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7章 第一百?? 陳化成臨危受命(1 / 1)

◎文/佚名

他英勇抗敵、不畏犧牲,這種愛國精神感人肺腑,也令那些貪生怕死之徒黯然無光。

陳化成生長在福建海濱,從小練就一身好水性,駕馭風濤,如履平地,而且自幼端重,智勇過人,尚節重義,氣宇軒昂。在剿平海寇及鎮壓蔡牽的多年戰鬥中英勇果敢,被浙江水師提督李長庚稱為“將才”。陳化成逐步由普通一兵升任外委前營把總、千總、遊擊、守備、總兵,直至福建水師提督。

公元1840年,英國侵略者發動鴉片戰爭。這一年,陳化成奉命調任江南水師提督。當時他已60多歲,可他“益感奮激昂,誓以死報國”。在欽差大臣、兩江總督裕謙等抗英派的支持下,他積極備戰,親自察看吳淞一帶的江防地形,築起了26座堅固的土堡炮台,督造精良的鐵炮、火藥。江南水師平時缺乏訓練,畏敵如虎。陳化成以勇敢善戰的福建親兵為教練,並親臨校場,督促激勵,即使是“風雪方盛,平地積數尺”的寒冬臘月,陳化成也駕著小舟疾馳於風浪之中。

公元1842年4月,英軍攻陷乍浦,江蘇全省震恐。陳化成率軍駐守吳淞西炮台,與東炮台、小沙背形成掎角之勢。

不久,英軍艦隊直入長江,進逼吳淞口,足智多謀、沉著穩健的陳化成令敵人摸著不頭腦,英軍不敢擅自出兵攻炮台,即以木牌浮書約戰。兩江總督牛鑒和徐州總兵王誌遠怯陣懼敵,意欲後退,當即遭到陳化成嚴厲斥責。

6月16日,英艦向吳淞進攻。眼看英軍如虎狼般撲向炮台,陳化成首當其衝,親自指揮炮手狙擊敵艦。牛鑒等人見退兵無望,便棄炮台逃命,這樣一來,東炮台和小沙背就落入敵人之手。英軍集中全部兵力轉而進攻西炮台。參將周世榮也是膽小鼠輩,他畏懼敵人,就勸說陳化成後撤,陳化成拔出腰中佩劍,嗬斥他膽敢投降,格殺勿論,周世勞隻得趁陳化成不備,倉皇遁逃。

此時的陳化成處境異常艱難,外無援兵,內有降將,而大批將士又死傷慘重,加上牛鑒和周世榮的遁逃引起軍心動搖,這令他心中焦急。但陳化成依然毫不畏懼,奮勇殺敵。在激烈戰鬥中,他右肋受傷,鮮血染紅了衣褲,可仍舊屹立不倒,親自安裝炸藥,燃放大炮,令在場的將士感動不已,士氣大振。不幸的是敵人的炸彈飛來,擊中陳化成的胸口,他頓時倒地,口噴鮮血不止,殉職疆場。吳淞炮台也隨之陷落。

陳化成的遺體入殮時,吳淞及上海數萬人自發為其送行,人們擁道痛哭,呼天號地,十裏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