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機遇寄寓於做之中(2 / 3)

被動的等待或守株待兔,根本是浪費時間,錯失良機的舉動。而這亦無異於把自己的命運交給渺不可知的外力來決定。

自己的問題要靠自己來解決,不要等別人越俎代庖。記住:“你自己的問題需要你自己去處理,別人無權也無義務為你操心。”

人們等待機會,他們究竟在等些什麼,有兩種情況:

(1)等待貴人扶持;

(2)等待一切預備妥當。

出門遇貴人,是值得慶幸的事。通常遇貴人是運氣,是偶然的意外,可就偏偏有人誤以為是必然;於是,什麼也不幹,隻等貴人出現,滿以為靠他扶持一把,自己就不費吹灰之力,出人頭地。

這種等待貴人的心態,其實是希望不勞而獲,想吃免費午餐。這種心態也成為不去努力苦幹的借口:“我現在失意,隻因為貴人未到,如果有一天貴人出現……”

這種把一生幸福,寄托在等待貴人的想法,十分危險。首先,正如上文提到的,遇貴人是運氣,並非必然。另一方麵,貴人有真假之分,如不小心辨別,誤把假貴人當真貴人,便容易受騙,蒙受損失。可惜,這種人往往受主觀願望蒙蔽,缺少應有的辨認能力。

貴人是指人事上的助力。在創業途中,有人鼎力相助,令創業減少困難,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從這個意義來看,貴人是一種機會。沒有人會排斥貴人的,但我們對這種助力,應有正確的認識:

(1)我們歡迎貴人,但不倚賴貴人。

(2)我們努力苦幹,創造有利條件,令貴人出現。

(3)小心辨別真假貴人。

同時,人間的事情沒有一件絕對完美或接近完美,如果要等所有條件都具備以後才去做,隻能永遠等待下去了。

每一個行業的領導人物都認為第一流的人才非常缺乏。根據可靠的資料,社會上仍有許多高級職位正在等你。有一個主管曾說,資曆很高的人實在很多,但都缺乏一個非常重要的成功因素,亦即貫徹的能力。

每一個工作——不論是經營事業、高級推銷工作或在科學、軍事、政府機關工作,都需要腳踏實地的人來執行。主管在聘用重要職位的人才時,都會先考慮下麵這些問題,然後才決定是否聘用。這些問題有:“他願不願意做?”“他會不會堅持到底把事情做完?”“他能不能獨擋一麵,自己設法解決困難?”“他是不是有始無終,光說不做的那種人?”

這些問題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設法了解那個人是不是“說做就做”。

再好的新構想也會有缺陷。即使是很普通的計劃,如果確實執行並已繼續發展,都比半途而廢的好計劃要好。因為前者才會貫徹始終,後者卻前功盡棄。

如果你一直在想而不去做的話,根本成不了任何事。要想擁有機遇就不要等待,而應當積極地投入到做之中。

3.在行動中創造機遇

人人都渴望成功。成功人士,不約而同,都是創造機會、利用機會的高手。當其他人在原地踏步時,他們早已順著機會的急流而下,“輕舟已過萬重山”,建立自己的事業王國。

常常聽人說這樣一句話:“我等一個機會!”一個“等”字,可圈可點,多少歲月都在等待中消逝。人生有幾個十年呢?李嘉誠用了五個十年,創造了龐大的事業帝國。我們呢?我們要虛度幾個十年,才懂得後悔?“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嶽飛的感歎又在我們耳際回蕩。

朋友,拋開顧慮,創造你的機會吧!跨出第一步,闖進機會的網絡之中,任由機會把你帶到遙遠的地方去。不要怕,因為機會往往在不怕的人麵前出現。

問題是,你有沒有好好捕獲這個機會。請擦亮你的眼睛,留意形勢變化,爭取做第一個捕獲並善用機會的人。

對待機會,有兩種態度:一是等待機會,二是創造機會。等待機會又分消極等待和積極等待兩種。不過,不管哪種等待,始終是被動的。讀者應該主動去製造有利條件,讓機會更快降臨在你身上,這是創造機會。

創造機會,首先要克服種種障礙。錯誤的思想、不正確的態度、不良的心理習慣,是創造機會的主觀障礙。克服不了主觀障礙,就會出現拖著自己後腿,被自己打敗的情況。

其次,要當一個成功者,必須積極地努力,積極地奮鬥。成功者從來不拖延,也不會等到“有朝一日”再去行動,而是今天就動手去幹。他們忙忙碌碌盡所能幹了一天之後,第二天又接著去幹,不斷地努力、失敗,直至成功。

要記住這句老話:“今天能做的事情,不要拖到明天。”成功者一遇到問題就馬上動手去解決。他們不花費時間去發愁,因為發愁不能解決問題,隻會不斷地增加憂慮。當成功者開始集中力量行動時,立刻就興致勃勃、幹勁十足地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你遇見過那種喜歡說“假若……我已經……”的人嗎?有些人總是喋喋不休地大談特談他以前錯過了什麼雲山霧雨的成功機會,或者正在“打算”將來幹什麼渺渺茫茫的事業。

失敗者總是考慮他的那些“假若如何如何”,所以總是因故拖延,總是順利不起來。

失敗者談起別人獲得的成功,總會忿忿不平地說:“人家如何如何憑運氣。”“趕上了好光景、好地方。”他們不采取行動,總是等待著“有一天”他們會走運。他們把成功看作是降臨在“幸運兒”頭上的偶然事情。失敗者認為成功者的命運是一帆風順,而自己的命運則全是倒黴。所以,既然幸運女神不肯照顧,他們除了怨天尤人之外,還能做什麼呢?

這些人年複一年地按照他們那種失敗者的生活模式過日子,卻不知道他們自己的遭遇恰恰是他們自己自暴自棄造成的。他們看不到自己在失敗當中應負的責任,於是便責怪自己的配偶,責怪一起作生意的夥伴,責怪運氣不好,責怪經濟不景氣……。他們成天談論所有的人如何“虐待了他們”。

成功者耽誤不起這些時間。他們忙於在行動中創造機會,忙於如何生氣勃勃和樂觀地對待一切。記得前麵的那個故事嗎?“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總是談論自己“可能已經辦成什麼事情”的人,不是進取者,也不是成功者,而隻是空談家。“實幹家”是這麼說的:假如說我的成功是在一夜之間得來的,那麼,這一夜乃是無比漫長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