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強化地方政府執行力
2.3.1培養地方行政人員法律精神。每一位地方政府公務人員都要強化依法行政的意識,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與能力。要尊重執法對象的人格與尊嚴。部分地方政府在行政執法的過程中藐視公民尊嚴,造成了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這不僅僅關係到公民的正常權益,還直接影響了地方政府的公眾形象,計劃了社會矛盾。在行政執法過程中要文明執法,對於阻礙正常執法的行為要加以製裁。
2.3.2樹立合法的政績觀念。《關於加強建設法治政府的意見》中對地方政府行政工作人員的依法行政意識與能力加以了足夠的重視。其對依法行政意識強烈,擅長使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的管理人員予以讚同和提拔。這也是首次將依法行政與政府領導的升職相結合。地方政府功領導將會以依法行政作為重點,切實貫徹依法行政,樹立合法正確的政績觀念。
2.3.3嚴格實行持證上崗製度。嚴格實行執法人員持證上崗與從事資格管理製度。沒有經過執法資格考試通過者不能進行執法,禁止從事任何執法活動。將執行處罰與繳納收支兩部門實現完全獨立,嚴禁出現利益直接或變相掛鉤。
2.4堅持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
2.4.1依法化解社會矛盾。麵對出現的社會矛盾要善於運用法律手段來進行調節。在處理各類衝突的過程中地方政府要轉變處理思想,通過談話、思想工作來緩和社會矛盾。對於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應做到積極應訴。提倡群眾通過法定的途徑來處理就糾紛。地方政府管理者與公務人員要樹立榜樣依法辦事,提供依法行政水平[3]。
2.4.2建立執法記錄製度。地方政府行政人員要行政工作中要建立相應的記錄製度。具體到個人進行了任何一項行政工作都要記錄在案。如日後被群眾或媒體曝光要能夠做到落實到個人,督促行政人員能夠嚴格按照相關規定來進行文明執法行為。
2.5增加行政監督能力
2.5.1倡導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地方政府是貼近人民群眾的,也是人民的政府。目前地方政府應該充分了解掌握人民群眾的心聲,倡導人民群眾能夠積極參與,保障群眾參政議政的權力,讓人民群眾可以積極參與到社會重大決策中去。
2.5.2建立科學考核評價製度。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製度,選擇合理的評價指標。通過評價指標與評價機製的實施來鼓勵、監督地方政府行政工作人員能夠真正的為人民服務。對於那些為人民辦實事的給予獎勵,對於以權謀私,不依法行政的予以懲罰。
2.5.3發揮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首先要再次強調政務公開的重要性,讓傳媒介入政治過程,對依法行政進行監督。其次,強調新聞媒體在法律範圍內的自由性,簡化新聞媒體監督流程,製定健全《新聞法》規範新聞的時事報道。最後,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公開迅速的特點,讓群眾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獲知真相,進而限製政府行政行為廉潔。
3. 結束語
地方政府順應潮流實施依法行政是當前我國市場經濟成熟,民主政治發展的必然途徑。隻有在地方政府實現了依法行政,我國的法律政策與政府作用才能夠起到真正的作用。雖然目前市場經濟仍然有待完善,民主政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地方政府依法行政改革的道路曲折而漫長,需要長時間的堅持,來規範行政具體的行政行為與流程,健全行政行為監督管理機製。(作者單位:中央民族大學)
參考文獻:
[1]朱曉明.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動力機製研究[J].行政論壇, 2013, (02):81-85.
[2]丁宇 , 顧傑.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困境及對策研究[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 (01):61-66.
[3]王凱偉 , 周波.基於模糊綜合評價法的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監督實施效果評估[J].中國行政管理, 2011, (06):10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