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別把自己看得比其他物類都重要(1 / 1)

別把自己看得比其他物類都重要

書畫文化

作者:木匠

上周日,大風,看天氣不宜外出,正好手頭又無事可做,備感無聊,抓心撓肝之際,隨手從書架上取下一本舊書來讀,是朱光潛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在一封信裏,朱先生說他有兩種看待人生的方法,第一種是,把自己“擺在前台”,“和這個世界上的一切人和物一塊玩把戲”:第二種是,把自己“擺在後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兒裝腔作勢”。他又繼續解釋說:所謂“站在前台”,就是“把自己看得和旁人一樣,不但和旁人一樣,並且和鳥獸蟲魚諸物也都一樣”。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避免痛苦,因為“人類比其他物類痛苦,就是因為人類把自己看得比其他物類都重要”,特別是“有一部分人把自己看得比其餘的人都重要”。

想想,還真是這麼回事,就因為我們“把自己看得比其他物糞都重要”,所以才會覺得老天待我們應該比待其他物類都好,倘一時覺得老天並沒有特別厚待自己,便會感覺不平衡,不平衡則痛苦產生,於是怨天尤人,以為自己就真的不幸福了。

所以在朱先生看來,一個人隻要能想明白自己並不比其他物類重要,“順著自然所給的本性生活”,那就可以把萬千煩惱都拋到腦後了。他說:“我不在生活以外別求生活的方法,不在生活以外別求生活的目的。世間少我一個,或多我一個,又或我時而幸運,時而受災禍侵逼,這都無傷天地之和。你如果問我,人們應該如何生活才好呢?我說,就像草木蟲魚一樣,順著自然所給的本性生活就好。你如果問我。人們生活在這幻變無常的世相中,究竟是為著什麼?我說,生活就是為著生活,別無其他目的……你如果說我的話帶有頹廢的色彩,那我請你在春天裏到百花齊放的園子中,看看蝴蝶飛,聽聽鳥兒鳴,然後再回到十字街頭,仔細瞧瞧人們的麵孔,看看誰是活潑,誰是頹廢?請你在冬天積雪凝寒的時候,看看雪壓的鬆樹,看看站在冰上的鷗和遊在水中的魚,然後再回過頭來,看看那些遇苦便叫的‘萬物之靈’,你以為誰比較能耐苦持恒?”

記得小時候我讀過一個童謠:“人家騎馬我騎驢,仔細思量我不如,回頭看時還有挑腳夫,比上不足比下自有餘。”一直以為這是在自己覺得委屈時,寬慰自己的一種絕好方法,但在讀到朱先生的這個觀點後,我突然發現,還是朱先生的境界更高一籌。因為童謠裏說的那種幸福感是比出來的,多少有點自欺欺人的味道在裏麵,雖然你可以“阿Q”得了一時,但終不能“阿Q”一世。畢竟你沒法讓那些騎馬的人永遠消失在你的視線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