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借鑒他人的成功之道(2 / 3)

有人將心略比作食譜,為什麼這樣說呢?或許你有過這樣的經曆,當你在詢問一位技藝超群的廚師,問他為什麼能夠做出一道世界上最鮮美的菜肴時,他可能也隻是講得含含糊糊,不能確知整個過程。你用不著失望。原因很簡單,這是他憑著數十年的經驗在技術加直覺地基礎上做出來的美味,直覺產生於長時期的經驗,是十分微妙和不可捉摸的,當然不是一兩句平日枯直的話所能說得清楚。

這種情況下,要測知廚師完成這一道菜時的細致入微的過程,唯一的選擇就是讓他再重新演示一下。這一次,你得充分地調動自己的視聽觸等感覺官能,記錄下他做菜的每一個步驟,他所放原料是多少,各種調味品的份量是如何配置的,你必須弄個一清二楚。完成這一工作之後,你就擁有了做出美味菜肴的可能性。當你火候,經驗都很老道時,便能複製與他一模一樣的菜肴了。

心略的測試方法也跟學習廚藝的程式大同小異。我們可以把某人要進入的特定環境比作“廚房”,你首先要作的就是怎樣把他帶到“廚房”裏去,讓他身臨其境,真實可感地進入那種特殊的氛圍親切感之中。也就是說,讓他重演或者說是複製當時的心境和感受,你就可以借此機會辨析出使他產生這種心境的原因。

在這間特殊的“廚房”裏,他到底看見了什麼,又聽見了什麼呢?他是遭遇到了什麼樣的事還是碰上了什麼樣的人?這件事使他沮喪痛苦還是興奮激動?他和那人是否相識?是表現出驚喜、忿怒還是冷淡?在他用語言或者動作等告訴你他所經曆的情境及某獨特感受時,你要積極回應並不斷暗示和引導:“接下去是什麼情況,導致了你什麼樣的心境?你感受到恐懼嗎?……”你也可以同其他一些問題,幫助並引導他陶醉在那種境況氛圍之中。

隻要你遵循這一途徑,便能夠測知任何一種心略。你必須采取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措施,調動測試對象的積極性,改變他的心境,使他的情緒達到一定的興奮程度。換言之,讓他的心境和情緒受你的引導和控製。隻有這樣,才能迅速而準確地讓他進入某次經驗的特殊心境中去。

當他陷入對當時情境的回味和沉思中後,你得順著原有的思路,有條不紊地詢問他一些具體的、有明確答案的問題,例如他的所見所聞以及所感,從而有效地組成他當時的特定心略。這一過程一旦圓滿完成,你便確知了心略發展變化的情況以及心略發展變化中的主要次感元了。測知他人的心略,必須得把握重點和細節,要特別留意一些與眾不同的影像、聲音和感受,看看影像的形狀、大小、色彩等狀況,口氣如何,是怎樣的神情,諸如此類。這些情況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們正是造成人某種特殊心境的因素。

在明確了測知他人心略的的技巧和原理之後,讓我們來吃力為活動,小試牛刀,看看自己是否能夠準確地測知出某人做事幹勁十足的心略來。

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幫助測試對象,使他在心理上做好準備。接著問他:“你是否記得,你在完成哪一件事情時,最為投入最有幹勁?”這時,你必須寡言辨色,看他所說的是不是發自心底的真心話。觀察他說話的語氣、表情和眼神,以及他說話時的肢體語言,你就可以判斷出他傳達給你的訊息是否真實、可靠。不過你得仔細,你可能對這種測知順序一無所知,如果他像平常一樣把話說得太快,那就不順利地完成測知工作。所以,為了能抓住每一個細枝末節,你得要求他講述得舒緩一會兒,同時留意他的咬字發音,他的眼神甚至那些輕微的肢體語言。

當你詢問測試對象:“你衝動十足時,正在完成著哪一件事”你語調平和,但是他卻心有旁鶩,沒有把心思放在問題上麵,隻是慢慢地反應道:“啊?什麼?”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因為他根本就沒有進入你所要求的狀態。你必定有過類似的經驗,當你在和某個人聊天時,看起來他在盯著你認真傾聽,並不斷“是!是!”地做出反應,其實他根本就是心不在焉,為什麼也沒有聽進去。他的點頭並不是對你所提問題的回答。針對這種情況,你得采取措施,讓他將注意力集中,全神貫注地複製當時的情景。你可以問他:“你在完成哪一次工作時幹勁十足?你是否能夠每次回複到當時的氛圍和心境中去?”這一句話百試不爽,你得好好利用它。

當測試對象進入沉思冥想的狀態中後,你這樣問:“工作伊始,是什麼因素使你興奮激動,鼓舞不小?你看見何物?聽見何聲?遇到何人?遭逢何事?”如果他回答說,他是在聽取了一場舉世無雙、精彩絕倫的演講之後,受到鼓舞而采取激昂行動的,那麼導致他鼓舞心略的首要因素就是外界聽感元。這種狀況下,你就必須避免從視覺或觸覺方麵來鼓舞他,因為他感受最強烈的是話語或聲音。

當你在掌握了調動他注意力的主導地位後,是否就大事完吉了呢?非也,注意力並不能反映完整的心略。這隻是他對周圍感受的外在部分,你還必須探尋出造成如此心略的內在部分。你應當這樣問:“在你聽完講述之後,還有什麼因素促使你鼓足幹勁、幹得風風火火的?在你的內心中是否有一幅特殊的影像?你在心底裏自言自語了些什麼內容?你的感覺是否非常奇妙?”當他回答說,他的心裏的確是存在著一幅特殊的影像,這就證明他心略的第二個重要部分是內心視感元。當他被一番熱情洋溢,十分具有鼓動性的言語所激勵之後,其內心深處立刻就圖畫出一幅美妙的影像,這使他躊躇滿誌,豪情滿懷,心甘情願地去冒險。

測試漸近尾聲,此時他還得這樣詢問:“在你聽完講演,又在內心形成一幅影像之後,鼓舞你鬥誌的因素又將是什麼?你是否在進行自我暗示?是否是你內心中的特殊感受?抑或是一番非比尋常的難忘經曆?”此時,一旦他回答說,他感到內心中有一股神奇的力量使他倍受鼓舞。直到此時,他的真正心略才得以徹底完成。他是在受到一番的刺激之後,在內心描繪出一幅目標達成的美妙影像,然後才變得勇氣倍增、幹勁十足。這個例子非常簡單,比較複雜的例子往往是一個外感元加上不少的內感元。不過,複雜隻是簡單的重複和疊加,隻要摸清了基本原理,就能推斷出複雜心境。

那麼,造成我們心略下特定心境的次感元到底有哪些呢?我們可以如此解決。你可以問:“價錢是在聽到什麼話語或聲音後受到巨大鼓舞的?說話的語氣跟哪個人相符?談話的內容是否那個人的?講的速度與那個人一致嗎?你的心中構畫是怎樣的影像?影像是巨大無朋還是一手可履?是清晰真切還是模糊難辨?……等等。

當你問完你所要提出的問題後,你可以慎重地選擇一件事情,用相同的語氣、口吻激勵他去努力完成,看看他的反應是否在預料之中。可以詢問他有哪些特殊的感覺,在心中構畫了什麼樣的影像。隻要你做得有板有眼,絲毫不差,那出現在你麵前的就會是一個精力充沛,鬥誌昂揚的人。一旦你懷穎心略的重要性,隨意變更它的順序,那麼對方就會變得冷漠淡然,毫無反應。因為你用錯了步驟,即使成分再對也是惘然。

下麵是測知心略的具體步驟和特殊技巧:

(一)確定心略的步驟

使你完全被()的經驗你是否依然記得?

這次經驗在你腦海裏是否印象深刻、十分的清晰?

請認真追憶並複製那一次特殊經驗。(幫助他成功、完全地進入那種狀態)

當你在記憶的天空中飛翔時,……(努力使他陶醉於其中)

A.讓你感到特別()的第一步是什麼?

是看見了什麼奇特的東西嗎?

是聽到了什麼不尋常的聲響嗎?

是遭逢了怎樣的一件事?是碰到了什麼特別的人?

使你完全()的因素是什麼?讓你完全()的下一個重要因素是什麼?

B.你是否……

在內心勾畫了一幅影像?

對自己自言自語了什麼?

是什麼特殊的感覺在你心中泛起漣漪?

使你特別()的下一個奇特因素是什麼?

C.你是否……

在內心樹立了特殊的影像?

對自己說了一些不同尋常的話?

內心的感覺是否奇異、與眾不同?

還有其他的方麵嗎?

使你特別()的下一個重要因素是什麼?

談到此處,應當進一步追問被測試者,此時是不是特別()。

一旦回答肯定,則證明定成測知。

一旦回答否定,你就必須按照上述的程序一步一步地問下去,直到他作出肯定回答,這才表示他心略的程序已被你掌握。

(二)確定心略中每一步驟的次感元。

假如視感元是心略的第一步,不妨這樣提問:

呈現在你眼前的是怎樣的一種情景(外界視感元):

繼續問:

讓你特別()的原因,是因為你看到了什麼與眾不同的情景或事物?

是它奇特怪異的外型?

是它過於炫亮刺目?

是它令人瞠目結舌的運動方式?

比照這種方式不斷地展開,直到所有的次感元都在你的腦海之中。

以上便是測知心略的詳實麵具體的過程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