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開戰在即各相謀 第一百五十二章:萬事俱備(1 / 3)

龔起遇刺一事很快就傳遍了整個天下,現在誰都知道商國派遣了一個隱世的強者來刺殺龔起,用了不到三招便差點殺死了北唐猛虎,實在是令天下動容膽寒,同時北唐上下也對商國充滿了敵意。

朝堂上注意的是龔起遇刺的影響,江湖注意的卻是那個出手刺殺龔起的是何方神聖,居然能在三招擊敗北唐猛虎,因此一眾江湖客都在猜測是不是天師陸平所為,因為也隻有那個男人,有實力做到這種地步。

要是他們知道一切都是龔起和張奕之自導自演的一出戲,不知道一本正經的臉上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當然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原本還在考慮聯姻之事的唐帝被無數的唐國重臣上書主戰,民眾的主戰意識也在高漲,和親的政策基本上是沒有希望了,即便唐帝可以以一己之力壓住所有人,但是之後付出的代價也會很大。

換句話說,龔起和張奕之的計劃,完美的成功了。

不得不說這個拙劣而又巧合的戲有些刻意,但是偏偏就是有那麼多不明就裏的局外人,卻硬要擠進局中,每個人都成為了棋局中的一顆顆棋子,壓得局勢不得不一邊倒。

在唐廷大殿中,唐帝召見了那名女謀士,怒氣滿滿的拍打著案牘,指著案上數不清的奏折,吼道:“你看看你看看!主戰的意願都快把朕給淹沒了!這就是你的好主意!啊?!”

麵對唐帝怨恨的咆哮質問,女謀士顯得很鎮定,完全沒有因此動搖,反而抬頭笑道:“陛下息怒,說句實話,奴婢真心為陛下感到高興。”

聽後唐帝就猜到話裏有話,於是稍微平息怒火等待著她之後的解釋。

“此事發生的很巧,商國早不刺殺晚不刺殺,偏偏要在陛下能夠有機會接受聯姻停戰的節骨眼發生,陛下不覺得巧的過分了嗎?”

“你的意思是.........”唐帝眯起雙眼壓低聲音道:“這是有人故意要幹擾聯姻之事而刻意設下的局?”

女謀士頷首道:“沒錯,奴婢確實是這個意思。”

“說說別的理由。”

“其一,龔起武功足以位列高手榜中遊,即便是天下第二的霸僧暮蟬,在上一次龔起出使北唐的時候,都沒有在幾招之內擊敗龔起,而天師陸平向來不受雇與任何國家,此為一點可疑;其二,即便是商國有不出世的強者,也不應該留到現在,陛下試想一下,上次龔起出使商國,是最好的機會,為何不在那裏動手一了百了,偏偏要在都城外不遠的山林展開刺殺,此為第二個疑點;其三,龔起的貼身侍衛中有我們安插的眼線,關於當時的描述十分的可疑,刺客接受了龔起的單挑請求,而且在一段時間明明可以下手卻浪費了兩次機會,此為第三個疑點。”女謀士逐個分析,將刺殺一事的所有細節,打磨的很透徹。

唐帝慢慢的開始接受此事疑點重重的事實,不再對女謀士抱有怨氣,重重的喘了口粗氣才悠悠的說道:“那麼既然你發現疑點重重,可有頭緒?”

女謀士不慌不忙的回答道:“有,但是隻是猜測,做不得數,若是陛下想聽奴婢講就是了,若是與實情不符,也請陛下不要怪罪。”

“說吧,朕赦你無罪。”

“奴婢懷疑,最大的嫌疑人,就是龔起本人。”女謀士說出了自己的猜測,絲毫不差的說中了事實,但是她和唐帝,都不能確認這一猜測。

唐帝沉默了會,有些心煩,忽然想到了之前女謀士所說的話,好奇的問道:“朕問你,為何剛才說替朕高興?”

對方就好像猜到唐帝會有此一問的樣子,又或者是故意拋出的誘餌,既然發問了,女謀士也順暢的回答道:“奴婢高興的是,陛下終於可以狠下心來了。”

話又開始繞彎了,唐帝不心急,試探道:“你是說龔起的做法出格了?讓朕狠下心對付他?”

“奴婢沒有說。”女謀士聰明的回避了試探,反問道:“陛下追求的一直是平衡,但是奴婢有時候想問陛下一句,為何不能打破這個平衡,重建一個新的平衡呢?”

打破平衡,重建平衡。說的簡單,唐帝不悅的皺起眉頭,他攻於帝王心術已久,可以説平衡是他夢寐以求的誌願,可惜龔起這個攔路虎牢牢的擋在了他實現抱負的路上,即便他恨的牙癢,也不得不隱忍。女謀士提出打破平衡,是有多麼的危險啊,作為皇帝,唐帝比任何人都了解權力平衡的重要性以及其承載的風險性。

一旦稍有失衡,不知道會醞釀成多大的危險,所以唐帝才會對女謀士的諫言產生反感和不悅。

女謀士觀察唐帝的神情多少也能看出些眉目,於是補充道:“陛下可能誤會奴婢的意思了,奴婢所建議的打破平衡,並不是明目張膽的打破,而是潛移默化的結束龔家對兵權的壟斷,換而言之,就是毀滅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