麵臨的就是帝王之怒。

這一點上,楊曠做的很好,崔雲逸也十分的認可這個政策,畢竟南境隨時都有可能麵臨戰事,古勁鬆雖然無敵,但是沒有糧草軍餉,軍心也會潰散,人都是一樣的,如果沒有個盼頭,別說是為國捐軀了,就算是讓他們工作也不會有幹勁。

崔雲逸先是來到了尚書台,見到了尚書台的各級官員,現在他是尚書台的老大了,所以這些官員拍馬屁的拍馬屁,獻媚的獻媚,要按照他以前的脾氣,自然是不屑一顧。但是自從逃亡歸來之後,這個秉性就隨之消失了,人情世故是不可避免的,哪怕心中再厭惡,也不能免俗。

做到了這一點的崔雲逸很快就跟這群官員打成一片,即使崔氏由於崔文當日在朝堂上的言辭得罪頗多,但是禍不及妻兒,崔雲逸並沒有受到這份牽連。

尚書台這邊的公務也是比較繁忙的,畢竟是要綜合整個大商的各地官員,很多的事情都需要經由尚書台才能辦理。上一任的陳坤已經伏法,連帶那些沾親帶故的也都死的幹淨,崔雲逸暫時不需要擔心黨羽問題。

他現在的任務是自己要組建一派,這並不是謀私,而是自保之舉,同樣這個做法也不會令楊曠猜忌。因為崔雲逸如果要勝任這個職位,就必須要有自保的能力,否則就算他能力出眾,也不能敵得過那些悠悠之口。

有些事情,就是明麵上解決不了的,官場亦是如此,更加殘酷。崔雲逸差不多都認識了這邊的人,關係也差不多收拾的清楚了,便要正式開始他在這裏的任務了。

尚書台的文案還有各地的政策,都會根據當地的情況而下定,而且有些資本的郡縣,甚至會主動的向尚書台要求自己計劃的政策。

出現這種情況是一件好事,這就證明那些郡縣開始富足起來,不過也不可掉以輕心,否則一旦他們越來越自主,就會危及到中央的威信了。

國家是一體的,個別的不同可以允許,但是多了,那就不是好事,反而會阻擾國家的富強。尚書台的工作崔文曾經略知一二,在崔雲逸來之前就對他講解了許久。

準備了一段時間的崔雲逸,帶著複興崔氏榮耀的想法,就這麼壯誌淩雲的前來,他不會再奢想去培養崔氏的勢力,而是真正的為國付出,無論良心還是現狀,都必須如此。

“崔大人,這是最近各地的情況,請大人過目。”說話是尚書侍郎博易,此人在尚書台也算是老資格了,對於官場很是熟悉,之前跟陳坤也沒有太多的沾染,算是幹淨的。

崔雲逸也比較需要這樣的人,自己經驗還是不足,有一個老資格的官員幫襯總是好的,博易不僅經驗豐富,而且能力方麵也不差,於是崔雲逸便笑著拿過了這些文案,翻閱了幾下,便開始頭疼了。

這裏麵的內容太過冗雜,特別是個別地方主動請願的要求,實在是太過敷衍了,不認真去細細觀察的話,說不定就會被鑽了空子。

當官的當然會有小腦筋,崔雲逸不能就這麼讓他們渾水摸魚,但是要想處理這麼多的事情,實在是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先不說能不能處理好,就是時間也不會夠。

他隻能看著博易這個長輩道:“博叔叔,要不你跟我一起來處理這些東西吧。”

“額...這個嘛,這都是大人您才能決定的,下官參與不太好吧。”博易有些避諱,畢竟最近整頓叛黨的力度很大,他為官這麼多年焉能不警覺,便想要回絕。

“有什麼的,陛下既然讓我前來管理尚書台,就信任我,你有這個能力,就懇請博叔叔不要退縮,國家危難之際,需要能人挺身而出,懇請博叔叔一邊幫我一邊教我。”崔雲逸說的很誠懇,他沒有安別的心思,特別是對待長輩,“博叔叔在尚書台這麼多年,必定能幫上大忙。”

這樣真誠的請求實在令博易難以拒絕,但是他還是有些後怕,他支支吾吾的不知道怎麼說,隻能手足無措的看著對方。

崔雲逸看得出來經過九江王叛亂的事情後,整個大商的朝堂都是投鼠忌器,他試著勸說道:“尚書台總理整個各地的政策,任務之艱巨,不下於任何一個部門,現在陛下大肆的清剿叛黨,那也是針對叛黨,博叔叔既然沒有參與,又何必去擔心這些輿論,總不會是博叔叔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