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高米質見到效果的同時,王永慶在服務上也更進一步。當時,用戶都是自己前來買米,自己運送回家。這對於年輕人來說不算什麼,但對於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年人,卻是非常不便;而當時年輕人整天忙於生計,且工作時間很長,不方便前來買米,買米的任務隻能由老年人來承擔。王永慶注意到這一細節,於是超出常規,主動送貨上門。這一方便顧客的服務措施,大受顧客歡迎。
當時還沒有送貨上門的先例,增加這一服務項目等於是一項創舉。
送貨上門也有很多細節工作要做。即使是在今天,送貨上門充其量是將貨物送到客戶家裏並根據需要放到相應的位置,就算完事。但是,王永慶是怎樣做的呢?
每次給新顧客送米,王永慶就細心記下這戶人家米缸的容量,並且問明這家有多少人吃飯,有多少大人、多少小孩,每人飯量如何,據此估計該戶人家下次買米的大概時間,記在本子上。到時候,不等顧客上門,他就主動將相應數量的米送到客戶家裏。
我們能從中得到的結論,每一個人如果能把每一件小事,每一個細節做到最好,那麼他就能造就成功,而且這種成功能夠經受住歲月的打磨。事實上,王永慶能夠在後來成為台灣的經營之神,除了他的視野與睿智之外,還與他堅持對細節的關注分不開。可見,任何一個人的成就都是由一些簡單的小事組成的,隻有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才是最可行的辦法。
20世紀最偉大的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認為不論你的建築設計方案如何恢弘大氣,如果你對細節的把握不到位的話,就不能稱之為一件好的作品,他說:“細節的準確、生動可以成就一件偉大的作品,而細節的疏忽會毀壞一個宏偉的計劃。”目前,全美國最好的劇院有很多都是出自密斯·凡·德羅之手設計。他在設計每個劇院時都要精確測算每個位置、舞台與音響之間的距離以及因為距離差異而導致的不同的視覺、聽覺上的感受,從而計算出不同座位可以通過哪些調整以使觀眾獲得最佳的視覺、聽覺效果。不僅如此,他甚至還一個座位一個座位地親自去測試和敲打,然後根據每個座位的位置測定其適合的擺放、傾斜度和螺絲釘的位置等等。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能看到,有的人在不滿意自己的工作時,總是有一大堆的理由,他們認為工作太簡單,都是具體的小事,簡直就是大材小用,他們不知道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在為成功積累一塊塊的基石。很多人在剛開始接手工作的時候,都抱著很多幻想,這種幻想促使他們認真、努力,但當他們發現原來自己所從事的工作都是一些簡單的小事時,便開始抱怨和不重視,他們認為以自己的才能應該去做更為重要的事情。但是,從老板的角度來說,一個連小事都做不好的員工是不值得信任的,如果小事也辦不好,大事更加不放心交給他去完成。試想一下,假如你是老板,一個連一件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的員工,你是否會信任他呢?顯然不會。要知道,那些能做大事的人,都是能把小事做好、做細的人。
很多事看似很簡單、很平庸,但有人就能在這些小事上做文章,能在小事中發現機會和規律,這是一種技能,也是一種發現晉升契機的智慧。
一次,喬治為了趕時間去上班,刷牙時匆匆忙忙使得牙齦出血了,這使得他非常惱火。到了公司他和幾個同事提及此事,並討論如何解決牙刷容易傷及牙齦的問題。
他們想了很多解決問題的辦法,比如刷牙前用熱水把牙刷泡軟、多用牙膏、把牙刷毛改為柔軟的狸毛等等,但最終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他們又經過進一步的仔細研究發現牙刷毛的頂端不是人們想象中的圓形的,而是四方形的,而這恰恰是造成牙齦出血的最終因素。喬治想:“要是把刷毛改成圓形的不就會有效地避免對牙齦造成的強烈刺激了嗎?”於是他和同事們著手開始對牙刷毛進行改進。
經過試驗取得成效後,喬治便正式向公司提出了改變刷毛形狀的建議,公司領導感覺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建議,欣然決定把全部牙刷毛頂端改成圓形。改進後的牙刷在廣告媒體的配合下銷量直線上升,最後占到了市場份額的40%以上,公司的銷售業績翻了幾番,喬治也由此獲得了豐厚的獎賞。
試想,牙刷不好用,這在我們看來都已經是司空見慣的小事了,沒有誰會真正的把它當作一個問題來研究的。但喬治卻發現了這個問題,並對它進行細致的分析,從而使自己和所在的公司都取得了成功。通過這件事情,我們是否也能得到某種啟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