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對策
如何健康有序地開展以廣場舞為代表的群眾體育?政府、社區、群眾三者應該共同參與到這個區域性社會體育架構立,以形成健康、長期的社會體育開展氛圍。
首先,政府應該起到良好的組織、協調、規劃作用,做好公共服務工作。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政府應該為群眾體育的開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社會環境,同時結合當地的具體情況,製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實施辦法,使群眾體育的開展範圍、開展方向等有據可依。同時,對群眾體育要有專門的管理引導機構,確保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辦法措施的實施。政府應該在社會公共資源配置上充分考慮群眾體育的需求,盡量為群眾體育提供盡可能多的公共體育資源,引導多種形式的群眾體育的開展。在對待社區上,政府應該充分引導扶持社區的發展,以便讓社區在群眾體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政府、社區、群眾之間形成良好的溝通、合作關係,才能使政府在群眾體育的發展中提供良好、高效的公共服務。
社區作為政府與群眾之間的媒介,在政府的行政幹預死角、盲點裏充分發揮一定的監管、協調、規劃活動。在以廣場舞為代表的參與性強、參與人數多的群眾體育中,社區更應該積極發揮自身作用,協助政府宏觀性指導建議的實施工作的完成。具體到廣場舞,社區應該在當中積極地協調,以平衡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需求與矛盾,最終達到整個社區的和諧發展和群眾體育的健康開展。
群眾在積極地參與群眾體育的同時,應該具有高度的公民自覺性,充分地遵循社區與政府的指導與要求,遵循相關的法律法規,尊重他人的正當公民權利。同時,群眾作為群眾體育從事的主體,應該從自身條件及周圍環境出發,積極開展多種多樣的鍛煉方式。如:社區內跳廣場舞噪音太大,影響他人正常生活的,可以選擇從事音樂聲音柔和的中國傳統健身——舞劍、太極拳或者柔力球等。也可將廣場舞時間改為早上9:00之後不影響他人正常休息的時段。不管群眾體育以何種形式何種時間何種地點出現,都應該建立在群眾遵循政府、社區的指導建議下,建立在對他人的正當公民權利的尊重之上。
4.預期研究結果
在這種區域性體育架構裏,政府、社區、群眾三者各司其職、各安其規,形成良性循環。群眾體育開展成功,群眾體質增強,一定程度上減輕政府的公共負擔,政府就有餘力來投資更多的公共體育資源投放。更多的公共資源投放又會刺激群眾參與群眾體育的積極性,社區也會組織、協調、促進群眾體育的發展。如此一來,類似“廣場舞衝突”之類的事件將會大大減少。(作者單位:西安體育學院研究生部)
參考文獻:
[1]《淺析廣場舞的發展及定位》王榮紅 [J] 2011
[2]《淺析我國廣場舞健身文化的發展與創新》宋和明 [J] 2013
[3]《廣場健身舞研究現狀綜述與趨勢展望》牟頂紅[J]2010
[4]《廣場舞文化溯源與發展瓶頸》竇彥麗竇彥雪 [J]2013
[5]《淺談廣場舞的開展現狀和發展趨勢》於研[J]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