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處世要知深淺
不管你承不承認,那些表現出色,也不需要老板來指點的人,並不一定能得到重用和認可,甚至不被上司喜歡,因為麵對你的完美,上司無法發揮他的指導作用,無法顯示他的才幹,而你也就不會和進步或改正什麼詞掛鉤,這時候,完美就是你的缺點;倒是那些大錯不犯小錯不斷,又喜歡和上司接近的人容易獲得更多的機會,因為他們給老板預留了發揮的空間,讓上司很有成就感,即便日後升了職也會被驕傲地冠名為“我培養出來的”。有時候,滿足一下上司的虛榮心也算劍走偏鋒的一招。
人力資源專員Jessica入職5年,能幹又努力,工作認真,做事漂亮,人緣極佳,但奇怪的是盡管工作出色,可仍舊原地踏步,難上青雲,倒是那些不如她的同事卻接二連三地升了職。
Jessica很能幹,多次得到領導的表揚,但上司就是不喜歡她。Jessica在小節上從不顧及上司感受,比如:每次開會老板都指定Jessica做會議記錄, Jessica整理出來後從來不會讓主管米琪過目就直接上交老板,因為老板誇她有妙筆生花的文案整理功夫;她幫其他的部門做事,從不事先請示米琪是否還有更重要的工作分配她做,就自行接下,也不管這事會不會留下什麼隱患,所以她是得到了好口碑,米琪倒顯得有些小氣。部門要買個投影儀,米琪讓她詢價作比較,然後準備購買一台,Jessica拿到供應商資料後多方比較,自作主張就訂了貨,還對米琪說出一大串理由,好像她做事是多麼的圓滿。
在看到又一個同事加薪升職後,Jessica歎道:“唉,上司真是瞎了眼了。”
渴望在職場中得到晉升,這本是人之常情,但如果為了晉升,鋒芒畢露,搶了上司的風頭,就得不償失了。那麼,如何做才能讓自己避免搶上司的風頭呢?
第一,當你有機會和自己的上司一起去向領導彙報工作時,要注意自己的身份,時刻以上司為主,不要搶上司的話頭,除非上司要求你發言。當然,說的時候也要謹慎,按照與上司商定的思路去說,對於上司的發言,可以補充,提供論據,但絕不要和上司唱反調。
對一些你不能支持上司的主張,但又是重要的事情,也不能輕易拋出,最好讓上司自己去斟酌。總之,一定要謹言慎行,不要把它當成是自我表現的舞台,否則很容易弄巧成拙。
第二,如果你和上司一起給員工安排工作,上司安在主導位置,你要做的就是解釋與補充,不要同上司爭執,也不要試圖影響和改變上司的決定,更不要在上司麵前顯示你可以充當共同決策的角色。這種時候,你要維護上司的權威,而你的表現也是上司放權給你的重要參考。
第三,當你和上司一起參加酒會或其他公共活動時,要讓他成為公眾關注的中心,不要搶了他的風頭。有的職場新人在這種場合對自己很放鬆,不知不覺中搶了上司的風頭,最後影響到自己的前途,這是很不合算的事情。
第四,這點非常重要,就是千萬不要出現越級彙報的事情,這是職場中的大忌,這種行為令很多上司深惡痛絕,一旦處理不好,很容易與上司發生衝突。因此,一定要從工作流程上規範自己,不要稀裏糊塗地就斷送了自己的前程。
被別人比下去是令人惱恨的事情。如果你的功績超過了自己的上司,這對於你來說不僅是蠢事,甚至還會產生致命後果。所以,即使立了功,也絕對不能居功自傲,獨享榮譽,而是要恰到好處地把功勞讓給自己的上司,把眾人的目光引到上司身上。
在工作中我們要切記,多給上司預留指導空間,身為下屬,一定要表明自己的識時務,安分守己,讓領導感到自己始終是在一個更高的級別上,他的地位沒有受到威脅。
鋒芒別外露,小心栽跟頭
做人不可過分外露自己的才華,更不可自恃才高,動不動就表現,否則是會被人忌妒的。如果一個人富貴而為人太刻薄寡恩,就會陷入苦海,喪失生活樂趣。人有才智而無正氣,以此傲人愚人,正應了“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俗語。因此,聰明人要有自知之明,做人做事都不要鋒芒太露。
如果你很有才華,某些方麵又有一技之長,請不要急於露出鋒芒。如果你隻是以普通身份而不是以領導身份到新單位去的,那就更不能鋒芒太露。一個人新到一個單位,就像一粒石子投入一潭平靜的池水,往往會引人注目,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在別人的視野之中。你鋒芒太露,又沒有可靠的人際基礎,就很有可能遭人反感。鋒芒太露的表現主要有兩種:一是動不動提意見、發議論、出點子,想方設法要改變原有的運行機製。二是對自己看不慣、別人卻早已習慣的事情進行批評和指責,經常以否定的姿態出現。這兩種,在別人看來,都是為了顯示自己的高明。你高明,就意味著別人的無能,這就難免陷入別人非議之中。因此,即使你確實比別人高明,可以慢慢地等待人際關係基本協調後,再提出不遲。欲速則不達,這是成功者的經驗之談。
如果你事事都想極力表現自己,鋒芒太露,注定不會有好的結局,看看下麵這個故事就知道了。
蘇東坡是宋代有名的文人,年輕的時候,他仗著自己聰明,頗有點恃才傲物、鋒芒淩人的架式,為此王安石給了他一點小小的懲罰。
一次,王安石與蘇東坡在一起討論王安石的著作《字說》。當他們討論到“坡”字時,王安石說:“‘坡’字從土,從皮,‘坡’就是土的皮。”蘇東坡笑道:“這麼說,‘滑’字就是水的骨嘍!”王安石又說:“‘鯢’字從魚,從‘ ’,合起來就是魚子。四匹馬叫做‘駟’,天蟲寫作‘蠶’。古時候的人造字,是有它的含義的。”東坡故意說:“‘鳩’字是九鳥,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王安石不知道蘇東坡是開玩笑,連忙虛心向他請教,東坡笑著說:“《毛詩》說,‘鳩鳩在桑,其子七兮’。加上它們的爹媽,一共是九個。”王安石一聽,不說話了,心中暗暗覺得東坡雖有才,但不免輕狂了些。
過了不久,蘇東坡由翰林學士貶為湖州刺史,3年期滿,又回到京城。回京後他便前往丞相府拜訪,由於王安石還在忙所以隻能在書房等候。東坡一人等得無聊,便四下打量起來,看到硯下一疊整整齊齊的素箋,上麵寫著兩句沒有完成的詩稿,題著《詠菊》。他看了看筆跡,認得是王安石的,於是取過詩稿念了一遍:
西風昨夜過園林,
吹落黃花滿地金。
念完之後他連連搖頭:“原來這兩句詩都是胡說八道。”為什麼呢?原來一年四季的風都有名稱:春天為和風,夏天為薰風,秋天為金風,冬天為朔風。這首詩開頭說“西風”,西方屬金,這應該是說的秋季;可是第二句說的“黃花”正是菊花,它開於深秋,最能和寒風搏擊,而且即便是焦幹枯爛了,也不會落花瓣,所以說,“吹落黃花滿地金”,不是錯誤的嗎?
蘇東坡為自己發現了這個謬誤而得意萬分,興之所至,他忍不住舉筆蘸墨,依韻續了兩句:
秋花不比春花落,
說與詩人仔細吟。
寫完,便騎著馬回住所了。
過了不多久,王安石出堂來到了書房,坐定後,他一看詩稿,馬上皺起眉頭:“剛才誰到過這裏!”
下人們忙稟告:“湖州府蘇老爺曾來過。”王安石心下直犯嘀咕:“這個蘇軾,遭貶3年仍不改輕薄之性,不說自己才疏學淺,敢來譏諷老夫!明天早朝,待我奏明皇帝,給他來個削職為民。”但轉念一想:“他不曾去過黃州,見不到那裏菊花落瓣,也難怪他。”於是他細看了一下黃州府缺官名單,那裏缺一個團練副使,第二天便奏明皇上,把蘇東坡派到那裏去了。
不管何時,為人處世還是低調些好,要學會掩其鋒芒,深藏不露。俗話說,“謙受益,滿招損”,才華出眾而又喜歡自我炫耀的人,必然會招致別人的反感,吃大虧而不自知。真正的智者是低調處事,善於隱匿,深藏不露的人。
但生活中的大多數人都有著強烈的張揚自己的表現欲和賣弄自己的兜售欲。而這兩種欲望常常會使自己心態失衡,舉措失體,並很容易引起別人的側目和反感,導致自己陷於被動的人際環境中,進而造成磨難不斷,運途多舛。
一個人的才華如果不懂得收斂就會如同一把火沒有燈籠的遮擋,要麼被熄滅,要麼灼傷自己。如果你是一塊金子,那麼就慢慢綻放出自己的光彩吧;如果你認為自己是一個有才華的人,就悄悄展露吧。
如果你不懂處事的圓融,做事太過招搖、直白,不給人麵子,終究會因為樹大招風,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甘於充當“配角”
配角,一個不怎麼受歡迎的詞語,因為它似乎是“不被重視”的代名詞。生活中幾乎沒有人能夠坦坦蕩蕩地說出“我願意做配角”之類的話,盡管它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一個電視劇中,主角隻有少數幾個,而配角卻有很多。
配角看似是不起眼的,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演好。做配角,不僅需要精湛的演技,更需要過人的膽識、超凡的勇氣和堅韌的毅力。當你不可能成為主角時,那麼,為何不盡全力將配角演好呢?
眾所周知,阿姆斯特朗是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當他踏上月球的那一刻,全世界人類都在為他歡呼。阿姆斯特朗還說了一句話:“我個人跨出的一小步,是全人類跨出的一大步。”這句話成為當時世界各地家喻戶曉的名言。但是,人們幾乎把所有的光環都戴在了阿姆斯特朗的身上,而忽略了另一位宇航員奧德倫。他也登上了月球,隻不過在時間上比阿姆斯特朗晚了一點點。
後來,在慶祝登陸月球成功的記者招待會中,一個記者突然向奧德倫問了一個很特別的問題:“這次登陸月球的過程中,是阿姆斯特朗先下去的,他是登陸月球的第一人。對此,你會不會覺得有些遺憾?”麵對這個有點尷尬的問題,奧德倫並沒有慌張,而是很有風度地回答道:“但是大家不要忘了,我們回到地球時,我可是最先出艙的。所以,我是第一個由別的星球來到地球的人。”聽了他的話,在場的人都笑了,紛紛給了他熱烈的掌聲。
其實,換個角度來看,配角的重要性絲毫不比主角少,因為主角可能靠劇情和人物性格取勝,但配角卻隻能靠演技。現實生活最能說明問題,看看現在的一些影視作品,大凡配角多是由老戲骨來飾演的。因為和主角相比,配角往往容易被人們忽略,而隻有他們具備了精湛的演技,才能留住觀眾的視線。事實也證明,好的配角往往能夠為作品增添不少活力。
雨果曾經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主角有“最優”,配角同樣有“最佳”,二者不可厚此薄彼。
從前,有兄弟兩個靠做生意為生,哥哥主要負責在店裏接待來往的商人,弟弟則主要負責貨物的清點及運輸,用現在的話來說是“幕後工作”。每次看到哥哥在人前光鮮亮麗地出現,弟弟心裏就很不平衡,他覺得自己的才華被埋沒了,每天所做的都是一些小事情。
有一天,哥哥吩咐弟弟把後院的雜草清除一下,弟弟十分不情願地去了。天氣十分炎熱,不一會兒他的衣服便被汗浸透了,他不禁抱怨道:“可惡的小草,假如沒有了它們,後院一定會比現在漂亮一百倍,我也不用這麼辛苦了。看看你旁邊的鮮花吧,它們才是院子裏的風景呢,你們這些小草真是紮眼得很。”一棵剛剛被拔起的小草聽到了弟弟的抱怨後,說道:“你認為我們十分不起眼,影響了院子的美觀,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其實我們也是大有用處的。我們把根伸進土中,下雨的時候我們能防止泥土被衝走,幹旱的時候又能阻止大風將沙土刮跑。當然,這些鮮花很美麗,可是好花也要綠葉襯,若是沒有小草,它們也不會得到人們那麼多的稱讚。你是不是也該想起一些我們小草的好處呢?”
聽了小草的話,弟弟不禁對它們肅然起敬,一棵小草都沒有因為自己不起眼而抱怨,但自己卻整日因為不能出人頭地而愁眉苦臉,豈不是連一棵小草都不如嗎?想到這兒,弟弟擦去額上的汗珠,下定決心以後要將自己的幕後工作做得更好。
人們大多都將注意力放到了鮮花的身上,卻忽視了綠葉。人人都想成為一棵能夠遮天庇陰的參天大樹,但卻總在抱怨為何隻是一株毫不起眼的軟弱小草。很少有人想過:如果大家都做了大樹,那麼這個世界還有秩序嗎?小溪固然毫不起眼,但它的勃勃生機一樣是人們的最愛。當你具備了甘當配角的意識時,就會發現不管自己是什麼,生活都是美好的。
有了綠葉的陪襯,鮮花才會更加漂亮;有了平凡人的陪襯,偉人才會顯得更加耀眼。所以,沒有必要去羨慕主角,也不必為自己是個小小的配角而感到自卑。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總是把目光放在那些成功人士身上,很少有人會注意在基層默默工作的清潔工、農民工。沒有他們,哪裏來的高樓大廈?沒有他們,道路怎會如此幹淨?他們就像是城市裏的綠葉,而城市就是盛開的鮮花。隻有這些綠葉盡職盡責,鮮花才會開得燦爛,開得美麗。
低調是為了更好地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