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讓女人少花,冤枉錢的心理密碼(1)(1 / 3)

1.女人不是天生就有購買欲

心理學家認為,購物狂往往希望通過購物來發泄某些壓抑的情緒,或是用這些物質刺激來填補內心的空虛,在其過程中,原有的理智被欲望所吞噬,在購物後便開始沮喪、後悔。一項國內消費的調查結果顯示,在極端情緒下消費的女性高達46.1%。也就是說,很多人極易患上購物狂妄綜合征。

專家提醒:如果一個人毫無節製地瘋狂購物,超過一定界限,就會由製造快樂變為製造痛苦。要糾正過於強烈的購物欲望,則需要加強心理素質,力求保持平常的心態,使這種心理疾患得以減輕或消除。女人不要因為虛榮炫耀心理而去瘋狂購物,因為這樣很可能會讓自己步入更深的空虛,給自己增加更大的壓力。

高雅是某外企公司的財務經理,在日常工作中,她發現經常有人拿大額的招待費發票來報銷,她感覺其中有問題,但是每次領導總能簽字同意報銷。時間長了,高雅不平衡的心理加劇,她打算也報銷一把。

某天,高雅在一國際商城買衣服花了999元,並讓營業員開了“禮品”發票。幾天後,高雅把這張發票混在公司當月的“辦公用品”中進行報銷,當天就領到了錢。嚐到甜頭兒的高雅看著精美的衣服得到同事、朋友豔羨的目光,深感痛快。這之後,高雅每隔幾天就趁上班時間悄悄到商場去逛逛,看到中意的衣服和鞋子就先用自己的錢買下來,然後用同樣的方法報銷。由於每次都能得逞,她的購物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據統計,5年時間高雅侵占公款進行“消費”近400萬元,落網後高雅坦言,她這幾年一進商場就會異常興奮,每次她這位“財神婆”一到,所有的營業員都會對她笑臉相迎,恭敬備至,使她心裏有一種無以名狀的快感。

如今,許多人在虛榮心的促使下,總是把擁有物質的多少、外表形象的好壞看得過於重要,用金錢、精力和時間換取一種有目共睹的優越生活,卻沒有察覺自己的內心在一天天枯萎。事實上隻有真實的自我才能讓人真正地容光煥發,當你隻為內在的自己而活,而不在乎外在的虛榮,幸福感才會潤澤你幹枯的心靈,就如同雨露滋潤幹枯的土地。

誘發購物狂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精神孤獨、心靈空虛、壓力過大、情感宣泄等等。此外,虛榮心理和從眾心理也是其誘因。時尚、流行等活躍元素決定了許多商品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消費者受到各種各樣關於“奢侈消費”、“名牌消費”觀念的潛移默化,加之人所共有的從眾心理,更容易在購物中欲罷不能。

女人想要拯救自己的購物欲,就要積極地打壓這種虛榮心,不要受到商品的迷惑及別人的影響。要積極給自己進行正確的心理暗示,讓自己改變那種生活狀態。要告誡自己,生活中除了購物還有很多樂趣,健身、旅遊,不必非要把時間和精力都花在購物上!

其實女人要想馬上改掉自己的虛榮購物欲是不太現實的,要循序漸進為自己的欲望定期“節食”。每月一周或每季一個月,記住要將你的“節食”計劃和時間公之於眾,在朋友們的監督下你才會堅持到底。

此外,還要養成記賬的習慣,可以堅持記錄大件商品或大筆消費的支出金額,減少盲目支出。要把購物時間排到日程安排上,限定一個大致的時間,可以避免挑選時間長、範圍廣造成的購物過剩。

總之,千萬別因虛榮而變得貪婪,貪婪的女人會離好命越來越遠。當你很不幸地成為購物奴隸,想要改掉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對於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沒必要盲目追從,不要把自己的購物欲演變成“癮君子”的模樣。平衡自己,把視線一寸一寸從琳琅滿目的商品上移開,才會抵製虛榮,克服欲望,找到更多生活的樂趣。

2.為何女人經常買回來一堆廉價卻無用的東西

對於20幾歲的女人來說,如果你月收入300萬元,那你買一個5萬元的名牌包包那叫豪華;如果你月收入3萬元,那你還是同樣的消費習慣那叫奢侈;如果你是個低等購物狂,最喜歡買一大堆廉價商品,而這些東西往往又沒什麼用處,這叫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