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智慧C係列:長壽與養生(2)(3 / 3)

以江蘇省為例,全省35歲以上的人,高血壓患病率高達31%,比1991年的22%增加了9%。而且,高血壓患者中,隻有29%的人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

高血壓是導致動脈硬化、冠心病、中風、心肌梗塞、癱瘓、尿毒症的罪魁禍首。高血壓導致的死亡和致殘率,早已超過癌症,成為危害人們生命健康的一號殺手。

然而,在我國,人們對高血壓的認識水平卻很低。許多人認為高血壓不值得大驚小怪。

高血壓雖然不會立即致人死命。但是,等到它危害你生命的時候,一切都來不及了。

造成高血壓有兩大重要原因:一是長期精神緊張,二是長期攝入過量的食鹽。

關於如何消除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前麵已經講過。這裏著重談談關於食鹽過量的問題。

眾所周知。食鹽的主要成份是氯化鈉。鈉和鉀、鈣、磷、硫、鎂一樣,是人體必需的無機鹽。食鹽又是一種調味品,因此一般情況下,人體並不缺鈉。隻是在嚴重嘔吐、腹瀉、大量出汗時缺鈉。

缺鈉和缺鉀一樣影響健康,會引起頭暈、乏力、惡心,嚴重時導致肌肉痙攣、血壓下降、休克、昏迷、死亡。但凡事有個度,人體長期過量攝入食鹽,會造成不良後果。

日本科學家曾做過實驗:兩批猴子,一批給以含食鹽量高的食物,另一些給以含鹽量低的食物。過了一段時間,前者大部分患了高血壓,後者則沒有患高血壓的。

人類同樣如此,凡是攝入食鹽量多的地區,高血壓發病率就高。反之,則低。

研究表明,當人體攝入過量食鹽時,細胞外液滲透壓增高,細胞內液滲透到細胞外液,造成血管內血漿容量增加。

打個比方,我們醃菜的時候,由於撒了鹽,使菜裏的水分滲透到缸裏。於是,缸裏的水增多了。

這時,人體為了保持一定的血流量,就通過自身調節,使小動脈收縮,增加阻力。這樣,血壓就升高了。

如果把血管比做自來水管,血液就好比水管裏的水,血壓好比水的壓力。同樣的水流量,水管變細,壓力當然會升高。

血壓增高,長期作用於血管壁,就會使血管內膜損傷。因為我們的血管並沒有自來水管那麼高的強度。

於是,血管壁出現凹凸不平,彈性降低,就是人們常說的動脈硬化。

硬化的小血管容易破裂。如果腦血管破裂了,就是醫學上說的腦溢血(俗稱“中風”),會造成癱瘓或死亡。

因為血管壁內膜損傷,管壁毛糙不平,使血液裏膽固醇類的物質粘附在損傷處。管腔變得狹窄,好像管道裏堵了很多淤泥、雜質。這就是常說的動脈粥樣硬化。

在我們的心髒上,有一條突出來的小動脈血管,有點像雞冠,因此叫冠狀動脈。它擔負著供應心髒本身營養物質的任務。我們知道,心髒的工作是很繁重的。可以想象,一旦供應心髒本身營養的通道堵塞了,會出現怎樣的後果!

當心髒供應血不足,由於缺氧和受到乳酸等堆積起來的代謝物的刺激,導致心髒巨烈的疼痛,這就是心絞痛。

心髒血管狹窄,血液難以流過,或者因為血栓發生堵塞,這就是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比中風更危險,嚴重的可以在幾分鍾內死亡。

高鹽膳食還會增加腎髒的負擔。如果腎髒血管硬化,會得尿毒症。

當然,各人排瀉食鹽的能力是不同的。同樣的高食鹽飲食,有人患高血壓,有人就沒事。但總的來說,食鹽不能多吃。除了出汗多的盛夏季節,每人每天的食鹽攝入量不要超過八克。

香煙中的尼古丁有收縮血管的作用,同樣會引起血壓升高。而且香煙的焦油中含有十種致癌物質。為了健康長壽還是不吸煙的好。

五、不要讓身體缺水。

在組成人體的所有物質中,水占了一大半。

人體通過呼吸、皮膚散發和排尿,每時每刻都在排出水份。高溫環境,排出更快。人體若是損失10%的水份,許多正常的生理功能,就要受到影響。若損失水份超過20%,生命就無法維持。

因此,要經常喝水,補充損失的水份,以利於健康。

水中的鈣、鎂離子含量是不一樣的。含量高的稱為硬水,含量少的稱為軟水。雨雪水、江河水是軟水,多數深井水和礦泉水是硬水。

鈣和鎂是人體重要的元素,而飲用水又是人體鈣和鎂的重要來源。因此,飲用中等硬度的水(即每千克水中含鈣鎂離子80~160毫克),有利於人體健康。

研究表明,水質較硬地區的居民,心髒病患者較少,而軟水地區的居民,心髒病患者要比前者多。

我國大中城市的水源一般取自江河。由於江河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汙染。因此,飲用水的水質並不是十分理想。有條件的家庭,如果能飲用礦泉水或深井水,對健康長壽更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