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軍事家,他的《孫臏兵法》到處蘊含著變通的哲學。孫臏本人也是一個善於變通的人。
孫臏初到魏國時,魏王要考查一下他的本事,以確定他是否真的有才華。
一次,魏王召集眾臣,當麵考察孫臏的智謀。
魏王坐在寶座上,對孫臏說:“你有什麼辦法讓我從座位上下來嗎?”
龐涓出謀說:“可在大王座位下生起火來。”
魏王說:“不行。”
孫臏說:“大王坐在上麵,我是沒有辦法讓大王下來的。不過,大王如果是在下麵,我卻有辦法讓大王坐上去。”
魏王聽了,得意洋洋地說:“那好。”說著就從座位上走了下來,“我倒要看看你有什麼辦法讓我坐上去。”
周圍的大臣一時沒有反應過來,也都嘲笑孫臏不自量力,等著看他的洋相。這時候,孫臏卻哈哈大笑起來,說:“我雖然無法讓大王坐上去,卻已經讓大王從座位上下來了。”
這時,大家才恍然大悟,對孫臏的才華連連稱讚。
魏王也對孫臏刮目相看,孫臏很快就得到魏王的重用。
在處理問題時,我們總是習慣性地按照常規思維去思考,如果我們能像孫臏那樣,學會靈活變通,那麼你會發現“柳暗花明又一村”。
勇往直前固然是一種值得讚賞的勇氣,但順勢而為、善於變通有時候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無論順境還是逆境,學會隨機應變巧辦事、凡事多走一條路,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文摘類的雜誌在今天可謂鋪天蓋地了,可是在20世紀20年代,人們根本不知道文摘為何物。年輕的華萊士突發奇想:現在的文章這麼多,人們往往隻是選擇那些自己喜歡的或者有需要的來讀,但卻沒有時間去尋找和選擇自己喜歡的文章,要是我把每天的文章都為他們選擇好,他們肯定願意看。有了想法就馬上行動,華萊士找出堆積在書房裏的舊雜誌,從中選取最經典的文章摘錄下來,然後分門別類,做成了一本與眾不同的雜誌樣本,取名為《讀者文摘》,並寄給了一個規模較大的出版商,希望從那裏得到一份編輯的工作,或者希望出版商能投資創辦這樣一本雜誌。
出版商很快就有回應了,但是他們的回應卻給華萊士潑了冷水:“你說的那些願望根本不可能實現。沒有人會願意看這樣的雜誌,這些文章都是報紙上已經有的,你再把它摘錄過來,就好像沒有人會吃別人嚼過的麵包一樣,誰願意看啊。”
華萊士後來又嚐試寄給其他出版商,但都因類似的理由而被拒絕了。正當華萊士進退維艱時,他的新婚妻子萊拉卻鼓勵並幫助了他。萊拉認為,這是一個不錯的創新計劃,能為忙碌中的人們節約很多時間。於是,萊拉就為他湊齊了2000美元的資本。從此,《讀者文摘》成為華萊士夫婦創業的開始。
有時候,小小的變通就能創造意想不到的財富。《讀者文摘》從創刊至今已有80多年的曆史了,目前,《讀者文摘》已有15種文字、39個版本、每期發行2000多萬冊、年收入超過20億美元的成績。同時作為一個產業集團,全球127個國家擁有《讀者文摘》的雜誌、書籍出版、行銷和其他投資營運等事業。這樣光輝的業績,是當時所有出版商都沒有想到的。華萊士的成功,就在於突破編輯出版行業的常規思維,勇於創新,終於走出了一條新的發展之路。
人之所以與其他動物不同,就在於人有高級的大腦,遇到問題能靈活處理,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都不能太死板,不撞南牆不回頭。要學會因地製宜,適時變通,這就是人的“彈性”。
假如老板叫你去跟客戶談生意,要求你在保證價格不變的情況下談成功。但是跟客戶洽談的時候,客戶卻堅決不肯接受你們提出的價格。這時候,你就不要將老板的話當成聖旨了,你可以在價格不變的原則上為客戶提供其他的優惠,如良好的售後服務,附送贈品等,甚至可以稍微調一下價格讓客戶知道你已經讓步了。有了這些變通措施,客戶心裏就會平衡很多,最終實現你們的雙贏,這就是靈活變通。如果當時你完全遵守老板的命令,很可能跟這個客戶談崩,那麼你就是沒有完成任務,很可能受到老板的責罵。相反,若是你在不危及本公司利益的前提下稍微提出些優惠措施完成了任務,相信老板是不會為那點兒小錢責怪你的,畢竟他更不願意失去一位客戶。
適應性是一種生活能力,隨機應變、靈活變通是一種很高的智慧。一般人都欣賞凡事肯變通、能適應的人,因為這種人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受到外界因素的變化,在非常時期還能應付突發事件,建立奇功,給人柳暗花明的境界。所以,一有機會,就會有人為變通者提供展示的平台。
隨機應變,靈活變通是一種智慧,這種智慧讓人受益匪淺。無論順境還是逆境,學會隨機應變巧辦事、凡事多走一條路,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根筋”隻會遠離幸福
世界上最難的事,不是認識別人,而是認識自己。有時,在人生的某個階段,你能比較好地了解自己,到了人生的另一個階段,對自身的認識又變得模糊,成為自我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障礙。幾乎每個人,潛意識裏都會希望自己永遠率直單純,做事不必瞻前顧後,不必察言觀色,想怎樣就怎樣!但是,這種幻想隻能停留在我們最純真的小時候。當我們已經長大成人,步入社會了,還可以這樣想嗎?很簡單,不可以!
也許你會說,人生苦短,何必那麼較真呢?但是一個把什麼情緒都擺放在臉上的人,別人很容易就一眼望穿。如果讓這種單純跟隨自己一輩子,不去控製的話,最終隻會一敗塗地。一個單純的女人,她帶給人們的是輕鬆和愉快,一個過於單純的女人,她帶給人們的是沉重和懊惱;一個單純的女人,她可能不清楚自己的長處,而一個過於單純的女人,卻不知道自己的短處。所以,作為女人,你可以單純,但不可以過於單純。一個沒有自知之明的女人,隻能被社會淘汰。
梅梅是行政部職員,初來乍到,一身稚氣,不知公司兩位高層張副總和李副總是麵和心不和,張副總同意的事,李副總有意見,反之亦然。公司不大,所以行政部有時候也兼做些秘書的工作。
有一次給老板寫年終報表分析,李副總讓梅梅先按他設計的表格作報告。過兩天張副總問梅梅有沒有什麼格式,梅梅就把給李副總的那份報告給了他參考。此舉讓李副總非常不快,嘴上沒說什麼,卻冷冷地把梅梅叫進來讓她按自己的思路重新設計表格、重新做報表,還開玩笑般不冷不熱地加了一句“這可是有知識產權的,要保密喲”,鬧得梅梅一頭霧水。
後經資深高人點化,梅梅才知原來這兩個副總相爭已非一日,大到爭權爭利爭人緣,小到爭外出公車的品牌,都要顯出個人的身價。所以身為他們的下屬,一定要口風嚴,都不能得罪。張副總的話沒錯,李副總的意見也沒錯,這時候你不光要用耳朵,還要用腦子。
在高人的點化下,梅梅這才知道自己碰到了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事,暗歎公司的運作與生存藝術實在不同凡響,身為下屬向左走還是向右走,就看腦子做出的判斷對不對了。
蘇晴是李副總的小表妹,那次在給客戶做培訓時不小心砸壞了一個價值9000元的機頭。當著張副總的麵,李副總皺著眉頭嚴厲地對梅梅說:“要查,要按公司規定罰款,決不能敷衍了事!”
梅梅這次可學乖了,先是查找能夠遵循的公司製度,然後給行政部出了個方案:扣發一個月獎金。獎金嘛,一個月不到1000塊,當然比不了9000元的機頭錢。梅梅執行的方案是:非故意損壞的要酌情懲罰,情節嚴重的要照價賠償。人家蘇晴把機頭弄壞的時候,可是哭得梨花帶雨,這誰都看見了,這怎麼也不能說是情節嚴重吧,所以梅梅就建議酌情懲罰了。
事後李副總也追問梅梅的解決方案,還問懲罰力度是不是不夠。梅梅巧妙地述說了上述理由,李副總沒再說話,揮揮手讓梅梅走了。不過在接下來的日子,李副總和梅梅說話的時候總是那麼和顏悅色,讓她感到特別的舒服。
聰明的人,收斂一下單純隨性的性格吧,一根筋的行為在你走向社會之後,就不要再顯露出來。走進社會就象征你走向了成熟,生活中沒有多少“三七二十一”的算術讓你胡亂去做決定,否則,你將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請記住學會控製自己,做人處事多一份圓融,才能讓成功越來越近。
進入社會這個大環境之後如果太過於直率單純,那麼結局是可笑又可悲的。要想讓自己在社會上立穩腳步,處事一定要靈活,要懂得利用關係,讓自己對周圍的人和事多一份了解,避免出現更多的錯誤。
無論何時,讓自己忙起來
現實就是這樣,老板因為不能時時盯著員工,所以他們要麼隨機論事,要麼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用表麵的東西來蓋棺定論。所以作為員工,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日常行為舉止。
在外人看來,曼哈頓一家高檔時裝店的銷售主管蘇珊是個大忙人。她對時裝店內女裝的展示認真得近乎挑剔:重新整理已經疊得很整齊的毛衣,把掛衣架的間距嚴格設定在一指寬。此外,她還要抽空打電話給上司,商量店裏的業務。雖然看上去很忙碌,但店裏一個顧客也沒有。
老板和顧客都不希望看到你無所事事,所以你得忙起來,重新疊疊衣服,四處撣撣灰塵,拖拖地板——盡管店裏已經一塵不染。總之你得做點什麼。正如這位忙碌的蘇珊一樣,雖然一天中隻有5~6個顧客走進店裏,但蘇珊成功地讓其中3個人掏了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