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年輕貌美的黃麗群在愛情上是成熟和理智的。
在她看來,一個即使是最可愛、最美麗的女孩子,在決定自己一生幸福的時候,首先應該考慮到,隻有在這個人是自己最愛的和最愛自己的情況下,才可以托付終身。
而現在,黃麗群深愛的和深愛黃麗群的曾憲梓就站在她的麵前,麵對憨厚、樸實對她愛得癡迷的曾憲梓,黃麗群既甜蜜又羞澀,但還是毫不猶豫地答應廠他的求婚。
這個夜裏,雖然屋外是一個災難性的世界,但是曾憲梓和黃家的一家人,卻在幸福之光的籠罩下,對未來充滿了甜蜜的憧憬。
隻是到了後來,由於她們是孤兒寡母的家,不能夠留曾憲梓在家裏住,隻好讓他在那樣一個風狂雨驟,電閃雷鳴的夜裏、又再趕回他自己的家裏。
這激動人心的一幕,永遠永遠地留存在黃麗群的記憶深處,直到幾十年後的今天,仍然使她感動不已,仍然使她難以忘懷。
這一年的夏天,考試完畢的曾憲樣和黃麗群在珊全村曾憲梓的家裏,舉行了簡樸的婚禮。
這時候客家山村結婚比較簡單,還不需要拿結婚證,隻是後來到了一九五七年的一月一日,曾憲梓和黃麗群才帶著照片,去當時的政府所在地——鄉公所,簽上字,辦理結婚登記手續,拿結婚證書。
由於兩邊的家實在是大窮,完全沒有能力請客吃飯,隻是請了幾個關係要好的同學,在家裏坐坐。
也沒有新房,隻是媽媽讓出原來的正房,舊床、舊棉被、舊衣服等等,所有的一切,全部都是舊日的。
結婚的那天晚上,曾憲梓看見沒有辦法給他心愛的妻子,添置一點像樣的東西,心裏十分不好受,始終覺得對不起黃麗群。
然而,善解人意的黃麗群馬上安慰曾憲梓:“你不要再說對不起我的話了。我也是苦日子熬大的。我不怕窮,再窮也沒有關係。
隻要我們兩個人勤勞能幹,我們是完全可以創造美好的生活的。”
這一夜,對於新郎曾憲淬和新娘黃麗群來說過得特別有意義。
他們相互偎依在一起,輕聲地哼唱著:“哥莫愁來妹莫愁,自有雲開見日頭,自有水清見石子,自有春光在後頭。”“石榴打花慢慢紅,冷水調鹽慢慢融,總愛兩人心甘願,做來做去天會紅。”
他們是在這召喚希望的客家情歌中,進入甜蜜的夢鄉的……生命曆程的發展永遠是這樣充滿奧秘——有得必有失。
“也許是年輕的曾憲梓在學生時代的這一段時光裏,通過自身的努力,有了太多的順利、太多的成功;也許是曾憲梓太渴望大的世界、大的天地去升華自己的才能;也許是太愛黃麗群的緣故——希望給自己的妻子創造更加幸福的人生……或者,就是神秘莫測的命運,要曾憲梓注定經受一些磨難,使他走向真正的成熟,取得更大的成功。
總之,在這樣一個時候,十足的狂妄和自信組成了青春煥發的曾憲梓,組成了他的每一個充滿激情的因子。
高中畢業之後,曾憲梓仗著自己的成績一直很好,在填寫就讀大學的誌願的時候,曾憲梓所填的誌願,除了清華大學就是北京大學,至於其它的稍微低級一點的學府,全不在他的誌願之列。
當時的曾憲梓並沒有想過要做官,也沒有想到會做生意,他隻是一心一意地希望做一個有學問,有本事的工程師、教授。
為了理想,超脫現實的曾憲梓,熱情洋溢、熱血沸騰的曾憲梓,在升學的問題上,居然沒有給自己留下半點退路。
結果,高考的成績不理想,雖然考試的總分過了大學的錄取分數線,但是由於數學考得不好,考分不高自然不會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齲一九五六年秋天伊始的時候,曾憲梓的母親藍優妹看著田裏、地裏,十年不遇喜人的收成,想著近來一樁接著一樁的開心事兒,常常笑得合不攏嘴。
大兒子憲概從泰國來信,說是不僅站穩了腳跟,而且還有了一份小小的家業。
小兒子憲梓也娶回了溫柔勤快的麗群,現在就等著兒子上大學的通知了。讀了大學,就是舉人了,兒子就出息了,就是天上受人敬重的文曲星了。
母親盤算著秋後的收成,除了應付一家人必須的口糧之外,還能剩下多少糧食。能換多少錢給兒子到城裏去讀書……然而,時隔不久,母親的夢想被殘酷的現實所打破。
放榜那天,曾憲梓鐵青著臉、扛著行李從學校回到家裏,將這幾年所榮獲的獎狀、獎品之類的東西,一股腦兒地扔在床上。
麵對母親和妻子企盼的笑臉,他抱著頭一言不發地悶在那裏,母親實在是憋不住了,問道:“憲梓,你上大學的東西呢?快拿出來給媽看看。”
“哇……”的一聲,曾憲梓這個輕易不落淚的漢於,實在是忍不住大哭起來。
他不忍心看母親和妻子失望的眼神,他覺得太對不起一直以來都在望子成龍的母親,太對不起為了他操勞一輩子的母親。
他更不忍心去看母親和妻子痛心失望的眼神,可是,此時此刻的曾憲梓除了狠狠地責罵自己、除了痛哭流淚之外,毫無它法。
這時候,他覺得心如刀絞,自己比死掉了還難受。
似乎所有的希望,所有的未來,美好的前途、遠大的理想,一切一切都在那一刻,沉重地失落了,令人心碎地煙消雲散了……在東山中學,學校對他們的高才生曾憲梓,沒能考上大學也非常不原諒。本來在當時,由於學生年齡差距很大,學校對於學生的戀愛結婚,從沒有反對,但是也不提倡。
然而這一次不同了,學校校長在全校的學生大會上,把曾憲梓當做一個壞的例子,公開點名批評:“你們看得到的,曾憲梓平時學習成績好,但是他學習的時候,談情說愛,沒有好好地複習功課,結果失敗了,考不上大學。”
對於校長毫不留情的公開批評,在當時曾憲梓實在是想不通:沒能考上大學:我已經夠痛苦、夠慘的了,你還在學校的大會上這樣批評我。我一直是很尊重你的,我考試失敗了,的的確確是一個教訓。
但也不至於在大會上公開點名批評呀,我也不是你想象的隻顧談戀愛就放棄了學業呀,而且也不是門門功課都考得差,再說我填的誌願也有問題呀……曾憲梓心裏很不好受,但以後,他也想通了,認為校長這樣做也是對的。可以作為一個例子,教育其他的學生。再說,也不能說談戀愛一點影響也沒有。所以以後見到這位校長,還是很尊重他。
沒有考上大學的曾憲梓十分苦惱,前路茫茫,何去何從的問題始終在困擾著他。
每時每刻,都有一百個聲音在質問他:“曾憲梓,怎麼辦?怎麼辦,曾憲梓?”
不過,結婚之後。溫柔賢惠的黃麗群是他最大的安慰。
雖然說,曾憲梓沒考上大學,全家人的心情都不好,黃麗群的身體也不好,經常患病,而且貧困的日子,過得十分艱難。但、是小兩口恩恩愛愛,感情十分深厚。
有一次,黃麗群感冒發燒,鼻子被塞住,白天晚上都睡不著覺,非常難過。曾憲梓很心疼她,經常在晚上,讓黃麗群靠著他睡覺。而他自己則為了黃麗群靠得舒服,就整夜保持一個姿勢,一動也不動地坐在床上。
有時候,半夜醒來的黃麗群見曾憲梓這樣辛苦,就非常不忍心:“不好了,你這樣太辛苦,我心裏也不好受”但是曾憲梓一定堅持要這樣做,因為他知道,黃麗群這樣靠在他身上,才可以睡得著覺。他說:“麗群啊,是你生病,不是我生病,我這樣又不累,一點關係也沒有。隻要你好受些,我就開心了。”
直到今天,黃麗群對於給了她甜蜜愛情生活的曾憲梓充滿了感激之情。她常說:“單從外表上看,他這個人很粗魯,有時候脾氣也是挺大的。但實際上,他對人很好,也很溫柔體貼,特別能照顧人。”
一九五七年初,梅縣來了一個廣東省建築工程公司,專門招收高中畢業生。在進行招收工作的時候,廣東單位一再講明,是國家幹部待遇,而且到廣州去工作時,單位還會先送新人去讀書的,試用期為三個月。
聽到講得這麼吸引,曾憲梓和黃麗群都報名參加了這個公司。
但到了廣州之後,並沒有書讀,隻是天天到塵土飛揚的建築工地上做統計,計算工程用料的數量。
工地上艱苦的日子倒不是最重要,關鍵是曾憲梓感到這樣下去前途渺茫。在工作了兩個月之後,曾憲梓越來越苦惱,他不停地詢問自己:“就這樣下去了嗎?就這樣嗎?不行吧?”
於是,曾憲梓決定不顧一切回梅縣去,重新開始,認真複習,再自修,明年再參加高考。
而且,動員黃麗群和他一起回梅縣,曾憲梓將自己明年參加高考的決定,告訴黃麗群並說:“麗群,這裏的情況完全不是原來所說的樣子。我們還是回去吧。有一碗飯,我們一人吃半碗;有一碗粥,我們一人喝半碗;有一塊錢,我們一人花五角。”
“麗群,你相信我,為了我們的將來,我一定會更努力讀書的。”
在費了一番不小的周折之後,曾憲梓和黃麗群總算回到梅縣,他清楚地知道,將省建築工程公司的工作一辭掉,意味著他即將麵臨的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戰。
曾憲梓住在學校裏麵,沒日沒夜,拚命讀書。日子很短,隻剩下幾個月的時間,要重新複習丟了一年的那麼多功課,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且這時候黃麗群也懷孕了,家裏麵,母親和黃麗群的負擔都很大,但是她們為了支持曾憲梓考大學,任何事情都不讓他分心。
這一次,曾憲梓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但“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繩”的他,卻再也不敢報考北方的高等學府了,結果,他以優異的成績考人了坐落在廣州的中山大學。
靠著自己的努力,成功地實現了理想第一步的曾憲梓,在中山大學生物係繼續他的學子生涯。到了一九五八年大躍進開始,各行各業都要參加勞動,大煉鋼鐵。
中山大學全體學生參加如火如荼的搶修鐵路路基的工作。曾憲梓就是其中的積極分子。由於一、二百斤的石頭十分沉重,扁擔斷了一根又一根,沒有工具,搶修工作不能如期進行。曾憲梓非常及時地發揮了他的一技之長。
曾憲梓編織竹器的手藝非同一般,除了他兒時喜歡看人家編,然後再自己回家摸索之外,在東山中學讀書的時候,在學校和家之間,有一間竹器店,每個星期六的下午,他回家的時候和星期天的下午上學的時候,曾憲梓總喜歡到店裏學手藝。
店裏的匠人看見這個小孩子如此好學,也樂意教他。久而久之,曾憲梓就學到了這一手“絕活”。
曾憲梓從小就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特點,那就是聰明好學。任何事情,隻要自己不會,他就會努力去學,而且一定是學會為止。
本來當初的想法是學門手藝,可以幫媽媽掙一點油鹽錢,沒想到讀大學的時候,居然也能派上用常曾憲梓開心地馬上趕回宿舍砍竹子,破成蔑,做了很多扁擔籮筐,使工作順利完成。
勞動結束以後,學校的基建工作還需要籮筐、扁擔,而且,這一次是曾憲梓利用休息時間編織,所以學校方麵主動支付工錢。每做一擔五角錢。曾憲梓利用中午午睡的時間,利用星期六、星期天同學們旅遊的時間,在宿舍裏不停地做,賺的錢寄回家裏,為母親和妻子幫補家用。
半年之後,學校有人提意見認為曾憲梓的錢掙多了,即使他是憑著自己一技之長,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所換來的汗水錢。對於人家的意見,曾憲梓非常尊重,覺得不允許就不允許,他不做就是了。
不久,精力充沛的曾憲梓又閑不住,他實在不舍得將光陰花在遊玩上。
他時刻牢記著他與別人不一樣,他有母親、有妻子,還有即將出世的孩子,強烈的責任感使得他連最心愛的體育運動都放棄了,雖然他也渴望像同學們那樣,在課餘時間打打球,逛逛街。
於是他開始利用空餘時間,寫鋼板,刻講義,他的一手秀麗的字又派上用常每刻一張講義五角錢。曾憲梓刻的就是自己所學功課的講義。他每刻一篇講義,就等於讀了一遍書。
由此一來,曾憲梓起早貪黑,不停地幹,不僅學習成績好,而且錢也賺得特別多。在當時一個大學助教,月薪不到六十元,而曾憲梓刻一個月的鋼板,月薪可以超過八十元。
雖然曾憲梓是自己通過勞動,創造一些財富,但在當時的情況下是一種落後思想的表現。而且,就是曾憲梓主動不再領有國家的助學金,他能有那麼多的錢,在當時的中國,也是不太容易讓人們接受的。
很自然地,又有人提出異議:“曾憲梓太會賺錢”“曾憲梓的錢賺得大多了”。
作為大學生的曾憲梓,一切以大家的意見為準,他也認為大家的意見是對的:既然老師和同學們都是這樣貧苦的過日子,我就不應該掙這麼多的錢。所以也就停止了刻鋼板的“課外活動”。
集青春、活力於一體的大學生活,是五彩繽紛、充滿樂趣的。
在中山大學繼續成為體育的中堅分子曾憲梓,分別參加了學校的籃球隊和劃船隊,以他不可多得的體育才華,當上了中山大學生物係的體育部長。
放暑假之前,學校組織全體學生利用暑假時間,搞野營活動下放到各個縣裏,參加軍事訓練活動和勞動鍛煉。
係黨委書記交代作為係防化兵營的營參謀長的曾憲梓,負責到廣東省的花縣聯係住房和訓練活動。
曾憲梓當時心裏就想:這個暑假我是打算回去看妻子和剛出世的兒子的。現在情況有了變化,我應該有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才是。
在曾憲梓上大學之前,有一件事情,讓曾憲梓一家人又開心又哭笑不得,那就是當曾憲梓陪黃麗群去廣州複診的時候,才發現黃麗群根本沒有什麼肺病,是當時梅縣的X光機不好。
回家後,對於懷孕的妻子多得母親照顧,母親對黃麗群極盡疼愛,怕她休息不好就省吃儉用陪她看醫生、吃藥,買補品補她的身體。
到了一九五七年下半年,大兒子出世,曾憲梓格外開心,給兒子取名為曾智謀,希望他長大後,既有智慧又有謀略。
第一次做父親的曾憲梓,感想很多,更覺得責任重大。他是又高興、又慚愧,雖然做了父親,但還是沒有正規收入的窮學生,完全沒有能力支撐一個家庭。
所以現在曾憲梓非常希望趁暑假時間長,又是農村的雙搶季節,可以幫助家裏十一些農活,讓操勞的母親,體弱多病的妻子有一次歇息的機會。
他也實在應該盡一下人子、人夫、人父的職責。
曾憲梓左思右想,終於有了一個良策。他不動聲色地在係裏挑選了一個又能幹、又有責任心的同學,和他一起下去作聯係工作。
等到將同學們的生活、訓練、勞動等一切事務,安排得井井有條之後,交代給隨行的同學,然後,返回學校給係黨委書記遞交了請假條。
黨委書記很喜歡曾憲梓,覺得這個學生很特別,在得知全部情況之後,黨委書記批準了他的請求,並笑著說:“你這個曾憲梓啊,就是點於多。”
這個假期,曾憲梓好不得意,就在所有的同學們去參加野營訓練的時候,曾憲梓卻興高采烈地踏上了回歸故裏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