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說一定沒有命運,但假如一件事與天時、地利、人和等方麵都相背時,那肯定不會成功。
——李嘉誠
在李嘉誠的成功經曆中,運氣的因素到底占有多大比重呢?這是很多人都關心的問題。
李嘉誠對這個問題有著清醒的認識:“坦白一點說,我在創業初期,幾乎百分之百不靠運氣,而是靠工作、靠辛苦、靠工作能力賺錢。你必須對你的工作事業有興趣,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李嘉誠表示:“不能說一定沒有命運,但假如一件事在天時、地利、人和等方麵都相背時,那肯定不會成功。若我們貿然去做,失敗時便埋怨命運,這是不對的。”
至今李嘉誠已工作60年了。60年間,他從一無所有發展到擁有三家上市公司,市值數千億。他的順與逆,折射著香港的商業史,是香港經濟奇跡的見證。
自30歲起,李嘉誠就再也沒細數過自己的財富。
“1957年、1958年初次賺到很多錢,對是否快樂感到迷惘,覺得不一定。後來想明白了,事業上應該多賺錢,有機會便用錢,用到好處,這樣賺錢一生才有意義。當初我打工的時候,有很大壓力,尤其是最初幾年,要求知,要交學費,自己節儉得不得了,還要供弟妹上中小學直到大學,頗為辛苦。做生意頭幾年,也隻有極少的資金,的確要麵對很多問題。但我想,隻要勤奮,肯去求知,肯去創新,對自己節儉,對別人慷慨,對朋友講義氣,再加上自己的努力,遲早會有所成就,生活無憂。當生意更上一層樓的時候,絕不能貪心,更不能貪得無厭。”
李嘉誠說:“年輕時我表麵謙虛,其實內心很驕傲。為什麼驕傲呢?因為同事們去玩的時候,我去求學問。他們每天保持原狀,而自己的學問日漸提高。
那時,同事們閑下來就聚在一起打麻將,李嘉誠卻捧著一本《辭海》啃,日日如是,翻得厚厚的一本《辭海》都發黑了。李嘉誠形容自己“不是求學,我是在搶學問”。正是靠了搶學問的精神,才會創造條件使幸運之神得以降臨,否則天上掉下來的金錢也會拿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