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宰相謝安日思夜想,終於想出來了一條計策來,他派他的弟弟謝石秘密前往前秦,目的是把前秦中的東晉人秘密召集起來,成立一個類似於現代同鄉會的組織,然後專門從事刺探情報、破壞設施等職能,擾亂前秦國內生產、生活秩序。
謝石接受這個使命後,就攜帶大量的錢財前往前秦。剛一開始,活動進行得非常順利,不但吸納了在前秦的東晉人1000來人,還有了一個包括各行各業的關係網,他們作為東晉的“子民”,都希望能盡自己一份心力,幫助東晉打敗前秦,進而統一中國。
眼看大戰的日期一天天迫近,東晉與前秦都在做最後的準備,可就在這裏,東晉內部出現了分化,主降派希望能將謝石召回來,因為他們不想與前秦發生對抗,隻求能偏隅一方,過他們那種窮奢極欲的日子。
這時,東晉皇帝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就下令派另一位謀士前往前秦,與謝石共同管理這個秘密組織。俗話說:“棋差一著,滿盤皆輸。”這個謀臣到前秦後,非常傲慢,絲毫不把謝石放在眼裏,處處與他爭權奪利,且根本不把將來的目的與使命放在心上。謝石辛辛苦苦幾年,好不容易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哪肯輕易罷手。因此,這個組織內部出現了分化,且愈演愈烈,最後,兩派人接連發生火並事件,不但消耗了自身的人力、物力,最失誤的是引起了前秦的注意,他們開始大批拘捕東晉人,在“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人”的前提下,這個秘密組織的人員急劇減少,不要說起什麼作用了,就連老鄉間的聯絡也不能正常進行了。
謝安在知道了這種情況,果斷下令將前秦的東晉人統統召回,既然計策失敗,人員留在那裏已無多大益處,與其成了前秦的刀下鬼,還不如成為大戰的一卒。
這個失誤可真夠慘的,不但丟失了這個極為秘密的組織,還影響了整個戰局。最後,在雙方的淝水之戰中,東晉雖然能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但卻不能夠一舉全殲前秦軍隊,進而統一北方。如果說,當時前秦國內的那個“老鄉會”能不分化的話,也許結果還不僅僅如此?可見,同鄉會裏的“窩裏鬥”影響了整個戰局,甚至也因此影響了整個曆史,中國的混戰分裂局麵繼續下去。
從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出,“窩裏鬥”有著非常不好的影響,今天的同鄉會一定要吸取古訓,以免重蹈覆轍。
不怕人家笑,來自對生命更大的信心
茶陵鬱山主禪師有一天騎驢子過橋,驢子的腳陷入橋的裂縫,禪師摔下驢背,忽然契悟,吟了一首詩偈:
我有神珠一顆,
久被塵勞羈鎖。
今朝塵盡光生,
照見山河萬朵。
他的弟子白雲守端很喜愛這首詩,牢牢地背下,有一天去參訪楊岐方會禪師。
楊岐問他說:“你的師父過橋時跌下驢背突然開悟,我聽說他作了一首詩很奇妙,你記得嗎?”
白雲就不假思索,開心地背誦出來:“我有神珠一顆,久被塵勞羈鎖。今朝塵盡光生,照見山河萬朵……”
等他誦完了,楊岐大笑一陣,就起身走了。
白雲愕然,想不出為什麼楊岐會大笑,是不是自己的詩背錯了?他的笑又有什麼涵意?竟然想到通夕不寐地失眠了。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趕去問楊岐,為什麼昨天會大笑,是什麼意思。
楊岐問:“你見到昨天那為了驅邪演出的小醜嗎?”
“我見到了。”
揚岐說:“你連他們的一點點都比不上呀。”
白雲聽了嚇一跳說:“師父是什麼意思?”
揚岐說:“他們喜歡人家笑,你卻怕人家笑。”
白雲聽了,當場就開悟了。
智慧金言
舞台上的小醜由於有自知之明,對自己有信心。並不怕別人嘲笑、訕笑、大笑。我們這些自命高明的人,為什麼就禁不起別人的一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