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1章 與國家休戚與共(1 / 1)

◎文/李華偉

即使被排擠,身處異國,仍然心係祖國,為國家的興敗而喜悲,沒有埋怨之心,沒有喪失愛國之誌,這樣的愛國精神才是最可貴的。

春秋時代,晉襄公的曾孫周子(後成為晉悼公),年輕時受族人的排擠,不能留在本國,便客居在周國的洛陽。周國大夫單襄公將他請到自己家裏,始終像對待貴賓那樣厚待他。

周子年紀雖小,對晉國的時局卻非常關心,每當聽到晉國發生了什麼不幸的事,就悶悶不樂,而發生了什麼可喜的事,他就非常高興,甚至喜極而泣。

除了關心晉國的時局,周子平時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和為人處世,行為舉止非常老成持重。站立時,他總是穩穩當當,站姿規整;看書時,他總是全神貫注,目不斜視;聽人講話,他是恭恭敬敬,禮貌有加;說話時,他是言語平和,忠孝仁愛;待人接物,他是友好體貼,溫良恭儉。

周子恰當自如的言談舉止很受單襄公的讚賞,尤其是他憂國憂民的情懷更讓單襄公深感敬佩,以至於單襄公在得了重病彌留之際,還把兒子單頃公叫到床前,再三地囑咐說:“我走了以後,你一定要好好對待周子,他是一個有抱負的青年,將來定能有所作為。他身在異國,卻時時不忘記自己的國家,為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擔心憂慮,這種與自己的國家休戚與共的人現在已經很少了。正因為如此,他將來很可能會回國繼承王位。你都看見了,最近幾代晉國國君的道德修養都很差,在位的晉厲公更是糟糕。公族中又很少有優秀的後代,惟一例外的繼承人就是這位被排擠的周子。你要幫助他渡過難關,直到他有機會回去繼任晉國的君主,這樣,我死後就無遺憾了。”

單襄公死後,單頃公按照父親的遺願,精心地照顧和保護周子,各方麵都給予他非同一般的禮遇。周子對此十分滿意,也非常感激。

沒有多久,晉國就發生了內亂。上卿欒書因不滿晉厲公的暴政舉兵發動政變,殺死了晉厲公,隨後便派人到周國把周子接回了晉國,並擁立他為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