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世界級名嘴趣聞(3 / 3)

官員們聽罷,麵麵相覷,張口結舌,沒人敢站出來,都隻好認輸。

【賞析】

西特努賽取勝的秘訣在於,他預先給官員們設下一個“二難”之境;要麼承認是這麼想的,那就是輸一兩銀子;要麼不承認這麼想,那就要被皇帝砍頭。這逼迫官員們隻能有一種選擇:承認是這麼想的,宣告打賭失敗。

大學評議會不是洗澡堂

德國女數學家愛米·諾德在獲得博士學位後不能立即開課,因為她需要另寫論文後,教授會才討論是否授予她博士講師的資格。當時正在從事廣義相對論研究的著名數學家希爾伯特(1862—1943)十分欣賞愛米的才能,他到處奔走,為愛米謀職,要求批準她為哥廷根大學的第一名女講師。在一次教授會上,出現了爭論。一位教授激動地說:“怎麼能讓女人當講師呢?如果讓她做講師,以後她就要成為教授,甚至進大學評議會。難道能讓一個女人進入大學最高學術機構嗎?”另一位教授附和道:“當我們的戰士從戰場回到課堂,發現自己將拜倒在女人腳下讀書,會作如何感想呢?”

希爾伯特站起來,堅定地批駁道:“先生們,候選人的性別絕不應該成為反對她當講師的理由。大學評議會畢竟不是洗澡堂!”

【賞析】

希爾伯特在這裏用人皆所知的事物通過反向聯結,與一嚴肅的道理掛起鉤來,用一個絕妙的比喻作了一個反論。所謂反論,即打破常規的邏輯、傳統的偏見而又合乎情理的、有新意的立論。在我們今天這個時代裏,大學裏的女講師、女教授以至女院士已司空見慣,但在十九世紀的歐洲乃至整個世界都存在著歧視女性的現象,希爾伯特幽默的反論,不亞於投向傳統勢力的一顆重磅炸彈。

恩格斯論戰巴枯寧主義

1873年,恩格斯同第一國際內部巴枯寧無政府主義者進行了一次論戰。恩格斯以精辟的分析和鐵的事實,論述了“在產品的生產和流通賴以進行的物質條件下”,“經濟權威”的存在具有客觀必然性。然後對巴枯寧主義者有可能提出的一些理由,進行辯駁。他說:“如果我拿這種論據來反對最頑固的反權威主義者,那他們隻能給我如下的回答:‘是的!這是對的,但是這裏所說的並不是我們賦予我們的代表的那種權威,而是某種委托。’這些先生們認為,隻要改變一下某一事物的名稱,就可以改變這一事物本身,這些深奧的思想家,簡直是開我們的玩笑。”

【賞析】

恩格斯在這裏采用的是一種先發製人的論辯術。恩格斯在提出自己的觀點後,預測到反權威主義者可能提出的詰難,這樣既可使旁聽者心理上形成先入為主的印象,又把反權威主義者推到了被動地位,使他們無法再使用這些詰難來發問,他們隻好張口結舌,無話可說。恩格斯使用這種先發製人的論辯術,掌握了論辯的主動權。

席格爾教學生打桌子

一次,美國著名的法律專家席格爾在講授法律課時說:“當你在為一個案例進行辯護時,如果你掌握了對你有利的事實,就抓住這些事實去打擊對方;如果你掌握了對你有利的法律,你就抓住法律去打擊對方。”

這時,一個學生插話問道:“如果你既沒有掌握對自己有利的事實,也沒有掌握這種法律呢?”

席格爾“隨便”地說道:“那你就打桌子吧!”

【賞析】

這是一句急中生智的話,學生問話時,席格爾雖然沒有準備,但席格爾的機智回答既保住了麵子,不致於在突然的提問麵前被問得張口結舌,又實際上對問題作出了回答:在你碰上麻煩問題時,要隨機應變。而且,席格爾的回答還達到了一種幽默效果。

肖伯納巧估貴婦人年齡

某貴婦曾問肖伯納:“你看我有多大年紀?”

“看你晶瑩的牙齒,像18歲;看你鬆鬆的頭發,像19歲;看你柔細的腰肢,頂多14歲。”肖伯納很正經地說。

貴婦高興地笑了:“你能說準我到底有多大嗎?”

“請把剛才三個數字加起來。”

【賞析】

肖伯納先說貴婦年輕,吸引著貴婦追問,再說貴婦年老,使聽者在笑聲裏接受自己的話語,他在這裏使用的是“藏頭露尾”幽默法。所謂藏頭露尾,即首先提出意思不完整的結論,讓聽者產生某種心理期望,適時將關鍵的、但說者故意省略的細節抖出,造成突轉的心理撲空,在無傷的變異裏,獲得幽默的效果。

肖伯納讚揚盜賊駁敵

有一次肖伯納去參加一個會議,會議的議題是工業的發展究竟給工人還是資本家帶來更多的益處。有些站在資產階級立場上的人,大談什麼工業發展給工人帶來了工資和就業機會。

輪到肖伯納發言,他不慌不忙地走上了台子。他並不立即闡時自己的主張,而是先對盜賊作了一番頌揚,結果引得台下聽眾都陷入莫名其妙之中。

最後,肖伯納得出結論:“盜賊為刑事警察,為監獄看守和劊子手提供了就業機會,其作用等於地主及股票持有者。”

這時,人們才恍然大悟,肖伯納不僅嘲諷了盜賊,也嘲諷了資本家的辯護士。會場裏頓時笑聲四起,一些所謂的資產階級隻好忿忿地退席。

【賞析】

肖伯納在這裏使用了歸謬法,先承認對方的結論是正確的,然後據此演繹出錯誤的結果——如果說工業發展給工人帶來了工資和就業機會的話,那麼也可以說盜賊為監獄看守、劊子手提供了就業機會,那麼盜賊也是值得讚揚的了。這就深刻地諷刺了資本家的代言人。

肖伯納先褒後貶吹噓者

一次,肖伯納去參加一個宴會,有人在他麵前滔滔不絕地吹噓自己的才華,好像自己樣樣都知道。肖伯納諷刺道:“朋友,有了我們兩個人,世界上的事情就全知道了。”

那人驚喜地問:“真的?”

肖伯納回答道:“真的!你什麼都知道,但有一點不知道,不知道自己令人厭煩,而我恰知道這一點。咱倆人合起來,不就什麼都知道了?!”

【賞析】

肖伯納的話“你什麼都知道”表麵上看來是表揚,實際上是反語,但這卻激起了對方的興趣,誘使對立繼續追問下去。接著來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不知道自己令人厭煩”這種先褒後貶的方法,達到了很好的諷刺效果。

赫胥黎與大主教的論戰

1806年6月的一天在英國牛津大學爆發了一場“生物是否進化”、“人是否起源於猿”的大論戰。大主教看到赫胥黎步入會場,輕蔑地說:“當心,這隻狗又來了!”赫胥黎聽出了該話的惡意,當即回敬道:“是啊,盜賊最怕嗅覺靈敏的獵犬!”

接著,進化論的凶惡敵人威爾伯福斯大主教走上了講台,然後滔滔不絕,唾沫橫飛:“按照達爾文的觀點,一切生物都起源於原始菌類,那麼人類跟蘑菇就拉上血緣關係了。……按照達爾文的觀點,難道說菜園裏的蘿卜也能變成人嗎?”接著他用俏皮的口吻對進化論的宣傳者與捍衛者赫胥黎說:“我要請問一下坐在我旁邊、在我講完以後要把我撕得粉碎的赫胥黎教授,跟猴子發生關係的,是你的祖父一方還是你的祖母一方?”大主教話音剛落,許多人狂呼大喊,往空中拋手帕,以為進化論被徹底駁倒了。

麵對威爾伯福斯的挑釁,赫胥黎從容作答:“人是從比鉛筆更小的胚胎發育而來的,所以人從低等生物進化而來是可能的。……一個人沒有理由因為有猴子做他的祖先而感到恥辱。如果有人使我在回憶的時候感到羞恥的話,那將是這樣一種人:他不滿足於自己活動範圍內的成就,卻要用盡心機來過問他自己並不真實了解的東西。想要用花言巧語和宗教情緒把真理掩蓋起來,是永遠也辦不到的。”

赫胥黎的精彩答辯,贏得了熱烈的掌聲。

貝聿銘為富翁設計房子

豪華的大廳內,華燈輝煌,賓客滿座,燈紅酒綠。一些達官貴人邀杯互飲,興致正濃。這種社交宴會貝聿銘是經常要應酬的。酒至半酣,與貝聿銘同席的一個百萬富翁神氣地嚷道:“我打算造一所正方形體的房屋,可是,請了許多著名的設計師來,都說無法設計。什麼建築師?全是些名不符實的騙子。”

聽見百萬富翁的責罵,華裔美國人貝聿銘作為建築設計師的一員,對他十分反感。出於社交禮儀,也出於為弄清情況,貝聿銘強壓怒氣,很有禮貌地問道:“先生,建築師們究竟為什麼不願意設計呢?”

百萬富翁仍傲慢地答道:“我要求房子的四麵都朝南,他們說根本辦不到。連這種房子都設計不出,還當什麼設計師?”

貝聿銘明白了建設師拒絕設計的原因後,對這個自以為是的富翁更加反感,打算教訓一下富翁。於是鄭重地對百萬富翁說道:“我也是一個建築設計師,這點,您可能不知道。不過我卻知道其他建築師不願為您設計的根本原因——怕您不敢去住!”貝聿銘神秘地望了望富翁。

“隻要您設計得出來,我就敢去住!”富翁挑釁地嚷道。因為在他看來,世界上任何高明的建築師都設計不出四麵朝南的房子。

“好吧!咱們一言為定,現在就來告訴您我的設計方案。”貝聿銘微笑著說。

百萬富翁聽說貝聿銘已有了設計方案,嘲笑道:“喔,先生莫非想設計在朝南的畫麵上,那可是四麵朝南了!”說完後得意地大笑。

貝聿銘不慌不忙回敬道:“隻要把房子設計在地球的北極點上,豈不是四麵朝南了。”

百萬富翁一聽,愣了——因為他也知道:北極的極點是地球最北端的端點,也是地球緯線的北麵彙聚點。就北極的極點而言,整個地球的其他部分都在它的南麵,因而設在北極點上建築房屋,房屋的四麵都是向南的。自己沒有想到,他悔不該早下海口。

貝聿銘進一步嘲諷道:“怎麼樣?北極極點沉浸在冰山之中,深不可測,先生您想同海鳥同住?”

百萬富翁更加窘迫了。

布爾什維克與小偷

蘇聯詩人馬雅可夫斯基在彼得堡的涅夫斯基大街上散步,遇上一個頭戴小帽、手拎錢袋的女人把許多市民聚到自己周圍,用荒謬的語言誣蔑中傷布爾什維克。她說:“布爾什維克是土匪,是強盜。他們天天殺人、放火、搶女人……”馬雅克夫斯基聽了火冒三丈,徑直撲到這個“鼓動員”跟前,喊道:“抓住她!她昨天把我的錢袋偷跑了!”

“你說哪兒的話!”女人驚慌失措爭辯道:“你搞錯了吧?”

“沒錯。就是這個戴繡黃花帽子的女人,偷了我二十五個盧布。”

人們紛紛譏笑那女人,隨之四散而去。那女人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對馬雅可夫斯基說道:“我的上帝,你瞧瞧我吧!我可是頭一次看見你呀!”馬雅可夫斯基輕蔑地答道:“可不是嗎?

你才頭一回看見一個布爾什維克,怎麼就大談起布爾什維克們來了……我勸你回家後,可別拿自己的女廚子出氣。”

【賞析】

在反駁中,我們常常運用歸謬法。其最大特色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退為進,導入謬論,反戈一擊。也就是說,為了駁倒對方的論題,先假定對方的論題是真實的,然後,以此為根據推導出荒謬的結論來,最後從否定這個荒謬的結論到否定對方的論題,從而完成反駁。馬雅可夫斯基在反駁造遙女人的謊言時,正是運用了“歸謬法”。恰當的歸謬,使造謠女人陷入了自己打自己嘴巴的窘境。可見,歸謬法是一種非常有力的反駁方法。正如著名漫畫家方成所說歸謬法是諷刺藝術中“常用而最有效的技法。”

斯特朗針鋒相對駁富翁

美國著名的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62歲那年曾被蘇聯克格勃宣布犯有所謂的“間諜罪”被驅逐出境。她回到美國後,又受到了美國紐約檢查官的審問。一次,一個金融大老板嘲諷她說:“莫斯科指控你是美國間諜,美國懷疑你是蘇聯間諜,你怎麼還有政治熱情?”

斯特朗坦然一笑,針鋒相對地說:“我很早就說過,要成為一個哲學家,一個大博士,一個環球旅行家。我的這種熱情,和你的公司想賺錢一樣,都執迷不悟。”

【賞析】

斯特朗針鋒相對的回答恰到好處,柔中有剛,既捍衛了自己,又回擊了對方——我有我的“熱情”,你有你的“熱情”,我們彼此不都是“執迷不悟”嗎?

尼克鬆懲赫魯曉夫無禮

一次,美國總統尼克鬆與前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赫魯曉夫談話,說到自己的父親開過一爿雜貨店,自己孩子時是一邊上學一邊在店裏工作。赫魯曉夫聽後嗤笑說:“所有的店主都是賊。”尼克鬆針鋒相對,道:“做賊的事到處都有。今天早上我訪問莫斯科的一家商店,見到人們從國家那裏買到食物後都要重新稱一下,看缺少多少。”

【賞析】

在尖酸刻薄的赫魯曉夫麵前,尼克鬆鎮定自若,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順著赫“所有的店主都是賊”的論斷,指出蘇聯國營商店也在“做賊”,以此駁斥了赫的無禮。

赫魯曉夫的談話中把美國的某項政策比作“剛拉下的馬糞,其臭無比。”尼克鬆記起赫魯曉夫小的時候放過豬,立即回敬道:“恐怕主席搞錯了,豬糞不是比馬糞更臭嗎?”對方一聽,怒不可遏,太陽穴上的青筋眼看就要爆裂了。

【賞析】

麵對赫魯曉夫對美國政策的攻擊,尼克鬆通過馬糞、豬糞的比較,既反駁了對方的蔑視,又回敬了赫的嘲笑,還有一種幽默的效果,體現了他在辯論中“有來有往”、“如數奉還”的方針和其雄辯的口才藝術。

密特朗與希拉克競選總統

法國總統密特朗為求連任總統而與法國前總理希拉克展開了激烈的角逐。在電視辯論中,密特朗一口一個“總理閣下”,以便給電視機前的觀眾留下這麼一個印象:希拉克不過是自己手下的一名總理而已。最後,這位前法國總理顯然是氣惱了:“密特朗先生,我提醒您,這裏是競選,並沒有總統與總理之分,你知道嗎?”

“我知道了,總理閣下,”密特朗回答道。

【賞析】

這裏密特朗使用的是一種前半句肯定,後半句否定的幽默法,當他回答說“總理閣下”而惹惱了希拉克時他下麵說的話前半句作了糾正,而下半句仍稱希拉克為“總理閣下”,使希拉克無可奈何。這給選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連任總統得以成功,除政治實力外,大概與他的幽默不無關係。

克林頓擊中了要害

克林頓在競爭中之所以能夠戰勝布什,得益於他有一個善辯的口才。

在競爭演說中,講到得意處時,支持者連聲喝彩,而會場的那一邊,卻傳來了不協調的聲音:“不要相信他的話!”“克林頓滾回去!”一些人甚至把寫有克林頓名字的廣告牌當場焚燒。起初克林頓對此並不介意,而是在拉鋸般的喊聲中和濃烈的煙塵中繼續他的演說,仿佛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忽然,他話鋒一轉,以神秘的表情,壓低的聲音告訴大家:“我們的總統也常求助於這罵人的狂呼。你們看到總統的那群支持者了嗎?他們是想不讓我說下去,因為他們知道,我擊中了要害。

【賞析】

克林頓演講中充滿了自信,操縱著局勢,隨機應變,借部分人的搗亂順水推舟,得出了“我擊中了要害”的結論,反對者的狂呼亂叫不駁自倒。

你隻欠我六法郎了

一屠戶氣衝衝地闖進一律師家裏。

“請問,如果一條狗在我的鋪子裏叼走了一塊肉,那麼它的主人是否應該承擔賠償責任?”

“當然啦。”律師說。

屠戶非常高興,說:“您的狗剛從我鋪子裏叼走了一塊肉,價值20法郎。”

律師一聽哈哈大笑:“請問我是幹什麼的?”

“律師呀!”屠戶說。

“這就對了,我的谘詢費是26法郎,也就是說,你隻欠我6法郎了。”

【賞析】

本來屠戶想設陷阱誘騙律師墜入,反被律師設陷阱套住,因而律師達到了化被動為主動、反製對方的目的。這種以問代答,以守為攻,通過提問構造與對方類似的陷阱,以其法攻其人,用對方的怪圈套住對方自己的方法,在辯論術中叫反設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