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談如何寫好話題作文

讀寫指津

作者:向偉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三年的時光已悄悄過去,回首逝去的日子,記憶裏總有很多的歡樂,但心頭不免湧起縷縷悵惘。人的一生必然要走過許多“驛站”,這既意味著結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開始。現在,站在畢業的門檻前,就讓我們對這三年的人生軌跡回顧一番吧!

請以“歲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為話題,寫一篇作文,題目自擬,不少於600字。

這是一篇話題作文,寫作的自由度非常大,隻在時間上做了一些限製,即必須是發生在初中三年的生活中。因此,選材的範圍非常廣泛,可以敘述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產生過重大影響的事件,也可以就自己的見聞進行評述。在寫作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最擅長的文體來寫。那麼,怎樣的文章才能獲得高分呢?

一、取材多樣化

“初中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不要一說到“初中生活”就隻想到寫學習上遇到什麼困難,後來用什麼方法克服,最後說兩句“學習必須有毅力”之類的體會。這樣寫,很容易走“苦讀”“苦學”的路子,出現“一窩蜂”、千篇一律的現象。大家不妨想一想:自己在校外生活、校園活動等方麵有沒有比學習生活更能彰顯個性的內容?如果有,完全可以在這一片充滿生機的校園生活的天地裏展示你的才情。曾經看到一篇習作,寫的是幾個初中女生為了迎奧運,課外活動時在校園裏踢足球,“瘋”勁十足,熱情洋溢,讓人讀來頓覺痛快淋漓。因此,把選材目光投向“苦讀”以外,更能出彩。

二、立意個性化

“人無我有,人有我新”是個性化立意的基本要求。有的學生總跳不出“我在思想或學習上有了問題——老師耐心教育——我感動、改正——我牢記不忘”的思維模式,總是彈這樣的“老調”,結果隻能令人厭煩。

我曾聽到這樣一首“新曲”,雖然“唱”的也是師生關係,但新穎別致,叫人百“聽”不厭。大概的情節是這樣:某教師在上課時發了一通無名火,課後與這“無名火”有關的幾個學生一起到辦公室去“說明”情況,但到了辦公室門口,有的猶豫,有的打了退堂鼓,而“我”則躲到轉彎處見機行事……班長和兩個學生鼓起勇氣敲門,老師回答“門開著呢”……“我”預想的“火暴”場麵沒有出現,卻隱約聽到一陣陣笑聲……“我”終於按捺不住要看個究竟,輕輕敲門,裏麵的師生齊聲回答“門開著呢!”……這位作者“顛覆”了老生常談的模式,把慣常的“師”對“生”改為“生”對“師”,敘述學生主動與教師溝通,消除誤會、隔閡的事件。文中多次出現的“門”,既指辦公室有形的實門,又指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之門,一語雙關。這樣的立意就有了個性,明顯勝人一籌。

我還讀過一位“後進生”寫初中生活的文章,題目是《怦然心動的感覺》,大概內容是:晚自習,老師找同學輔導、談心,我滿心羨慕……但被“請”的都是“優等生”,“我”沒有“怦然心動”的機會;課間休息,“我”到老師辦公室請教問題,見老師與一位同學“聊”得正歡,老師隻用眼睛的餘光掃了“我”一下,並沒停下來招呼“我”,“我”又沒有“怦然心動”的機會,感到有點失落;又是晚自習,老師“破天荒”地來到“我”的身旁,還敲著桌子,“我”慌忙站起身,老師卻問“你同桌(優等生)怎麼沒有來”……“我”感到萬分難過,不禁在內心長歎一聲:“老師啊,你什麼時候能給我一次‘怦然心動’的機會呀!”……這篇文章沒有“唱讚歌”,而是從自己獨特的經曆出發描寫了“另類”心理,訴說了“後進生”的心聲,引起人們對素質教育的反思,寫出了“人有我新”的立意。

三、注重細節化

真情實感往往離不開生動典型的細節描寫,如果文章通篇都是籠統概括的敘述,即使是寫親身經曆過的事,也往往會給人造成不真實的感受。

這次話題作文要求寫初中生活,可以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曆,抓住與老師、同學交往中印象深刻的細節,通過對細節的描摹引起讀者的共鳴。

四、語言生活化

青少年思想活潑,富有朝氣,善於接受新事物,寫作時語言也應該貼近生活,幽默詼諧,該調皮的時候就調皮,該用綽號(當然是文明的)時就用綽號,總之要能原汁原味地反映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如果言語成人味過重,那就勢必會削弱文章的吸引力。

五、學會思考和擬寫提綱

教師要給學生一定的時間思考,讓其考慮寫作標題、寫作提綱以及要表達的主題,然後請學生說說自己的寫作構思。

【作者單位:四川省蒼溪縣陵江鎮第五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