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商唐大戰決生死 第一百九十六章:再起矛盾(2 / 3)

“咬舌自盡?”

羅睺又被憋住了話,好奇為什麼自己的每一步想法都會被麵前的楊曠提前預料到,實在令他無法釋懷。

然而楊曠之所以能這麼掌控話語權,其實是因為對方太好琢磨了,或者說根本不用琢磨,繼續道:“你別急著舍生取義,就算你現在咬破舌頭,我的醫師也能及時治療,到時候不也是徒增痛苦嗎?這邊全天獄卒不斷,你怎麼自盡?啊?”

一個又一個反問讓羅睺真的是憋屈到極點了,他想要動手,可自己剛才才從火蟻水的痛苦中恢複過來,這個時候動手,也敵不過眼前的楊曠,他就算再蠢,也看得出楊曠是有武學功底的。

“你到底是來幹什麼的?嘲笑我嗎?”

楊曠搖搖頭道:“我並沒有你想的那麼無趣,來看你自然是有目的的,當然我不可能就這麼放了你,也不會跟你來什麼男人之間的決鬥,這裏是戰場,你父親應該沒少教過你戰場上的規矩吧。所以,我希望你乖一點,不然你一意求死,我非但有很大的機會救活你折磨你,哪怕就算你真的自殺成功,我也會盡可能的利用你的死和你的屍體,在北唐掀起幡然大浪。”

言語上的威脅或許不可怕,但是氣勢上的威脅確實不可忽視的,羅睺覺得對方沒有一點開玩笑的意思,所說的所有話都是能夠做到的。

他當然不是怕死之人,可是死了又能如何,死了還是會拖累大軍,楊曠剛才的那番威脅無疑就是讓他陷入無盡的悔恨和糾結當中,死也不是苟活也難忍,無奈必須有個選擇。

“好,你贏了。”羅睺不得不承認,自己不僅作為俘虜和人質受困於敵營,還沒有任何反轉的餘地,甚至連自己的生死都主宰不了。

楊曠見他近乎奔潰的表情,心中十分的滿足,可能多少會有些幸災樂禍,他也沒有心情繼續在這方麵的事情上停步,最後吩咐道:“羅睺,你是個漢子,我敬佩你,也同樣敬佩你們的大將軍龔起,在你們怒罵我們低三下四之時,就已經輸了,這是戰爭,沒有別的路可以走,唯有輸贏。”

羅睺望著楊曠離開的身影,陷入了絕望的籠罩之中,無力的依靠在牢房中,生不如死的閉上了雙眼,默默等待著日後的變數。

.........

.........

唐軍依然在快速的向著鄴城開進,除了士卒外將領們也陸續得知了龐潮的死訊,如此的突然如此的憋屈。龐潮的本事他們豈會不知道,若是沒有負傷,那些刺客怎麼會如此輕易的得手,平日裏龐潮的性格很受人喜愛,沒想到這樣一員猛將卻落得這麼一個下場,實在令人憤懣。

所以將領們也沒有去關心出兵的問題,隻知道他們的同僚死在了商軍刺客的手中,他們心中唯有複仇,為了龐潮,也為了唐軍的榮耀。

軍中上下一心,同仇敵愾,誓要血染鄴城。

作為主帥的龔起依舊在中軍護衛中策馬而行,身邊也隻有張奕之,其餘的親兵離得有些距離。

“大師兄,還有三裏就到了。”張奕之估算著時間,對著龔起提醒道。

“嗯。”龔起變得沉默寡言,這讓張奕之十分的擔心,這樣狀態下的龔起絕對是憤怒的,而憤怒使人無法冷靜判斷,特別是在戰場上,不然兵書上也不會有激將法這個計策了。

於是張奕之勸慰道:“龐將軍枉死的確令人憤慨,但是大師兄應該保持冷靜啊。”

“你知道嗎師弟,”龔起直接換了個話題道:“龐潮是我偶然間在唐都遇到的家夥,我第一次見他是在酒樓,那時他還在江湖遊蕩,毫無目的。”

大師兄是在訴說著與龐潮的回憶,考慮到龔起的感受,一向不喜歡聽這些的張奕之也耐著性子靜靜聆聽。

“於是我給了他一個目的,為我效力,我給他無上的榮耀和尊重,做我的左膀右臂。他答應了,陪著我出征數載,戰功無數,我卻因為陛下的猜忌一直沒有兌現讓他加官進爵的承諾,不知道他記不記得,卻也一直都沒有提起過。”

當年的知遇,龔起牢記在心,作為他最得力的助手,龐潮的地位無法取代,然而作為一個將軍沒有馬革裹屍的歸宿,反而死在刺客之手,這一點是龔起無法容忍的。

“我要為他報仇!”

張奕之微微蹙眉,鄭重道:“我不敢說能理解大師兄的痛苦,但是戰爭中最好不要意氣用事。”

龔起轉而看著他道:“沒事的,你放心,我有分寸,隻不過心裏有口惡氣,一定要出。”

“你記得就好,不要讓我提醒就行。”張奕之心裏是不信任這樣的說法,龔起是個說到做到的人不錯,可是這一次不一樣,這是龔起從未經曆過的傷痛,怎麼能如此輕易的保證冷靜,他還是要留個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