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曹操行賞有獨見(1 / 1)

三國時的曹操,每次帶兵出戰獲勝,都把掠獲來的貴重財物犒賞有功勞的將士;對那些無功而妄想受賞的人,則分毫不與。曹操賞諫,秉公無私。公元207年,曹操在屢戰屢捷的凱歌聲中,準備北伐今冀遼部分地區,統一北方。決策之時,有些將領認為軍隊久戰中原,人疲馬乏,極需休整,況且冀遼一帶路險,恐難奏效,希望曹操三思。但曹操卻聽了個別謀士的意見,率大軍北伐。一路上曆盡艱險,輾戰到離柳城(今遼寧朝陽市西南十二台營子)二百裏的地方,又與烏桓軍遭遇,情況十分危急。曹操親自督戰,才化險為夷,一戰成功。為凱旋開慶功大會時,曹操問:“當初,我決心北伐時,曾提出諫阻者,請出列。”當時勸諫過的那些將領都很恐懼,忙下跪請罪。

曹操哈哈大笑,叫他們快快起來受賞,眾將大為驚愕。曹操說:“這次北伐,我固執己見,不聽勸阻,差一點全軍覆沒,僥幸取勝隻能偶一為之,不可為常。所以,你們當初的意見是正確的,應當厚賞。”

曹操行賞確有獨見,受賞的將領無不感歎。從此,將士和謀臣們獻計獻策的積極性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