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2月,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署突然宣布,對“碧綠液”的抽樣檢查發現,一些瓶的礦泉水中含超過規定二至八倍的化學成分——苯,長期食用可能致癌。消息傳出,無疑是對“碧綠液”聲譽的迎頭一擊。
就在報紙宣布上述消息的第二天,公司總裁古斯塔夫·勒萬召開記者招待會,作出一項令人震驚的規定:公司收回2月9日以後出廠、行銷世界各地全部產品,就地予以銷毀。據估計,將有1.6億瓶礦泉水被回收,直接損失2億法郎以上。
一些人對此大為不解,在美國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充量不過十來瓶,而且醫學專家認為,喝一瓶含苯量超過標準的礦泉水並不比吸一支香煙的情況嚴重,何必為此大動幹戈?勒萬的回答是:“絕對純清而贏得國際信譽‘碧綠液’,在其質量和形象上不能允許有絲毫的懷疑!”
緊接著,公司以準確的數據和事實指出了發生事故的原因,並宣布了必改進技術措施。接著是一陣緊鑼密鼓的廣告宣傳。後來的情況表明,公司這種以信譽為上的舉動,不但沒有影響“碧綠液”的銷量,而且更加深了消費者對“碧綠液”的喜愛。
企業要做到講信用,樹立起良好的信譽形象,必須在經營活動的過程,在公共關係的各個方麵都做到取信於人,決不可隻圖眼前蠅頭小利,而毀了企業的信譽的大事。
煙台鋼廠廠長於振聲認為,企業在各自的“防區”的內設卡,錢隻能進不能出,以為占用別人的資金,既不用貸款,又不用拿利息。這是一種狹隘的損人利己思想。
1990年,各個企業資金都很緊張,長鳥、海陽、乳山等幾個金屬回收公司,因缺乏資金無法經營。當時煙台鋼廠資金也很緊,然而,於振聲首先想的不是自己,而是考慮到這些家底不豐的小企業是經不起市場風浪折騰的。於是,他咬咬牙,從本廠自有資金中拿出15萬借給這幾個小公司。煙台鐵廠有個時期揭不開鍋了,他又借給鐵廠50萬元。在購買這些企業的原料時,隨時結算立即付款。
有人不理解,“你於振聲怎麼淨算反賬?現在利息這麼高,拖一個月就純賺回一大筆錢,你不僅一天不欠人家一錢,還無息借給別人錢。”於振聲自有高見,他說,這叫反賬正算。企業要講效益,更要講經營道德,煙鋼正是憑此經營道德獲得了極高的信譽,為其以後的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主生幽穀,不為無人佩戴而不芬芳
有位年輕的流浪漢倚靠著一棵樹曬太陽,他衣衫襤褸,神情萎靡,不時有氣無力地打著哈欠。
一位老僧人從此經過,好奇地問道:“年輕人,如此好的陽光,如此難得的季節,你不去做你該做的事,懶懶散散地曬太陽,豈不辜負了大好時光?”
“唉!”流浪漢歎了一口氣說,“在這個世界上,除了我自己的軀殼外,我一無所有。我又何必去費心費力地做什麼事呢?每天曬曬我的軀殼,就是我做的所有事了。”
“你沒有家?”
“沒有。與其承擔家庭的負累,不如幹脆沒有。”流浪漢說。
“你沒有你的所愛?”
“沒有,與其愛過之後便是恨,不如幹脆不去愛。”
“沒有朋友?”
“沒有。與其得到還會失去,不如幹脆沒有朋友。”
“你不想去賺錢?”
“不想。千金得來還複去,何必勞心費神動軀體?”
“噢,”老僧人若有所思,“看來我得趕快幫你找根繩子。”
“找繩子?幹嘛?”流浪漢好奇地問。
“幫你自縊!”
“自縊?你叫我死?”流浪漢驚詫了。
“對。人有生就有死,與其生了還會死去,不如幹脆就不出生。你的存在,本身就是多餘的,自縊而死,不是正合你的邏輯麼?”
流浪漢無言以對。
智慧金言
“蘭生幽穀,不為無人佩戴而不芬芳;月掛中天,不因暫滿還缺而不自圓;桃李灼灼,不因秋節將至而不開花;江水奔騰,不以一去不返而拒東流。”一個人不能沒有追求,滿足於碌碌無為地混日子。隻有樹立遠大的誌向,不斷去努力和拚搏,才能體會到生命的意義,實現人生的價值。
《康誥》曰:“惟命不於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
解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合乎正義就能得到支持與幫助,違背正義就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個著名論斷。《孟子·公孫醜下》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意思是說,對於得道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多;對於失道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少。幫助的人少到極點時,就連親戚都會反對他:幫助的人多到極點時,全天下的人都會順從他。拿全天下都順從的力量,來攻打連親戚都反對的人,要麼不戰,戰則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