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五月:對做事的感悟(2)(2 / 3)

傑克·倫敦成為一代文學巨匠,小紙條的作用功不可沒。

今日感悟

傑克·倫敦這種惜時如金和刻苦勤奮的創作態度,不能不使人為之動容。為了高效率地學習和工作,我們不是也應想些適合自己的獨特的方法嗎?

第16天 出人意料的應聘結果

有3個人去一家公司應聘采購主管。他們當中一個是某知名管理學院畢業的,一名畢業於某商院,而第三名則是一家民辦高校的畢業生。在很多人看來,這場應聘的結果是很容易判斷的,然而事情卻恰巧相反。應聘者經過一番測試後,留下的卻是那個民辦高校的畢業生。

在整個應聘過程中,他們經過一番測試後,在專業知識與經驗上各有千秋,難分伯仲,隨後招聘公司總經理親自麵試,他提出了這樣一道問題,題目為:假定公司派你到某工廠采購4999個信封,你需要從公司帶去多少錢?

幾分鍾後,應試者都交了答卷。

第一名應聘者的答案是430元。

總經理問:

“你是怎麼計算呢?”

“就當采購5000個信封計算,可能是要400元,其他雜費就算30元吧!”第一名應聘者對答如流。

但總經理卻未置可否。

第二名應聘者是415元。

對此他解釋道:

“假設5000個信封,大概需要400元左右,另外可能需用l5元”

總經理對此答案同樣地沒有表態。

但當他拿第三個人的答卷,見上麵寫的答案是418.42元時,有些驚訝,立即問:

“你能解釋一下你的答案嗎?”

“當然可以,”該同學自信地回答道,“信封每個8分錢,4999個是399.92元。從公司到某工廠,乘汽車來回票價10元。午餐費5元,從工廠到汽車站有一裏半路,請一輛三輪車搬信封,需用3.5元。因此,最後總費用為418.42元。”

總經理不覺露出了會心一笑,收起他們的試卷,說:“好吧,今天到此為止,明天你們等通知。”

今日感悟

做大事不拘小節,固然是一種處事態度,但這往往也是一種很危險的做法,不拘小節而誤大事的事例不勝枚舉。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做事認真仔細,才能把事做得盡善盡美。

第17天 專注做事的過程

英國機械專家布利阿裏是位和武器打交道的人,他的絕大多數時間都在琢磨槍支的性能和構造,但他的最大的成就之一不是發明了什麼武器,而是發明了與武器毫不相幹的不鏽鋼餐具。

一戰前,英國熱衷於“殖民”擴張,但英軍發現他們的槍支使用時間一長,射程和命中率就大大降低。布利阿裏的任務就是改進槍支構造,設法解決槍支的性能問題。

布利阿裏很快發現造成槍支性能問題的原因是槍膛的用材硬度不夠,如果能找到具有相當硬度的材料,這個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他通過各種渠道找到了各種各樣的合金鋼,進行耐磨和熱度試驗。由於品種繁多,試驗時間被拖得很長,試驗場地上很快被各種合金鋼堆滿了。

布利阿裏在清理場地時,發現了一塊鋥光雪亮的鋼材,他分析了這塊鋼材,發現它並不適合用在槍支上,但就在準備拋棄的時候,他突然覺得這麼漂亮的材料沒有派上用場太可惜了。他看到了試驗室裏暗淡無光的餐具,心想,“如果把這些材料用來做餐具,不是十分漂亮嗎?”

由於這個念頭,布利阿裏成為了一位不鏽鋼餐具推銷商。

數年後,不鏽鋼餐具開始進入家庭。

當布利阿裏獲得極大收益的時候,不鏽鋼材料的發明者、德國人毛拉不禁感歎:“我把它扔到了垃圾堆,怎麼沒有想到它可以成為餐具呢?”

今日感悟

生活中成功的機會真是無處不在,在我們一心追求成功的時候,卻不知道許多本可以唾手可得的機會卻白白錯過了。隻要你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和認真的做事態度,就能彌補這些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