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七月:對智慧的感悟(3)(3 / 3)

今日感悟

魚與熊掌,隻能得其中之一,人生是要學會割舍,懂得放棄。那樣,你才能得到自己最想得到的東西。

第28天 文王借朽骨示仁德

周文王派人挖池塘,挖出一具屍骨,官吏把此事稟告文王,文王說:“重新安葬他。”官吏說:“這具屍骨是沒有主子的。”文王說:“擁有天下的人是天下之王,擁有一國的人是一國之主。現在難道我不是他的主人嗎?”於是讓官吏用衣棺把那具屍骨改葬在別處。

天下人聽說這件事說:“文王有賢明啊!連死人的屍骨都受到他的恩澤,又何況活著的人呢?”

今日感悟

文王的智謀在於如何借用一具朽骨表示自己的仁慈,以取信於天下。治國不僅需要法律的製裁,而且還需仁德的感化。

第29天 三思而後行

一隻狐狸失足掉到了井裏,不論它如何掙紮仍然不能成功地爬上去,隻好待在那裏。公山羊渴極了,四處找水喝,終於發現了這口井。它探著頭,看見狐狸在井下,便問它井水好不好喝。狐狸覺得機會來了,心中暗喜,馬上鎮靜下來,極力讚美井水好喝,說這水是天下第一井,清甜爽口,並勸山羊趕快下來,與它痛飲。

一心隻想喝水的山羊信以為真,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當它咕咚咕咚痛飲完後,就不得不與狐狸共同商議爬上去的辦法。

狐狸早有準備,它狡猾地說:“我倒有一個方法。你用前腳趴在井牆上,再把角豎直了,我從你後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來,我們不就都得救了嗎?”

公山羊同意了它的提議,狐狸踩著它的後腳,跳到它背上,然後再從角上用力一跳,跳到了井沿上。狐狸上去以後,準備獨自逃離。公山羊指責狐狸不信守諾言。狐狸回過頭對公山羊說:“喂,朋友,你的頭腦如果像你的胡須那樣完美,你就不至於在沒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

今日感悟

遇到事情,每個人的態度和做法都各不相同。但隻有先思後行,才是聰明人的做法。記住這一點吧:凡事三思而後行。

第30天 智擒戎王

秦穆公時,戎人勢力強大。秦穆公就送給他們兩隊女子歌舞隊和一些高明的廚師。戎王十分高興。

有了美女和廚師,不管白天黑夜,戎王不停地吃喝玩樂。身邊如果有誰說秦國軍隊將會到來,戎王就開弓射死他。

後來,秦國軍隊果然到了,這時,戎王正喝得大醉躺在酒樽下麵睡覺,結果被秦國軍隊活活地捆起來了。

今日感悟

戎人勢方強大,不可強攻。秦穆公一妙計投戎王所好,以麻痹他的意誌,最終奪取勝利。智謀的作用不僅在軍事上如此,而且在生活上也一樣。

第31天 齊桓公重用管仲

春秋時,齊桓公得到管仲後,做什麼事情都非常容易,辦什麼事情都很放心。

一次,主管官吏向齊桓公請示事情。桓公說:“把這事情告訴仲父去。”主管官吏又請求事情,桓公又說:“告訴仲父去。”這種情況連續了三次。

桓公的近臣說:“第一次請示,說讓我找仲父;第二次請示,又說讓我找仲父。這樣看來,當君主太容易啦!”桓公說:“我沒有得到仲父時很難,已經得到仲父之後,為什麼不容易呢?”

近官無話可答了。

今日感悟

一個人縱有三頭六臂也不能頂天立地。人的最大智慧莫過於知人善任,它是成功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