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懷絕技】
【不同凡響】
【慷慨激昂、易水生寒】用荊軻刺秦易水送別典故。
【悲歌動人、司馬青衫】用[唐]白居易《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句意。
【聲震林木、響遏行雲】《列子·湯問》:“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秦青不止,餞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薛譚乃謝求返,終身不敢言歸。”
【遏雲繞梁】
【高山流水】參見“讚友情”同條注文。
【流水高山】
【三月忘味】《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舜時的樂曲名),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忘味三月】
【回腸蕩氣、一波三折】
【餘韻無窮】
【味回有甘】
【敲冰戛玉】比喻歌聲的清潤。戛:輕敲。
【金聲玉振】
【舞姿翩翩】
【燕舞魚翔】
【獨樹一幟】
【別具一格】
【一枝獨秀】
【飛鳥出林】
【高空落雁】
【沉魚落雁】如沉魚落雁之狀。
【鳳凰展翅】
【孔雀開屏】
【虞姬興歎】讚舞技超人。虞姬:指烏江舞劍的項羽愛姬。
【春草不如】春草:唐白居易有舞妓名春草。
【技比霓裳】霓裳:代《霓裳羽衣舞》,是揚太真愛看的一種唐舞。
【飛燕在掌】漢成帝皇後趙飛燕,初為宮人時學舞,因體輕故名飛燕,時人言其能在手掌上跳舞。後以之讚舞技。
【百如百俏、舞技超凡】俏:美好。
【舉措欲如、歎為觀止】
【舞低揚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語出[宋]晏幾道《鷓鴣天》。
(五)讚射擊
【百步穿楊】《戰國策·西周》:“楚有養由基者,善射,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
【百發百中】
【貫虱絕技】《列子·湯問》中記,紀昌向飛衛學射箭,在飛衛的指導下,他先學視力,懸虱於窗外而望之,三年之後,大如車輪,用箭一射,射中虱心而懸虱的絲不斷。
【穿楊貫虱】
【空弦落雁】《戰國策·楚策四》中載,更嬴隻是虛拉了一下弓弦(並沒有用箭),一隻大雁就應聲落了下來。原來那隻大雁曾經受過箭傷,聽到弦響,驚慌高飛,掙裂了瘡疤,因而落地。後因以“空弦落雁”讚人射技高超。
【虛弦落雁】
【聞弓雁落】
【調弓猿號】《淮南子·說山訓》:“楚王有白猿,王自射之,則搏矢而熙(嬉戲),使養由基射之,始調工矯矢,未發而猿擁柱號矣。”後以“調弓猿號”讚人射技高超。
【虛引猿泣】
【調弓猿號、虛弦雁落】
【弓開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語自《三國演義》第十六回。
【一矢以貫】《新唐書·高駢傳》載,高駢見有二雕並飛,發一矢而貫二雕。
【一箭雙雕】
【射石飲羽】《史記·李將軍列傳》:“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
【七劄俱穿】《左傳·成公十六年》中記載了養由基射穿七層甲葉,後因以之頌射技之高超。
【神工鬼矢】
(六)讚賽跑
【捷足先登】
【兔起鳧舉】鳧:野鴨。
【兔起鶻落】鶻:一種猛鳥。
【疾足先得】
【八仙過海】
【不讓疾風】
【動如脫兔】
【飛步淩空】
【龍騰虎躍】
【快步流星】
【不亞流星】
【神行太保】
【足下生風】
(七)讚武術
【武林之冠】
【技壓群雄】
【武藝卓異】卓異:很突出。卓:高超。
【武道殊俗】殊俗:很不一般。
【技驚仙界】
【出手不凡】
【龍騰虎躍】
【武林大師】
【武林高手】
【武林真人】真人:道教稱修行得道的人。
【武林真傳】
【寶刀不老】
【武林宿將】宿:老。
【武林新秀】
【關興張苞、一代新秀】
【德藝雙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