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紅豆居家商業模式:打造家門內服飾終端(2 / 3)

經常聽到的故事是,創業者憑著有吸引力的商業模式輕而易舉地獲得大筆風險投資,幾頁紙換來成百上千萬元的現金。著名商業模式專家譚小芳老師認為,對商業模式的“崇拜”的確把一批網絡英雄推上事業的高峰,也造就了新經濟(,基金吧)中一些白手起家、平地而起、在業界中呼風喚雨的公司。不過,我們同時也應該看到,以Dot-Com泡沫破滅為先導的全球性經濟衰退的一個重要原因,正是源於對一些不切實際、不可行的商業模式的過度投資。真所謂成也模式,敗也模式。

國家多年來製定的國家戰略就是“產業結構升級”,在國家宏觀戰略之下的微觀經濟體—企業,應該如何進行產業結構升級呢?中國企業的這一輪產業升級,並不是說就不要中低端製造業了,而是要對中低端製造業進行改造,改造的方向就是持續提升企業的贏利能力和附加價值。而要達到持續提升贏利能力和附加價值,最核心的戰略就是要對企業的商業模式進行創新和重塑。有調查資料顯示,當今中國創業型企業的失敗,23%是因為戰略的失誤,28%是因為執行的問題,而高達49%的失敗是因為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持續贏利的商業模式。可見,商業模式對於企業有多麼重要。

那麼,總裁的第一要務是經營商業模式還是關注管理模式?著名企管專家譚小芳老師表示,經營模式決定方向,管理模式提高效率,而商業模式才是創造價值,盈利模式則是分配價值,融資模式是加速放大價值。模式不對,管理效率越高可能死的越快!對於總裁來講寧願“管理混亂但賺錢,也不需要管理有序但虧錢”;增長才是硬道理,用經營商業模式的全局觀和事業創新的前瞻性經營企業,實現在現有條件和資源下創造最大的利潤,為此必須建立“從戰略×市場×業態×商品力一體化商業贏利係統,統一協調價值定位、業務係統、盈利模式、現金流結構及企業和事業整體構造的係統規劃決策”。

目前,很多中國企業還在沿用壓低成本及犧牲其他企業利益攫取更大市場份額的傳統方式搞經營。我並不是說你不能這樣做,但關鍵是當你獲得了巨大的市場份額後,你就應該開始培育市場,創造價值……否則,這種企業的成長就是以破壞整個行業環境為代價的。著名企管專家譚小芳老師指出,蘋果公司是采用新商業模式的典範。蘋果的創造力不僅給公司自身帶來巨額回報,同時也通過開創了新市場讓競爭對手收益。良性競爭應該是:不斷拓展企業的經營領域和整個價值鏈的範圍,使得市場中的每個玩家都能獲益。

商業模式是企業市場價值的實現模式。隨著全球化、信息化、市場化不斷深入,傳統商業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創新商業模式勢在必行。譚小芳老師根據大量企業商業模式的案例分析和比較研究,總結出商業模式創新的基本原則:以價值創造為靈魂、以客戶需求為中心、以企業聯盟為載體、以應變速度為關鍵、以信息網絡為平台。

有的學員在我的課堂上問:譚老師,什麼樣的商業模式是好的商業模式?我認為,好的商業模式設計,其秘訣就是要能創造更大的“商業模式價值”!交易價值越大、交易成本越低,商業模式的價值就越大!為達到這一目標,你一方麵要改進“滿足顧客需求的方式”,為整個交易結構創造更大的價值;另一方麵要考慮,是將各個利益相關者放在企業內部、還是外部,以降低“交易成本”。而最終,你能從中分享多少(盈利模式),則取決於你擁有的資源能力,以及各利益相關者的實力對比。

實際上,要想設計出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必須要回答三個基本問題:一、什麼是商業模式?二、什麼是好的商業模式?三、支撐一個商業模式背後的邏輯是什麼?著名商業模式專家譚小芳老師認為,富士康的商業模式就不是好的商業模式。富士康是一個擁有80萬員工的純代工企業。它沒有自己的產品,更沒有自己的品牌,隻是用別人指定和提供的零部件,為名牌企業組裝產品。這樣的企業的利潤完全來自工人的身上。一方麵,靠提高工人的勞動生產率來提高收益,一方麵靠控製工人的工資獎金來降低成本。簡言之,它的利潤靠的是工人“多幹活”和“少拿錢”,賺的是工人的“血汗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