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敬業成為習慣之後,你將受益終生。因為你能從工作中學到比別人更多的經驗,並提高自己的能力,而這些正是你的人生向上發展的踏腳石。就算你以後換了工作,或從事不同的行業,豐富的經驗和好的工作方法也會為你帶來幫助,你的敬業精神也會使你的成功一路順暢。因此,把敬業變成習慣的人,從事任何行業都容易成功。每一個職場中人,都應該磨煉和培養自己的敬業精神。因為無論你從事什麼工作,或做到什麼位置,敬業精神是你走向成功的寶貴財富。當敬業成為習慣,我們任何人都能取得成功,或者至少會改變你目前的狀態。
在現代職場上,想要贏取高薪仍非一件易事。尤其是在內部競爭日益加劇的今天,過去那種聽命行事的工作作風早已經不再受到歡迎,唯有那些具有敬業精神的員工才能夠贏得高薪,因為他們懂得主動工作。
然而,在我們的身邊你會發現存在這樣的一些人:他們每天準時上班、按點下班,不遲到、不早退,在他們看來這樣便是一名合格的員工,就可以心安理得地領取工資甚至要求贏得高薪了。事實上,擁有這樣想法的人隻要反思一下便不難發現,那些早出晚歸的人不一定就是主動工作的人,每天看似忙忙碌碌的人不一定就是圓滿完成工作的人,那些每天按時打卡、準時出現在辦公室的人不一定就是對工作盡職盡責的人。或許對於這樣的人來講,每天的工作就是一種生活的負擔而已。試想,這樣的人又怎麼能夠贏得老板的青睞,贏取高薪呢?
工作啟示:
敬業精神是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每一個員工的使命。同時,它也是每一個職業人士贏得高薪的關鍵所在。作為一名現代職場人士,當你能夠以積極主動的精神來對待你的工作,並且能夠盡職盡責地去完成這份工作的時候,你會因此而把工作完成得更圓滿、更出色,並成為公司老板考慮加薪時的首要人選。
工作中無小事
做一名優秀的員工是職場成功的開始。不論任何職位,不論任何事情,想要做優秀的員工,成功的員工,那就必須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
細節決定成敗,很多人之所以沒有成功就是因為沒有重視細節。他們認為隻要做好大事,小事做錯了,也不會影響大局。事實上,這絕對不是一個優秀員工所應該存在的態度。麥當勞的創始人克洛克曾經說過:“我強調細節的重要性。假如你想經營出色,就必須使每一項最基本的工作都盡善盡美。”惠普公司的創始人戴維·帕卡德也說:“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可見,要想把工作做得盡善盡美,就要摒棄小事無關大局的思想。
看不到細節,或者不把細節當回事的人,由於對工作缺乏認真的態度,對事情也隻能是敷衍了事。這種人無法把工作當作一種樂趣,而隻是當作一種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熱情。他們隻能永遠做別人分配給他們做的工作,甚至即便這樣也不能把事情做好。而考慮到細節、注重細節的人,不僅認真對待工作,將小事做細,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細節中找到機會,從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台灣首富王永慶就是從細節中找到成功機會的人。
王永慶早年因家貧讀不起書,隻好去做買賣。1932年,16歲的王永慶從老家來到嘉義開一家米店。當時,小小的嘉義已有米店近30家,競爭非常激烈。當時僅有200元資金的王永慶,隻能在一條偏僻的巷子裏承租一個很小的鋪麵。他的米店開辦最晚,規模最小,更談不上知名度了,可以說沒有任何優勢。在新開張的那段日子裏,王永慶的生意冷冷清清,門可羅雀。
當時,一些老字號的米店分別占據了周圍大的市場,而王永慶的米店因規模小、資金少,沒法做大宗買賣;而那些地點好的老字號米店在經營批發的同時,也兼做零售,沒有人願意到他這一地角偏僻的米店買貨。王永慶曾背著米挨家挨戶去推銷,但效果並不理想。
怎樣才能打開銷路呢?王永慶感覺到要想米店在市場上立足,自己就必須有一些別人沒做到或做不到的優勢才行。而要想做到這一點,他就必須在細節上下功夫。仔細思考之後,王永慶很快從提高米的質量和服務上找到了突破口。
20世紀30年代的台灣,農村還處在手工作業狀態,稻穀收割與加工的技術很落後,稻穀收割後都是鋪放在馬路上曬幹,然後脫粒,砂子、小石子之類的雜物很容易摻雜在裏麵。用戶在做米飯之前,都要經過一道淘米的程序,用起來很多不便,但買賣雙方對此都習以為常,見怪不怪。
王永慶卻從這一司空見慣的現象中找到了切入點。他帶領兩個弟弟一齊動手,不辭辛苦,不怕麻煩,一點一點地將夾雜在米裏的秕糠、砂石之類的雜物撿出來,然後再出售。這樣,王永慶米店賣的米質量就要高一個檔次,因而深受顧客好評,米店的生意也日漸紅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