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新帝即位百廢興 第三百零二章:首次朝會(3 / 3)

崔文麵對整個朝堂百官的壓力,用他這段時間轉變的性格對應道:“相信各位都覺得是我在借助官職謀私,各位會這麼想也很正常,我不打算解釋,但是國家正直危難之際,若不以能者居上,就會一蹶不振,恕我直言,在場的眾人,絕大多數都沒有資格處在這個位置上。”

“崔文,你什麼意思!”

“你不過也是個罪臣,戴罪之身有何資格!”

“休要胡言亂語!”

“陛下,萬萬不可聽信崔文的讒言,此人絕對是禍國殃民之人!”

“夠了!”楊曠低喝一聲,使得朝堂重新歸於平靜,崔文依舊鎮定自若的站在下麵,他既然說了這些話,就知道會有千夫所指,他不怕千夫所指,反而很樂意看到這種局麵。

因為隻有崔氏被千夫所指,才是崔氏真正的安全,誰都知道崔氏以前與新帝是死敵,就連百官們都記得昔日的恩怨,陛下肯定也記得。

崔文其實是在借著這個機會,故意遭受百官們的怒火,從而向新帝表達自己以及崔氏的忠心,這樣一來崔氏得罪了所有的官員,也就不可能再拉邦結黨,這樣的局麵對於新帝來說,是有利的。

臣子們有了平衡,不再會有一家做大的局麵,這樣才是真正需要的朝堂,崔文下定了決心,他就不會後悔,他早已看淡了所有的名利,他現在是真正為大商而付出。

楊曠沒有想到崔文會如此直接,或者說他直到此刻才明白了崔文的辭官目的,此刻他還真有些敬佩之意,無論是否是崔文的自保之法,他都由衷的感到欣慰。

大商還是有忠義之士,願意為了國家而犧牲自己的官員,楊曠之所以會不顧身份的嗬斥百官,也是被這種行為感動,此時此刻,他不能再袖手旁觀了。

“朕...明白了。”楊曠沉吟道:“允許崔大人辭官,保留其俸祿,至於崔雲逸和王昭榮兩人,朕會親自考察他們的才能,若是他們沒有卿說的那麼有能力,朕會嚴懲不待。”

“陛下——”

“陛下,不可啊!”

“陛下請三思!”

楊曠隻是淡淡的掃了一眼反對的臣子,冷冷道:“朕意已決,莫不是眾卿連朕第一次朝廷的決定都無法認可嗎?”

威脅是最有力的方法,百官們啞口無言,這個方式本來他們是可以反駁的,隻是新帝的做法讓他們實在不敢放開來說,更何況這也是新帝的第一次朝會,如果這次就得罪了新帝,那麼之後更加難辦。

百官們不乏忠義之士,而忠義之士並不怕陛下責難,他們也能體會到大商需要人才,需要新鮮的血液來活躍,所以這才是他們緘默的原因。

其他那些由於自己利益和自尊心而反對的官員,更不可能去做出頭鳥了,畢竟前麵就有那個莫名其妙被辭退的戶部尚書,朝堂內外都是禁軍,武力和權力之下的壓迫,無人敢去觸及那份自己沒辦法的觸及的底線。

帝王就是這般的強勢,哪怕是一個年輕人,而這位年輕人,早前就是囂張跋扈的風格,名正言順,能力出眾,不僅連續兩次打了大勝仗,還親手擊殺了龔起,政治上就連當時頂點的老太傅都無法撼動,這些事實之下,誰還能不服氣。

有功績有軍隊有權力,試問這樣的帝王,臣子豈敢反對。

楊曠用他鐵血專斷的手段,告訴了群臣一個事實,那就是他與先帝不同,先帝仁慈,可以給臣子們地位和寬容,但是他不會,他是不同的帝王,也是雄心壯誌的帝王。

百官們隻有沉默,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左丞相李彥也突然之間明白了什麼,輕輕歎息一聲後繼續佝僂著背低頭,不再言語。

楊曠見無人再有動靜,便揮揮手,示意已經辭官身退崔文可以退下了,崔文也識趣的離開,途中沒少受到百官們的白眼,從高處跌落的感覺不是第一次,崔文也一笑了之,兩袖清風的離開了。

“眾卿可以認為朕獨斷專行,也可以覺得朕無可厚非,但是朕今日還是要告訴爾等一個事實,”楊曠很肅穆的站起來道:“如今的大商,內外疲憊,說句不好聽的隨時都有可能亡國,除了變革富強,別無出路。沒有足夠的人才來運作整個國家,我們很快就會成為北唐南夏的食物,被瓜分被侵占,那樣也是爾等不願意見到的局麵。朕臨危受命,不能因為朕自己的名聲就視而不見妥協,朕既然做了這個皇位,就要對大商的社稷負責,還要向百姓們負責,更要向列祖列宗的基業們負責!”

一番言語後,一部分的官員們深受感觸,那些仍然懷有私欲的官員無動於衷,不過他們都明白了一件事,新帝不是先帝,日後的朝堂,會更加的嚴謹殘酷,對於他們來說,如果沒有能力,隨時都會被換下。

所以出於自保,他們也要付出足夠的心血,才能保住此刻的位置。

“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