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媒體藝術中的空間語言(2 / 3)

二、新媒體藝術的空間構成對邊界和立麵的消解

還原到藝術的視覺空間呈現方式,如果從海德格爾“藝術作品本身必然存在著真實的空間”[2]這一觀點出發,那麼傳統意義上的藝術作品可以理解為至少具有兩個空間,一個是作品存在的物理技術空間,另一個是作品通過自身的存在表現的藝術空間。新媒體藝術的物理技術空間有別於傳統藝術作品,占據現實空間的主要是各種新媒體視像設備。這些新媒體設備本身即意味著視覺樣式的轉變,因為由此產生的視覺圖像以一種非物質化的虛擬形式呈現,而這種形式無法通過任何其他藝術手段獲得,隻能借由數字網絡和電子媒體等最終完成。於是作品的空間構建依賴於觀眾和數字虛擬影像之間的互動接口,它給觀眾提供了一個物質化的通道進入超越現實的虛擬空間。相對來說,虛擬空間體驗強化了人與空間的互動聯係,於是空間也不再是獨立於人的靜止先驗的存在,而是可以在與人的互動過程中被經曆,根據人們的動作和感受相應地調整形態和氣氛,營造出動態性的空間體驗。同時這種動態的調整又反過來影響人們的感知和行為,其結果是不可預知的,因此成為一種“內在與外在交織”的動態所在。

作品圖像式的呈現,實際上最終得到的是一個二維平麵化的壓縮空間,即一個虛擬化的空間。這一虛擬空間與物理空間平行存在,它疊加在真實的物理空間之上,但同時又具有獨立性。對於這個虛擬的空間而言,描摹轉瞬即逝的物象遠沒有追求意識裏的形象有意義。這種新的空間形式瓦解了人們長期以來對空間的圍合性、靜止性、方向性根深蒂固的理解,空間的涵義延伸到現實空間與虛擬空間共生的非物質化形式範疇。作為一種非物質化的存在,虛擬空間沒有固定的尺度,界限被無限放大。觀眾在這裏也不再受製於傳統媒介的單一視點,他們可以隨時調整自己和空間的關係。[3]正是這種介於虛擬與真實之間的空間關係動搖了現實空間的穩定性和物質性,使空間的邊界和立麵變得模糊不清。

其實在新媒體藝術中,純粹意義上的物質或非物質空間和所要表述的藝術空間往往並不完全一致。因為在物質和非物質空間交替作用下,作品要表述的意義凸顯為觀眾、空間以及非物質存在之間的關係。這種關係在新媒體藝術的空間概念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也就是說,新媒體藝術作品所表述的藝術空間和實際空間形態之間存在著一種潛在的張力,而這種張力構成了新媒體藝術的主導因素和表現核心。

三、觀眾參與創作過程的空間結構

在動態交互的模式下,藝術家往往在作品中構成一個無預置結果的空間結構讓觀眾參與創作過程。現實空間通過複合的藝術手法和技術手段被虛擬化,成為作品與觀眾共同構建的開放性藝術空間。在這個新空間的構建中,觀眾的參與不僅僅是一個構成元素,更是實現藝術意圖和情感目的的途徑,並最終決定了作品的開放性、現場性與過程性。觀眾不僅參與了作品的再創作,而且這種介入與互動正不斷向更多的形式和更深的層次延展,諸如觸摸、凝視、動作、姿勢等交互激活方式不斷地增加與完善,不再局限於單一影像媒介的呈現。作品和人的有機互動和相互影響自然使新媒體藝術作品不斷接受觀眾的反饋信息形成上下文,實現作品的藝術目標。當然新媒體藝術作品的這種參與行為並非強製性的,也就是說,藝術家隻能通過配置空間和新媒體設備影響觀眾參與的潛在可能性,於是製造觀眾介入的途徑與環境,從而實現作品的交互行為。但是是否介入作品和交互行為本身均取決於觀眾,因此新媒體藝術作品即帶有明顯的隨機性、偶然性和不確定性。

現實意義的感性模擬在幻象空間中達成了觀眾的藝術認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新向度。於是當代新媒體藝術作品常常觸及一個概念,即觀眾浸入空間之中的身體。身體作為介入空間的途徑,維係著觀眾、空間以及非物質存在之間的關係,構成了除上文所述的空間秩序之外另一個重要的空間元素。以前人們界定內在主體和外在現實有明晰可見的依據。但是由於數字網絡的介入,這個界限變得不再可靠。比如NOX的作品水上展覽館(freshH2Oexpo)通過多感官體驗的媒體形式為觀眾提供了盡可能真實的沉浸空間。在這個設計中,NOX設置了定位感應裝置,並將其與65米長沿屋頂布置的藍燈係統相連接,而這排藍燈還與一套聲控係統連接。當傳感器被激活時,開始感知觀眾的行為,並由不同的控製係統產生作用。聲光係統會根據觀眾的不同動作將相應的聲音和色彩投射到空間中,改變空間狀態,於是觀眾因為他們各異的行為特征將會獲得不同的反饋。這個空間並非理性的世界,而是與知覺直接關聯,飽滿而真實。當身體與這個空間接觸時,知覺先於被描述或抽象過的意識最原初地呈現。這呼應了梅洛·龐蒂(Merleau Ponty)關於“身體—主體”的概念:身體既是被經驗著的客體存在,又是意識與經驗的主體。與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相區別,主體是與身體共存的同一的實在,而非主客對立的平行關係。在新媒體藝術的空間體驗中,身體會不斷調整、配置和重構自我的空間處境,感受來自自我知覺和外物的雙重作用。同時空間也不是封閉的外在環境,人對空間的介入,實質上改造了空間本身。因此身體的空間性和知覺性即意味著一種處境的空間性。也就是說,空間意味著關係,其中包括身體與外物的相互交織,還涵蓋了主體間的交互。