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梅,你看我的新包,漂不漂亮?”周靚琪周一到辦公室的第一句話就是向同事炫耀自己昨天淘回來的勞動成果。“好看,款式可是最新的哦,什麼牌子?我也想買一個呢。”“不打折賊貴,像我這麼節省的人哪裏敢買?這是‘雅派一族’,最近特別火,打折後很便宜,才100多元。”“啊,這麼便宜?質量這麼好,太劃算了,這周末你陪我一起去逛逛吧。”
在歐陽梅欷歔她會買東西的同時,周靚琪又得意揚揚地說:“昨天是打折的第一天,哎喲,人多得都擠不動,我搶了四個呢。”“也許到了周末就被搶光了……”歐陽梅有點失落地說,但她又馬上像看到了希望一樣,“你買那麼多勻一個給我啦。”“也是,我家的包包少說也有幾十個,好多都沒怎麼用過。”“那你還買這麼多?浪費。”“不是便宜嗎?我看劃算,就多買幾個。”
女人越買便宜貨越窮,因為圖便宜,總會買來一堆沒用的東西。因此買便宜貨之前,最好考慮一下你到底需不需要它。再便宜的東西,如果無用,那就是最奢侈的浪費。超市促銷、商場打折的時候,通常都是人頭攢動,不惜連夜排隊,反正便宜嘛,不買白不買,買了就是“賺”。這是20幾歲的女人最普遍的心理。
女人的錢最好賺,這已經成為社會廣泛公認的一條定律,因為她們總是容易一時衝動,再加上貪圖小便宜,讓她們“慷慨解囊”是再輕而易舉不過的事。打折、送購物券、積分送禮等促銷手段層出不窮,時常讓20幾歲的女人喪失理智瘋狂購物,買回一堆不必要的東西。
在琳琅滿目的折扣商品堆裏,聽著促銷人員誘惑人心的宣傳,總是會被催生出更多的需求,本來是為了買一口鍋,結果卻推了整整一購物車的東西去結賬,還美滋滋地認為今天算是占盡了“便宜”。
要想理智消費,最好的方法是,購物之前,先在腦子裏盤算一下急需購買的東西,用筆記下來,然後有目標地選購。如果隻是為了買一件急需的小物品,不妨到一些小店去買,這樣就不會產生額外需求。如果買的東西不急用,可以等到有更多東西要買的時候,再一次性到超市去購買,這樣就減少了浪費的機會。
20幾歲的女人,不要以為自己買了便宜貨是多麼精明,你恰恰上了“便宜”的當,花了不該花的錢,因為你買回來的東西很多是額外的支出,大部分沒有用處,這樣的浪費才是最奢侈的。
3.鍾愛名牌的女人是何心理
20幾歲的女人對代表著精致、典雅和奢華的名牌有著莫名的向往,以此抬高自己高傲的身價。在她們眼裏,名牌不僅是裝飾,還是品位的象征。這種追求與心理在很大程度上還是根植於一種內心的虛榮。
有些女人,她們喜歡名牌,隻酷愛一個牌子,甚至到了“非它不買”的地步,這樣的女人,骨子裏常常都是完美主義者。仔細觀察她們的生活,你會發現,她們的內心容不得半點瑕疵,她們的生活裏留不下半分遺憾。其實,這樣的她們活得很累。
20幾歲的女人,應該懂得擁抱瑕疵,人世間沒有絕對完美的事情,唯一的可能是無限接近完美。而想要接近完美,先要有一顆能夠雅俗共賞、兼容並蓄的心靈,因為這樣的心靈才能夠擁有更多鮮活的動力。
有些女人認為,穿著名牌是掩飾自己內心自卑的最好方式,她們選擇過分依賴的名牌,因為隻有那樣,她們才覺得自信,其實這樣反而讓她們內心的虛弱和自卑暴露無遺。
在她們看來,好的品牌可以提高她們在人際交往中“印象管理”的質量。通過名牌,才能映照出年輕的激情。其實,她們不懂得,自我評價低的女人,無論怎麼裝飾自己,也很難產生“名牌效應”,它所掩飾的唯有內心的自卑感。
其實,作為女人,應該懂得接納自己,我們從來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好,但也絕對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糟。聰明女人,看重的已經不是自己的實際年齡,而是自己在別人眼裏的年齡。真的自信,不僅在於知道自己所能,還在於知道自己所不能,並且發自內心地接受自己。換個角度,你會發現,即使隻是一條普通的項鏈,也能增添你的分量,讓你成為世界上最高貴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