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七章:彈劾(上)(2 / 3)

大殿前走出一人,是太監總管謝量海,一般都是他先出來通報,作為商帝親信貼身服侍之人,他的出現就代表了商帝馬上便會出現,所以每個人都擺好了站姿排好了隊伍嚴肅的等候皇帝的上朝。

“肅靜——陛下到——”謝量海扯著尖細的嗓音叫著,眾人全部鴉雀無聲,剛剛嘈雜的朝堂瞬間變得死寂,連東西落地的聲響都能聽得一清二楚。

商帝在兩位宮女的前麵從後殿步入了朝堂,宮女一人一邊拖著長長的朝服跟在身後,直到商帝緩緩坐在了殿上的龍椅上,她們才輕手輕腳的放下了衣擺站與兩側。

“參見陛下!”文武百官齊齊跪下,唯有三位親王和老太傅沒跪,親王劍履上殿習以為常,可方才口口聲聲不可失禮的老太傅儼然一副年邁無法下跪的樣子,叫人不爽又不敢明說。

商國上朝沒有山呼萬歲的規矩,僅僅是在大型祭典上才偶爾會這樣,這也是商帝不喜繁禮的緣故。

“眾卿平身。”商帝威嚴的說道。

文武百官紛紛站起,同時低著頭不敢直視商帝,若非有諫言,不可隨意抬頭窺見帝王尊榮。

商帝環視朝堂,瞟見了笑眯眯的老太傅,一下子站了起來:“太傅,您老人家怎麼來了?都不跟朕說一聲。”皇帝都表現如此,足見老太傅之尊位。

“老臣雖年邁,仍心心牽掛大商朝政,總要來看看的。”老太傅微微頷首回道。

商帝一臉關切的詢問著老太傅的身體情況,老太傅一一回答,商帝又想到了什麼,趕緊吩咐道:“來人呐,快去給太傅搬個椅子。”

“陛下,這.......恐失禮數。”老太傅假意推辭道。

“無妨,太傅為國為民操勞許久,一張椅子都坐不得嗎?朕親口所說,君無戲言,太傅坐就是,不然豈不是讓朕白費了心意嗎?”商帝合乎情理的表達著敬意,老太傅這才半推半就的坐上了太監搬來的椅子。

老王爺心裏偷笑著,果然不出所料。

可在百官麵前卻是掀起了大浪,都在竊竊私語的議論著,感慨老太傅的威望和地位。唯有楊曠無動於衷。

見老太傅坐下了,商帝也重新坐回龍椅咳了咳嗓子,開始朝會:“今日朝議前,朕要先對北境大勝之喜事表示讚賞,同時也要對有功之人進行封賞!”

“陛下英明!”百官迎合道。

商帝有意無意的看向楊曠,威嚴中帶著喜悅的語色說道:“北唐北胡兩國聯盟,互相派出大軍聯合南侵北境,武成王楊曠奉命於危難之際,率八萬將士出征對抗,僅用不足一月之時便擊退了唐胡聯軍,功勳卓著,名震天下,當以厚禮賞賜於此戰的有功之士,眾卿可有異議?”

“臣沒有。”百官繼續回道。

“如此便進行論功行賞,”商帝忍不住笑道:“八萬將士拋頭顱灑熱血,擋住唐胡聯軍功不可沒,先行賞賜雙倍軍餉,各營把總提升俸祿。”

“哨騎統領王英身先士卒,奮勇殺敵,挫傷地方銳氣,這番豪氣勇猛,無愧大商猛士之名,當屬三等功,追封騎軍將軍,賞其家眷免賦十年,賜良田十畝,其子可世襲其父之位。”

不說免賦賜田和追封,光是追封就可以說是天大的恩賜,對於壯烈殉國的忠勇之人無非是厚報。楊曠舒心的想起了先前的諾言,君子無戲言的親自手書了王英的英勇事跡給了商帝要求對其封賞,也是出於報答對方為了大商犧牲而做出的補償,為他效力的人,他絕不會讓其埋沒。其餘的人自然沒有反應,一個個小小的哨騎統領,他們這些京官哪能放在眼裏,多半在想一個壯烈犧牲的將軍而已,沒經曆過戰場殺伐的他們肯定不在意這些,如此便是人心。

商帝繼續道:“洛陽司馬氏族三公子司馬元,從軍五年戰功赫赫,兵家行事學有所成,此戰被提拔後輔助武成王協防鄴城,親自率兵抵抗攻城的唐軍,給了敵人當頭重擊,又在隨後的十裏亭伏擊兩萬唐軍,消滅大半敵軍,為武成王提供了極大的幫助,此為二等功,賞金百兩,錢萬貫,擢升驃騎將軍,免司馬氏族一年賦稅。”

同樣是楊曠提出的要求,司馬元既然有所表態堅定的站在了他這一邊,沒理由不去想辦法提拔一下,其人也在戰中付出了一部分戰功,是個不可多得的助手,有了他這樣的人才,相信會對日後再次對敵龔起時起到很大作用,因此助他升官,雙贏之策。

司馬氏族在朝為官的司馬家主喜極而泣,萬萬沒想到這個老三居然在北境大戰中一鳴驚人,不但立下了功勳,還連帶免了司馬氏族一年賦稅,重點不是免賦,而是給司馬氏增添了極大的光榮,二等功對司馬氏這個二流家族來說已是高不可攀的功績,一向不看好的老三真的是幹了一樁漂亮的好事,待他回家時一定要好生誇讚一番。

百官神色各異的觀望著司馬家主,有發自內心恭喜的,也有瞧不起他這般“沒出息”樣的,還有猜想司馬氏族站在楊曠身後的。總之朝堂總算有點動靜了,不像之前那般寂靜凝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