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卓越的謊言(1 / 3)

成就卓越的謊言

“我們是自我心靈的主宰!萬事萬物皆在我心,是天堂還是地獄,全在自我的一念之間。”

——約翰·彌爾頓

作為有思想有意誌的獨立個體,我們每個人都具有選擇自我生活的權利。不管這種選擇是有意為之還是無意促成,其主宰和決定權都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選擇快樂幸福的人,他可以如願以償;選擇痛苦悲慘的人,也可以招之即來。對於信念是達成卓越的必要前提這一點,相信閱讀上一章節的講者已經了然於心。

正是信念,指引和鼓舞著我們能夠采用切實有效、相輔相成的方式去認知和把握事物。我們對生命的認知,對個人生活方式的選擇,都毫無例外地由信念所牽引。正是在信念的作用下,我們的心智和潛力得以開啟或封閉。所以,安東尼奧反複強調,唯有找到能夠促使我們達成夢想的信念,才算是邁出了追求卓越的第一步。

想要成就偉業的人必須是製訂明確具體的目標,找到成功的有效方法,準確預料每一次行動的結果以及善於變通、改變。樹立成功的信念也必須遵循類似的規律,首先就是尋找到能夠引導和鞭策自己達成目標的絕好信念。在此過程中,你絕不能夠有似是而非、勉強可以的想法,必須十分確定。當有人一看到本章的題目時,可能會啞然失笑,不屑一顧。謊言也能夠成就卓越?這並不是他們的過錯,因為他們還沒有明白安東尼奧的意圖。他所使用的“謊言”一詞,是指我們對世界的真相和內在規律還不能夠確認知和把握,對某一線條現在所抱持的信念到底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等等,諸如此類問題的概括。但是,對於那些能夠幫助我們成就偉業、過上快樂幸福的信念來說,我們堅信不疑,盡管它們顯得有些虛無飄渺。但我們注重的隻是它們有效性和實用性。

因為我們不能確知事物的真實麵貌的內在的發展規律,所以這些事物地我們心目中所形成的看法,就是一種謊言。一旦我們確知了某一線條是向下凹陷的,我們就不能夠再用向上凸起來概括它的特質。說到謊言,並不就意味著欺騙和不誠實,而是一種幫助我們改變根深蒂固的陳舊觀念的有效方法,促使我們不斷地學習,並對所有的可能性進行探討和判斷。

在下麵,我們將詳細而深入地探討七個信念,對它們的有效性和實用性進行評判。這些信念是從數以百計的成功者身上分析和總結出來的,它們曾幫助過不少人達成輝煌而卓越的成就,真誠的希望它們對你也大有裨益,成為你追求卓越的最佳開始。

信念之一:每一事件的發生,都有其內在原因、目的和規律,而且你可從中受益。關於米切爾的故事,相信大家已經耳熟能詳了。到底是什麼樣的信念使他鼓足了戰勝自我以及任何艱難困苦的勇氣的呢?他的成功之處在於,盡其可能地利用所有的痛苦和不幸,而不是把它們當作生活的累贅。成就偉業的人之所以能力非凡,是因為他們注重的每一情況的可能性,並千方右計地探尋出有利助力。即使環境惡劣得似乎回天無力,他們也認為情況並非無藥可救。對於發生任何事情,他們總是從積極的、有利於自己的方麵考慮,在他們心中的信念隻有一個:事在人為。

既然成就偉業的人能夠積極樂觀地看待每件事,你又何不加以模仿呢?麵對眼前所發生的事件,應對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在失去了一筆滿以為十拿九穩的生意之後,很多人都會痛心疾首,叫苦不迭,不是把自己關在家裏一言不發,就是借酒澆愁,麻醉自己,要麼是破口大罵,對那家搶奪自己生意的公司深惡痛絕。

很多人都試圖通過這些方式來發泄心中的痛苦和忿怒。但是這些行為都於事無補,因為這並不是使我們重新獲取生意的有效方法。正確的選擇應當是,穩定情緒,反躬自省,找出自己失敗的真正原因,吃一塹長一智,在以後的創業進程中,尋找更多更有效的成功機會。

下麵是一個創造可能性的很好事例。麥莉菌·漢密爾頓是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女性,她美麗而聰明,渾身散發著高貴、典雅的動人氣質。在她擔任教師期間,一次偶然的嚐試竟使她毫無爭議地榮登選美皇後的寶座。但是天意難違,就在她二十九那年,不幸降臨了。當她在進行滑翔翼飛行的過程中,意外失事,從高空中直墜崖底,雖大難不死,但是腰部以下全部癱瘓,輪椅將伴隨她終身。

類似的晴天霹靂曾使多少正值青春年少風華正茂的人喪失了生存的勇氣,但是麥莉菌並沒有被眼前的慘狀所嚇倒,而是以全副精力探索著所有能夠幫助自己開創美好未來的可能性。坐上輪椅的麥莉菌,對那種陳舊、難看的輪椅總是耿耿於懷。於是,她下定決定,一定要設計出一種款式新穎、使用方便的新型輪椅。在兩位製造滑翔翼朋友的幫助下,麥莉菌開始了自己的行動計劃。

她將自己的公司取名為“動作設計公司”。這家公司始創於一九八一年,並在一九八四年被選中加利福尼亞州中小企業的典範。目前,該公司雇傭員工八十餘名,開辦的大小經銷店超過八百家,其每年營業額高達數百萬美元。

正是對悲慘遭遇的不屈服和對各種可能性的認同,使麥莉菌做出驚人之舉,創出美好人生。不屈服於命運,敢於向不可能怕挑戰,並且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出人頭地,這正是所有偉大成功的共同之處。

你是否已經擁有了成功的信念?你對這一信念是否是堅信不移?一般情況下,你是希望事情有個好的結果還是壞的結果?你是希望美夢成真,還是一切皆為泡影?在足以令人瘋狂的絕境中,你是積極樂觀,對自己的潛能充滿信心,還是自暴自棄、隻看到不可能性?

令人遺憾的是,許多人總是親悲觀而遠樂觀,總是用黑暗的陰影蒙蔽心中的陽光。所以,要想實現人生的改變,就必須洞悉改變的實質。如果你認為自己無能,你真的就會一無所成。相信自己吧,隻有這樣才能鼓足幹勁,摒除羈絆自己的無力感,從而逐步實現改變。那些傑出的領導者們,總能夠浪裏淘沙,在沙漠中尋找到綠洲。這正是因為他們對可能性的強烈認同,從而撥雲見日。

信念之二:任何事情都隻有開端和結果,而沒有失敗。很多人把功課不及格、失意、輸球、生意泡湯等等,都看作是失敗。但是在安東尼奧的眼裏,這些不是所謂的“失敗”,僅僅是“結果”而已。在所有成就偉業的人心目中,失敗都是子虛烏有的東西,隻有結果,即使遭遇無數次不如人意的結果,也不能阻擋他們前進的步伐。

成功的經驗人士鼓勵我們,隻要鍥而不舍地追求結果,你就能夠笑到最後,喜嚐成功之果。成功者眼中沒有失敗,並不是說他們纖毫不爽、一帆風順,他們也有吃力不討好的時候。但是,他們隻是把這些不如意當作是有益的經驗,通過自我檢討,重振雄風,再創輝煌結果。

不妨凝神細思:在日複一日的漫漫人生路上,我們每天比前一天增加的寶貴財富到底是什麼?毫無疑問,是你的個人經驗和閱曆。一個視失敗為洪水猛獸的人,他的一舉一動都顯示著軟弱和無能。麵對機遇和挑戰,他總是畏葸不前,擔驚受怕。連自己都戰勝不了的人,他還企望著什麼成功呢?你是否也持有這種心理?你是否肯花費時間學習和效法他人的成功經驗?如果你肯花時間認真學習。失敗對你也無可奈何。

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曾經說道:“人生最悲哀的事情莫過於幼稚而悲觀。”這句金玉良言教育人們,如果你老是抓住失敗這個念頭死死不入,無異於自掘墳墓,自討苦吃。但是,一旦你摒棄失敗以及其他任何有礙自身發展的消極思想,輕裝前進,你就無往而不利了。這正是許多偉人的成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