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人梁有才自幼便在外麵闖蕩謀生,後來流落到山東濟南府,靠做點小生意糊口,一個人生活著。
有一天,粱有才跟著村裏人登泰山。每年四月,泰山上有很多香客。還有一群善男信女,領著許多男女,亂紛紛跪在佛像前,要等一炷香燒完才起來,叫做“跪香”。梁有才看到人群中有一位女郎,年紀才十六八歲,長得又美,心裏喜歡她,就裝成香客,跪在女郎旁邊;又假裝腿酸無力,故意用手按在女郎的腳上。女郎回過頭來,似乎有責怪的意思,跪著移了幾步避開他。梁有才又用膝蓋移了幾步靠近她;過了一會兒,又把手按在女郎的腳上。女郎覺察後,立即站起身,不再跪香了,走出門去。梁有才也站起身來,出門跟蹤,但沒有了女郎的蹤影。
梁有才非常失望,怏怏不樂地走著。半路上隻見女郎跟著一位老太太,好像是她母親。梁有才急忙趕上去。母女倆一邊走一邊說著話。老太太說:“你能給娘娘燒香叩頭,真是太好了!你又沒有弟妹,隻盼冥冥之中能得到娘娘的保佑,保佑你嫁一個好丈夫。隻要互相能孝順長輩,不一定要像富貴人家的公子哥兒。”梁有才暗喜,便上前詢問老太太的家事。老太太自稱雲氏。女郎名翠仙,是她的親生女兒。家住在山西邊四十裏的地方。梁有才說:“山路坎坷,老媽媽如此跌跌撞撞,這位妹妹的身體又這般單薄,怎麼能一下子到家呢?”老媽媽說:“天色已晚,我們要在她舅舅家寄宿一夜。”梁有才說:“剛才聽您說找女婿不嫌貧窮,不計低微,我正好沒結婚,不知是否中您老人家的意?”老太太問女兒,女兒不回答。老太太又問了好幾次,女郎說:“這人福分少,又放蕩缺德,生性輕薄,容易翻臉無情。女兒不能嫁給薄情郎作妻子。”粱有才一聽這話,趕緊表白自己老實、誠懇,還指天發誓。老太太一高興,竟答應了。女兒鬱鬱不樂,也隻能沉著臉罷了。老媽媽又執拗地拍著女郎的背哄她。粱有才趕緊獻殷勤,掏錢包雇了兩架山兜,抬著老媽媽和她女兒趕路。自己徒步跟在後麵,像個仆人。每經過危險的路段,梁有才就坷斥抬山兜的農夫,不許他們顛簸搖晃,照顧得非常周到。
一會兒到了一個村莊,老太太邀請梁有才一起到女郎的舅舅家去。舅舅走出來,是一位老公公;舅母走出來,是一位老太太。雲氏叫他倆哥哥、嫂嫂,說:“梁有才是我女婿。今天正是好日子,不必再另選吉日,就在今晚讓他倆結婚。”舅舅也很高興;取出酒萊款待梁有才。喝完酒,把翠仙盛妝打扮了送出來,安置好了床鋪他們早睡。翠仙說:“我知道你是個無情無義的人,迫於母命,隻好胡亂跟了你。你如果是個人,當不必擔心在一起過活。”粱有才唯唯諾諾,洗耳恭聽。
第二天早晨起來,老太太對粱有才說:“你最好先走,我帶著女兒隨後就到。”梁有才回到家裏,立即打掃房間。老太太果然把女兒送來了,走進屋裏一看,一無所有,就說:“像這模樣怎能養家活口?我得趕快回去,稍稍幫你解決一點困難。”說完馬上就走了。第二天,有幾個男的女的,各拿著衣服、糧食和日常用具來,把房間都擺滿了。飯也不吃,就都走了,隻留下一個婢女。
梁有才娶了翠仙後,便不再勞動了,整日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來往,經常幾個無賴聚在一起便賭博,還偷翠仙的首飾作賭資。翠仙好言勸他,他也不聽。翠仙沒辦法,最後隻得緊緊看住自己的箱子,不讓梁有才動用。
一天,一批賭友到家裏來拜訪梁有才,偷看到翠仙,大吃一驚。他們同梁有才開玩笑道:“你大富大貴了,還擔心什麼貧窮呢?”梁有才問原因,賭友回答說:“前些時看見你家夫人,真是仙女下凡,同你現在的家境實在不相稱。如果你把她賣給別人做妾,可得百金;賣給妓院做妓女,可得千金。你把千金藏在家裏,還擔心喝酒賭博沒錢嗎?”梁有才暗暗高興。回到家裏,常對妻子唉聲歎氣,老是說窮得沒法過日子。翠仙不理他,他就發火,一副無賴的模樣
一天晚上,翠仙買了酒同丈夫對飲,忽然說道:“夫君因為貧窮的緣故,天天心急如焚。而我又不會賺錢來為你分憂,心裏豈有不感到慚愧的道理?我沒有什麼多餘的東西,隻有這個婢女,把她賣了,或許可以稍微貼!”一點家用。”梁有才搖搖頭說:“這丫頭能值多少錢?”又飲了一會兒,翠仙說:“我有什麼事不可以幫你分擔的呢?隻是我沒有這個力量罷了。想想窮到這種地步,即便我至死跟著你,到頭來不過是兩人一起受一輩子苦,有什麼發財的機會呢?倒不如把我賣給富貴人家,這樣雙方都有好處,得到的錢財或許比賣婢女要多。”梁有才故意生氣地說:“我不會這麼做的。”翠仙一再堅持,臉色變得一本正經。梁有才高興地說:“讓我再想想。”於是就通過得寵的太監把妻子賣給官府作樂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