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於政府與企業協作基礎上的自行車公共租賃服務問題研究(1 / 2)

基於政府與企業協作基礎上的自行車公共租賃服務問題研究

經法視點

作者:張雪倩

作者簡介:張雪倩,女,漢族,四川自貢人,就讀於西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行政管理專業,本科在讀。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蓬勃發展,交通擁堵、空氣汙染等城市問題相繼出現。與此同時,為了降低碳排放量,切實改善城市空氣質量和居民生活環境,緩解交通擁堵帶來的諸多不便,公共自行車租賃服務項目應運而生。本文力圖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走訪、訪談等調研方法,探索成都市公共自行車服務係統新模式。

關鍵詞:公共自行車租賃服務;成都市;紅旗超市

一、自行車租賃服務概述

目前,公共自行車租賃服務係統在國內外都有所發展,其中,國內主要代表城市為杭州,國外則為法國裏昂、加拿大多倫多等。綜合國內外情況,可以看出,公共自行車網點多分布在人口密集的市中心城區。從租借方式來看,使用者多需要通過身份認證與押金辦理借車卡等進行。此外,在很多城市,單次租借的前一個小時可以免費騎行,這也體現出該服務係統的公益性。從運營方式看,該係統多由政府主導、企業運作,運營經費來自政府補貼以及網點處廣告收入。從自行車的維護看,各國多采用攝像頭監控、專人監管、定期檢查、更換新鎖等外力促進維護。相比國外,目前國內的公共自行車租賃服務係統發展尚不成熟,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高,公共自行車租用方法較為單一等。此外,國外針對公共自行車設計專門線路,並要求自行車租用者嚴格遵守的規定,盡管方便了公共自行車的監管,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服務市民的便利程度。

二、成都市公共自行車租賃服務係統問題分析

2009年12月,成都市交通運輸委員會(下簡稱“市交委”)首次將公共自行車租賃服務係統引入成都市高新區並進行試點。目前,該係統由成都市公共交通集團公司(下簡稱“市公交公司”)全權建設和營運。發展到現在,無論是租賃網點的普及範圍還是自行車的投放數量,均有較大的提高。但其運營管理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

為調研、分析成都市公共自行租賃車服務係統現狀和探究新模式,本次調研分別對成都市市交委工程處、成都市公交集團公司、公共自行車使用者、成都市紅旗連鎖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紅旗連鎖超市”)等進行訪談和問卷調查。

(一)推廣、宣傳工作不到位

根據調研數據,成都市民眾對本市公共自行車服務租賃係統的了解情況,將近73%的市民對該係統不太了解。

(二)公共自行車的使用存在諸多問題

1.收費製度有待改善

就現有自行車租賃模式看,57%的人認為現有模式辦理自行車租賃繳納的押金(300元)太高,不太合理;就租賃所收取的費用看,僅有14.2%的人認為收費合理。廣大市民仍希望調整收費製度結構(即調整時長限製),通過優惠政策,鼓勵成都市居民使用自行車。

2.缺乏維護與使用效率低

(1)缺乏維護

對於在租車還車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租車點沒有車可以借了(33.3%),自行車已損壞(25%),租車係統出現故障(8.3%),還車時車位已滿(8.3),占74.9%。其中,自行車出現損壞、租車係統故障等屬於係統維護問題,需要加派專門人員進行。

(2)使用效率較低

對於公共自行車的使用率問題,僅有14.28%的人群使用過公共自行車,可見公共自行車的使用率並不算高,自行車還有大量閑置現象,並未得到充分利用。這一點與被調研人群對該係統不太了解的情況有關。

(三)租賃網點分布不合理

就目前的租賃網點而言,僅8.3%的人是比較熟悉的,而對於目前租賃點的設置問題,僅28%認為目前各個租賃點的位置是合理的。網點分布不合理,會導致用戶不能及時快捷的租用自行車。

(四)管理方麵存在問題

1.使用準入門檻過高

據部分市民反映,目前成都市的公共自行車服務係統僅服務於社區居民,而對於他這類剛剛由農業戶口轉為城鎮居民戶口的居民,則因沒有房產證不能證明自己屬於該社區而無法辦理租借手續。

2.調度有待改進。據市七中李姓老師反映(詳見訪談記錄2),該區經常在高峰時段出現“一車難租”或是“一位(停車位)難求”的狀況,公共自行車的調度力度仍有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