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統計學的實證轉型(2 / 3)

②研究對象不同。從本質上講,計量經濟學研究的對象是“數”,統計經濟學研究的對象是“量”。“數”的計算運用數學計算方法,“量”的估算運用的是分析方法。對於經濟活動的分析與經濟政策的指導,要根據實際需要來確定應以“數”為研究對象,還是應以“量”為研究數據。

3.統計經濟學

(1)統計經濟學的本質

統計經濟學將經濟理論應用於實際問題分析過程中完成相關現象的統計與量化,讓人們可以總結大量的經濟現象,發現存三地現象內部的實質。統計經濟學是以經濟學為基礎發展起來的,統計與量化是為經濟分析服務的。然而,經濟市場是人為構建的,受社會發展的影響,並非像自然環境中的事物一樣,年複一年,日複一日,周而複始,可以用固定的實驗方法來檢驗。而定量問題的研究,應以大量的假設為前提,為了達到實驗目的,就要忽視一些非主要因素的存在,故最終實驗結果會與實際結果有一定距離。

(2)統計經濟學的的特點

①以經濟模型的構建為主要研究方法。利用統計經濟學來研究相關問題,或是對經濟政策的實施結果進行評價與檢驗,大多采用構建經濟模型的方法。但是,經濟模型的構建是否成功,是否準確的分析出經濟現象,還依賴於數據的收集與選取,統計數據要具準確性,如果統計數據存在問題,單一的經濟模型也是無法有效的解決問題的。

②研究結果無法通過實驗檢驗。統計經濟學之所是一門新興學科,並且時至今日,仍沒有形成獨立的學科體係,主要是由於它學科具有邊緣性,那麼,統計經濟學結果隻能通過實踐來進行檢驗,從實踐中確定其研究結果的正確性,無法通過實驗檢驗出來。

③研究結果用於指導經濟決策。統計經濟學的價值體現在可以對一些經濟發展趨勢進行預測,為經濟決策方案的優化提供分析,統計經濟學發揮經濟決策指導作用通常會與其他管理方法與管理職能結合,形成一套有價值的理論體係。

二、統計經濟學的實證轉型

統計經濟學的發展一直存在爭議,它不僅是統計方法的創新使用,利用統計學,更能實現經濟學問題的研究。統計經濟學的發展也經曆了一個漫長的過程,最早提出統計經濟學理念的是日本社會學家蜷川慮三,他將統計學應用於社會發展學,並提出統計學的另一個分支,即統計經濟學。而首次對統計經濟學展開係統全麵的研究的則是日本科學家大橋隆憲,他率先將統計方法應用於經濟學問題的檢驗與實證。我國對統計經濟學的研究起步較晚,目前仍處於落後的水平。我國要想構建特色統計經濟學,實現統計學的實證轉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

1.創建統計經濟學這門學科

統計經濟學已經在現代社會經濟問題的分析與處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既是經濟學成熟的表現,也是統計學利用範圍拓展的結果。統計經濟的出現,不僅確定了經濟學與其他研究學科之間存在著必然的關係,它使一些經濟問題的解決方法變得更豐富多樣,同樣,經濟學研究從量的層次深入到了質的層次。經濟問題的分析方法從最初的統計核算階段發展到統計階段,是科學技術進步的結果,也是由於經濟學家在解決某些具體的問題,切實的應用了統計學的理論與方法,可以說是真正的實際需求推動了統計經濟學這門學科的產生。創建統計經濟學是適應經濟學發展與統計學發展的雙重需要,同時,這也將給很多領域的學科發展以更多的啟示。雖然,自從諾貝爾經濟學獎至今,仍然沒有一位經濟學家是獨立的應用統計經濟學理論而實現了科學研究的成功,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所有經濟學家的中關於量的研究都采用了統計學方法,這些經濟學家也可以被稱為統計經濟學家。創建統計經濟學,將統計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分離出來,既是對這門學科存在的認可,又可以鼓勵一些科研人員來探討這一學科中更大的潛在研究方法與理論,創建統計經濟學是其實證轉型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