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長工一商量,便每人從山上輕輕鬆鬆地扛著一根圓木回來了,然後按商量好的樣子,把三根樹擺好,叫地主來檢驗。地主一看,找不出什麼毛病,隻好給3個長工結賬。

請問:3個長工是怎樣擺放樹木的?

25.橡皮筋捆鉛筆

在智力課上,李老師叫同學們親自動手,用4根橡皮筋捆9支鉛筆,每捆鉛筆都必須是奇數。有的同學捆來捆去,怎麼也沒有捆出來。小聰卻沒有用多大的工夫,就按李老師說的捆好了。李老師看了,讚不絕口。

請問:小聰是怎麼捆的呢?

26.破碟子的重心

小潔和小美看完精彩的雜技表演後,都為雜技演員的精湛技藝所傾倒,都想學到一手雜技表演的“絕活兒”。小潔和小美到雜技表演室向師傅們請教,王師傅教她們轉轉碟,把塑料棍頭上的針頂在碟子的重心處就可以使碟子轉起來。小潔和小美問王師傅,要是轉一隻破碟子,怎樣才能找到這隻破碟子的重心呢?

請問:王師傅該怎樣回答呢?

27.教書先生的文約

從前,有一個地主想請一位先生教他的小兒子讀書。可他十分吝嗇,隻管飯,不給錢,沒有人願去教書。有位老先生想教訓一下這個地主,他就去應聘,雙方商定立文約為憑。老先生寫了一份沒加標點的文約。地主不識字,就讓老先生念給他聽。老先生讀到:“無雞鴨也可,無魚肉也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學費。”

一年滿了,老先生指責地主不給雞鴨魚肉,並討要學費。雙方爭執不休,最後打起官司來。最後地主卻輸了官司,不得不給老先生100兩銀子。

請問: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28.“爸爸”沒叫錯

晶晶和亮亮是明明初中時的同學,後來,晶晶和亮亮都當了教師。有一次,晶晶抱著自己的小孩到街上去溜達,走著走著,突然遇到了亮亮。晶晶的孩子親昵地叫亮亮“爸爸”。亮亮聽了,高興地抱過小孩兒說:“我的小寶貝!”

真是奇怪!亮亮怎麼成了晶晶孩子的爸爸了呢?你認為這可能嗎?為什麼?

29.姐妹年齡誰最大

小鳳與小蘭是很好的朋友,她們倆以姐妹相稱,但不知道誰的年齡大。隻知道小鳳再過兩年,年齡就是兩年前的兩倍;而小蘭3年前的年齡剛好是3年後年齡的1/3。女孩都不願說出自己的年齡,我們也不好問她們,我們隻好去計算她們的歲數了。

請問:小鳳與小蘭今年各是多少歲?小鳳、小蘭她倆誰大些?

30.“口”字的含義

灰灰和白白打算一同去看望因病住院的老山羊伯伯。

灰灰問白白:“咱們星期幾去呢?去時給山羊伯伯帶些什麼吃的東西呢?”

白白沒有回答,隻是在地上寫了一個“口”字。

灰灰想了想,就點頭同意了。

請問:灰灰和白白是星期幾去的呢?他們帶的是什麼東西呢?

31.安全進入湖心島

有一個圓形的深水湖,它的直徑為300米。在湖的中心有一個美麗的小島,島上有一棵大樹,像一把傘一樣蓋著湖水,使得清澈的湖水更清澈。在湖水邊也有一棵大樹,使得兩棵大樹相映成趣。有一個人想到湖中的小島上去,但他又不會遊泳。他隨身帶了一條長310米的尼龍繩,他想進入湖心小島,怎樣才能安全進入呢?

32.一句識破真麵目

在一節擁擠的車廂內,有個乘客突然驚叫著錢包不見了。乘警便將緊靠這個乘客的兩個人帶到值班室問訊。其中一個人咿咿呀呀比劃著,還拿出了殘疾人的證件,證件上證明這人是個聾啞人;另一個人也出示了相關證件,證明了他是一名機關幹部。從這些情況看來,兩個好像都不是小偷。

乘警靈機一動,隻簡單而平靜地說了一句話,便識破了竊賊的真麵目,並在他身上搜出了贓物。

請問:誰是竊賊?乘警說了一句什麼話?

33.“困”字與“囚”字

古時候,有一個聰明的小孩兒。有一次,他看見鄰居李大爺要砍掉院子裏的一棵大樹,他不明其意便問道:“這棵樹長得好好的,您為什麼要砍掉它呢?”

李大爺說:“你看,這院子方方正正的,裏麵長一棵樹,就好像是個‘困’字,這是多麼不吉利呀!”

小孩兒聽後,就用樹枝隨手在地上寫了一個字,然後說:“您看,照您的意思,砍掉這棵樹,住在這方正的院子裏,不是更不吉利了嗎?”

李大爺看了小孩兒寫在地上的字,覺得小孩兒的話很有道理,就不再砍樹了。

請問:小孩寫的是一個什麼字?

34.簡單分油

有兩個人,到市場上去買油。賣主賣了一桶油,剩下一隻空空的油桶,另一桶是滿滿的油。兩個人要買一桶油的一半,但賣主又沒有其他度量衡器。賣主看見兩隻油桶大小、形狀、質量、重量都完全相同,於是想了一個非常簡單的辦法,就把油平均分配在兩隻桶內了,讓兩個買主滿意地買走了。

請問:賣主是怎樣把油平均分配到兩隻桶內的呢?

35.提起冰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