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智慧D係列:人生陷阱與防騙(3)(3 / 3)

“那就拜托你了!”崔先生恭敬地對楊秋山說。

“沒問題!我馬上給我姐夫打個電話。”楊秋山站起來走到電話機旁。

“姐夫嗎?有件事:我有個朋友,就是以前常到我家來的那個,背著一個大包的。對,就是他。他稅務上碰到點麻煩。讓他補交五萬多塊消費稅。你看有什麼辦法?……嗯嗯,好吧,就這樣!”

楊秋山放下電話,坐到桌子旁,一臉得意:“事情擺平了。後天上午9點,你給我打電話。”

崔太太在旁邊如釋重負般歎了一口氣:“唉!要是早碰上你就好了!”

崔先生給楊秋山倒了一杯啤酒:“來,秋山,我敬你一杯!”

楊秋山滿滿一杯啤酒一飲而盡,臉變得通紅,話更多了:

“這點小事算不了什麼!別看我姐夫是局長,到了家裏,特別聽話。我姐姐讓他洗碗就洗碗……”

過了兩天,崔先生按時給楊秋山打去電話。

“秋山哪,事情怎麼樣了?”

楊秋山在電話那頭充滿自信:“沒問題!估計能給你免去一半。這樣,你準備6條“紅塔山”,明天上午8點以前送到我家。晚了我可要出去!”

“好。好。”崔先生連忙答應,能免去一半,送出6條香煙,太合算了!

“這香煙不是我要的。也不是我姐夫要的。有關人士總要意思意思。我跟你說,要不是有我姐夫這層關係,你想送東西,別人也不敢收。好了,就這樣。”

“喂,秋山,我還有件事。”

“你說。”

“這個月我手頭緊,能不能讓你姐夫去說說,讓我過兩個月再交?”

“行。讓我姐夫去說說。沒問題!”

崔先生放下電話,長舒了一口氣。

月底,稅務所果然沒來電話催交稅款。崔先生想,楊秋山這家夥真是神通廣大。一定是那6條煙起了作用!這一下自己的資金可以周轉了。否則非停工待料不可!過年的時候,還得買點禮物送一送。人家幫的忙不小啊!

這天,崔先生辦公室的電話又響了。

“喂,我是稅務所的。”電話裏是小周的聲音,口氣嚴厲。“為什麼不來補交消費稅?趕快來交!”

崔先生不敢怠慢,立即帶上支票趕到稅務所。不但應補交的稅款一分錢沒有減免,反被罰了3000元。

崔先生懊惱萬分,打電話找楊秋山,想問個究竟。可是楊的家人總說楊秋山不在。再一打聽,楊的貿易公司去年就歇業了。楊秋山欠了別人好多錢不還,自己有了錢卻花天酒地。那六條煙肯定讓他變賣後自己用了。

崔先生很忙,為了工廠經營的事情,已經焦頭爛額了,哪有閑工夫為了幾條煙浪費時間。就算是找到了楊秋山,這個家夥也會以各種理由搪塞。他可能會說:“行,那我把幾條煙退給你好了!幾條香煙算什麼!”可是什麼時候退呢?遙遙無期。

崔先生隻好自認倒黴。

崔先生上當的症結在哪裏?

中國是個有著幾千年封建社會曆史的國家,1949年以後,又長期實行計劃經濟,大小事情都由政府包辦。於是,在一些老百姓眼裏,政府官員幾乎無所不能。

如今,雖然中國社會正逐步走向市場經濟,但是許多人的觀念還停留在過去。一見到某些“當官的”,未免肅然起敬。常聽見在介紹某人時,不忘記加上一句:“他父親原來是市政府××局長。”

騙子們自然不會忘記利用老百姓的這一心理。前些年,常聽說有冒充“中央首長親戚”到處招搖撞騙的。上當的人還真不少。

但是,如今的中國社會已經和前些年大不一樣了。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民主與法治逐步走向健全。政府的行為同樣要納入法治的軌道。即使是政府官員也要依法辦事,不可以隨心所欲。

然而,許多人還是熱衷於托關係,走門路,似乎一旦與某個政府官員拉上關係,就萬事大吉。這樣的觀念是該徹底扭轉了。

不可否認,目前許多政府官員手中仍然握有很大的權力。但這種權力正在逐步縮小,並受到限製。越來越多的問題,找政府官員是沒有用的。現在許多企業家不是常說:“找市長不如找市場”嗎!

崔先生當時如果能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也許就不會相信楊秋山的連篇鬼話了。按時去把該交的錢交了,也不會被罰款3000元。還省下6條“紅塔山”。把這些錢用在經營上,豈不更有成效。

崔先生在社會上闖蕩多年,人並不傻,為什麼被一個年紀輕輕的騙子騙得團團轉?

除了他迷信政府官員無所不能之外,還因為企業不景氣,急於省些錢。

俗話說:“病急亂投醫。”人一急,就容易失去理智,容易變得一時糊塗。不會遊泳的人一旦落水,情急之中,碰到什麼抓什麼。據說抓住一根稻草也緊緊不放。崔先生本來就資金拮據,又要補交一大筆稅款,急得不得了,聽楊秋山一吹,如同遇上救命菩薩,馬上相信了。

所以說,人不能急。一急就難免失誤。高明的人不論遇到什麼難題。都注意保持冷靜,清醒。這是做人處世的一大原則。也是看一個人是否有水平的標準之一。

騙子固然可恨。但為什麼總有人上當?受騙者主觀因素亦不可忽視。

受騙者的一個普遍心理,是企圖得到平常狀態下得不到的東西。換言之,他們喜歡占些“額外的便宜”。

所以,當你企圖占“額外的便宜”時,應該想一想:我這樣做,是否會被人利用呢?

請記住:

不要輕信別人的諾言。

人生忠告

△要能夠平息洶湧的欲望,要能夠控製一時的暴怒,要能夠承受突然的打擊,避免落人工於心計之人設下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