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基層政工工作之中科學發展觀的應用分析(2 / 3)

由於政工工作得不到重視,政工組織也得不到長足的發展,隊伍人才建設難以做到與時俱進,政工人才越來越少,甚至出現青黃不接的局麵。由於政工工作經費嚴重不足,政工組織領導存在年齡老化、結構不合理、知識結構單一的現象,整體素質下降嚴重。現在政工部門存在著“養老”的情況,成為基層政工安置老弱病殘人員的場所,不僅實際上是政工隊伍的素質較低,並且政工工作人員從心理上也自認為低人一等,無法安心於政工工作。由於政工隊伍的人才儲備不足,老齡化嚴重,年輕的創新型人才無法補充進隊伍,知識結構更加狹窄,無法為政工隊伍補充年輕化的具有較高素質的人才。由於人才隊伍的局限性導致政工工作更加難以展開。

3.科學發展觀在基層政工工作中的應用

3.1和諧群眾之路

作為基層政工工作開展的指導思想,科學發展觀應當確認群眾為工作開展的主體,麵對日漸激烈的市場競爭,工程施工企業在協調幹群關係上顯得尤為重要。對於基層政工工作而言,應強調群眾所具有的主體性,這是一項重點工作內容,隻有如此,才能提高群眾積極參與的熱情,應擅於運用科學發展觀這一有力武器來實現對企業未來發展之路的有效掌控,基於和諧發展的理念來推進改革的不斷深入,並通過改革帶動發展、改革的持續進行、穩步進行。在思想方麵,應大膽前衛,同時在經濟方麵,則需要結合實際、量力而行,隻有這樣才能取得更佳的效果,讓大部分企業員工滿意。最近幾年,工程施工企業針對所處的內外部環境,致力於相關規章製度(如員工住房問題的解決)的不斷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業員工的工作熱情,從過去的要我做,轉變成如今的我要做,形成了凝聚力,進而提高了工程施工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讓員工在積極的、和諧的企業氛圍中經曆一係列改革,並讓員工成為這些改革的最大受益群體,這便是改革的根本目的所在,也是一種全新的境界。在開展基層政工工作的過程中,應主動且有效地征求基層群眾的意見,予以采納活落實,這對於保持良好的幹群關係而言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在開展基層政工工作的過程中,應重視並落實科學發展觀,同時將務實求真當作一項基本原則,並借助這一基本原則來不斷促進科學發展觀的有效落實。

3.2聯係群眾之路

新的形勢下,工程施工企業的基層政工工作應當特別注意搜集公眾的意見,傾聽群眾的聲音。在開展基層政工工作的過程中,工程施工企業應針對自身的部門職能行相應的轉化,並不斷創新管理方式,既要實現高效管理,同時還應強調服務員工。在此過程中,工程施工企業不僅要依靠自身的努力,與此同時,還應該密切聯係群眾,讓員工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從而最大程度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將過去的被動式參與轉變成如今的主動參與,要明白這樣一個事實,隻有獲得員工的廣泛支持,基層政工工作才能得以高效推進,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基層政工工作的開展是為企業發展服務的,所以,應針對那些阻礙企業生產力發展的一些因素進行必要的消除或者調整。對於生產力而言,人屬於其中的最為關鍵的要素,所以,員工應得到足夠的保護,以及足夠的尊重,即要求政工人員和員工打成一片,融為一體,形成一種相互依存、彼此促進、共同進步的關係和局麵。在當前的基層政工工作中存在這樣一種現象,當上級有明確指示時,政工人員才去聯係一下員工,並著手相關問題的解決,而沒有指示時,根本不會主動深入一線。常常聽到基層員工發出這樣的抱怨:“一些基層政工工作人員根本不關心基層,甚至和基層漸行漸遠;當前的通訊手段日益成熟了,然而基層政工工作人員傾聽基層員工心聲的機會反而越來越少”。基層政工工作也是一個和基層員工打交道的工作,不聯係員工,不深入到員工中間去,就會和基層員工漸行漸遠,無法聽到員工的真實反饋,無法了解到員工的真正需要,政工人員便會陷入被動的工作環境,自然也就無法取得良好的政工工作成績。站在國家的角度分析,一個政黨,如果不能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就會失去生命力。實踐證明,像“開門評機關”、“幹部大接訪”、下鄉與群眾同吃同勞動這樣的做法,群眾是歡迎的,是能夠拉進幹群關係的。感情需要雙方共同維係的,工程施工企業基層政工工作人員隻要帶著感情做事,毫無疑問,也將獲得基層員工的真心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