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人脈:你的高薪從人際關係中來(3)(3 / 3)

然而,在日常工作當中,太多的員工對老板有莫名的生疏或恐懼感,他們在老板麵前行動舉止都和平常不一樣,表現的非常不自然,甚至於連正常的工作交流也不願意和老板見麵交談。

實際上,“隻有不說的事,沒有說不清的事”。主動與領導溝通,不僅可以消除員工與領導者之間的障礙,而且還能夠更深切地理解領導者的意圖和觀念。有句廣告語說得好,“溝通從心開始。”這句話旨在傳達一種信息,溝通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員工能主動與領導的溝通同樣也是必要的。一名員工隻有主動跟老板做麵對麵的交流,讓老板真正了解自己的全部,這樣你才能讓老板認識到你工作上的才能,你才能贏得升職、加薪的機會。相反,在工作中保持沉默,隻知道勤奮工作,膽小怕事,從不想主動與你的老板溝通,那麼最終的工作結果很可能與你的老板要求相去甚遠,從而導致自己的薪水越來越低,甚至麵臨被公司淘汰的厄運。

我們常說:溝通帶來理解,理解帶來合作。如果不能很好的溝通,就無法理解對方的意圖,而不理解對方的意圖,就不可能進行有效的合作。員工缺乏與領導的溝通,他們以為這沒什麼,他們認為隻要做好本職工作就足夠了。然而,無數事實證明,這種觀念是極端錯誤的。新一代的成功法則是:要會幹,要能幹,還要學會表現。人與人之間的好感是通過實際接觸和語言溝通才能建立起來的。員工隻有主動跟老板切實有效的接觸,才能將自己的意願表達清楚,才能讓領導認識到自己的工作能力,才能有更多被賞識的機會。

所以說,如果員工之間沒有交流溝通,就不可能達成共識;沒有共識,就不可能協調一致,就不可能有默契;沒有默契,就不能發揮團隊績效,也就失去了建立團隊的基礎。

主動與領導溝通看起來非常容易,但真正能做到的人並不多,許多員工因為與領導地位的差異,對領導心存介蒂,或有生疏感,甚至恐懼感。他們即使在會議上發言,也是能免則免,甚至不提出一些胸有成竹的建議,怕這怕那,長此以往,員工與領導的隔閡越來越深,領導在想什麼,下一步的目標或發展方向是什麼,他們一無所知。試想一下,這樣的溝通現狀,又怎麼能讓老板了解你?老板不了解你,你又怎麼能夠獲得升職加薪的機會?

當然,溝通是一個雙向交流的過程,一方說,另一方聽。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就非常的難了,因為在溝通的過程中,我們常常忘記了以下兩個原則:

原則一:為溝通做充足的準備。每一次主動溝通時,都應有個明確的計劃。知道自己要表達什麼,要達到什麼目的,從而讓溝通更加有效。我們還要擴大自己的知識麵,充分補充自己存在的不足,以應對領導的問答,並能更準確地支持自己的表達。

原則二:不要以貶低他人來抬高自己。在主動與領導溝通時,千萬不要刻意表現自己,而貶低別人甚至領導。這種褒己貶人的做法,最為領導所不屑。當你表達不滿時,要記著一條原則,那就是所說的話對事不對人。這樣溝通過後,老板才會對你投以賞識的目光。

為了有效地進行溝通,可行的態度是“請協助我從你的觀點來看這個世界”,應有的行為是“傾聽以了解他人,傾訴而被人了解”,也就是從雙方的共同點開始溝通,再慢慢地進入分歧的根源。隻有了解了領導的溝通傾向後,員工才能最大可能地與其接近。通過自我的一些調整,再主動與領導溝通,一定能創造出與領導更為和諧和默契的工作關係。

工作啟事:

要想工作有所成就,就要多與你的領導主動溝通,縮短你和領導之間的心理距離。讓自己更懂得領導,也讓領導更懂你。生活中,很多與領導匆匆的一遇,都可能是溝通的開始,當然,這並不是說溝通就要多說話,就能得到領導的認同和垂青。不同的領導喜歡用不同的方式溝通。所以,我們做這些的時候,還應該學會運用一些溝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