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吧,為笑而笑,這就是笑的理由。其實,你並不需要為笑尋找理由。隻要笑,這就足夠了。冷靜地觀察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各種人——包括你自己,爾後再決定選擇憤怒還是幽默。請記住,幽默會使你和其他人都得到生活中最珍貴的禮物——笑。開懷大笑吧,笑聲會使你的生活充滿陽光。
三、憤怒的表現形式
不管在什麼時候,你都可以看到人們動怒的情形。不管在什麼地方,你都可以看到人們陷入不同程度的憤怒裏麵——從輕微的煩躁不安到嚴重的咆哮大怒,盡管憤怒是一種逐漸形成的習慣,但它也是一種侵蝕人際關係的癌症。下麵是人們憤怒的常見情形。
1.當他人幹事馬虎、丟三落四時動怒——不但你的怒氣很可能會鼓勵別人繼續自行其是,而且你自己也會繼續氣下去。
2.對無生命的東西動怒——要是你脛骨給撞了或大拇指給錘子砸了,尖叫一聲倒可以減輕不少痛苦。但如果你為此大動肝火並做出某種行為,如以拳頭砸牆,那麼不僅無濟於事,反而會使你更加痛苦。
3.因丟失東西動怒——不管你怎樣咆哮大怒。丟失的鑰匙或錢夾都不會物歸原主。相反,它隻會阻礙你有效地尋找遺失的物品。
4.因個人不能控製的天下大事動怒——你可以不滿意政治局勢、外交關係或經濟狀況,但你的憤怒以及隨之而來的惰性卻不會改變任何事情。
上麵我們列舉了人們可能動怒的若幹情況,現在讓我們看看憤怒有哪些主要形式:
1.責罵譏諷——經常對愛人、孩子、父母或朋友如此。
2.粗暴行為——摔東西、摔門甚至動手打人等。當此類行為走向極端時,便會導致暴力犯罪,這都是惰性憤怒的惡果。還有人認為憤怒是正常的情感,而且有些心理學家鼓勵人們動怒並發泄憤怒情緒。如果相信這些看法,那多半是危險的。同樣道理,那些大力渲染憤怒情緒與暴力行為、並將其視為正常現象的電視片、電影片和書籍都會對個人與社會造成惡劣後果。
3.語言發泄——“他真把我氣死了”或者“你太讓人生氣了。”你說這些話時,就是讓別人的言行使自己不愉快。“宰了他”、“揍扁他們”或“逆我者亡”等等。你可能會認為這僅僅是講講而已,但這些話的確助長憤怒情緒和暴力行為,會使友好競賽變成憤怒逞強的暴力爭鬥。
4.大發脾氣——這不僅是通常表示憤怒的方式,而且往往使發脾氣的人如願以償。
5.嘲弄、譏諷、生悶氣——這些方法同暴力行為一樣,具有很大的破壞作用。
四、消除心中的怒氣
發怒,完全是一種可以消除與避免的行為,隻要好好地把握自己,你就可以讓自己走出這一誤區。當然,你需要選擇很多新的思維方式,並且需要逐步實現。每當你遇到使你憤怒的人或事時,要意識到你對自己說的話,然後努力用思維控製自己。從而使自己對這些人或事有新的看法。並做出積極的反應。下麵是消除憤怒情緒的若幹具體方法:
1.當你憤怒時,首先冷靜地思考,提醒自己:不能因為過去一直消極地看待事物,現在也必須如此,自我意識是至關重要的。
2.當你想用憤怒情緒教育孩子時,可以假裝動怒:提高嗓門或板起麵孔,但千萬不要真的動怒,不要以憤怒所帶來的生理與心理痛苦來折磨自己。
3.不要欺騙自己你可以喜歡令人討厭的東西。你可以討厭某件事,但你仍不必因此而生氣。
4.當你發怒時,提醒自己。人人都有權根據自己的選擇來行事,如果一味禁止別人這樣做,隻會延長你的憤怒。你要學會允許別人選擇其言行,就像你堅持自己選擇言行一樣。
5.請你信賴的人幫助你。讓他們每當看見你動怒時,便提醒你。你接到信號之後,可以想想看你在幹什麼,然後努力推遲動怒。
6.在大發脾氣之後,大聲宣布你又做了件錯事,現在你決心采取新的思維方式,今後不再動怒。這一聲明會使你對自己的言行負責,並表明你是真心實意地改正這一誤區。
7.當你要動怒時,盡量靠近你所愛的人。消除敵對情緒的方法之一,是握住對方的手,即使你不願意也要握住他的手,一直到你向他表明了自己的感情並平息了憤怒情緒之後,再鬆開乎。
8.當你不生氣時,同那些經常受你氣的人談談心,互相指出對方最容易使人動怒的那些言行,然後商量一種辦法,平氣靜心地交流看法。比如可以寫信、由中間人傳話或一起去散步等,這樣你們便不會以憤怒相待。其實,隻要在一起多散幾次步,你便會懂得發怒的荒謬了。
9.當你要動怒時,花幾秒鍾冷靜地描述一下你的感覺和對方的感覺,以此來消氣。最初10秒鍾是至關重要的,一旦你熬過這10秒鍾,憤怒便會逐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